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晓旭专利>正文

一种便于安装检修的双筒式污泥脱水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1178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污泥脱水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便于安装检修的双筒式污泥脱水机,包括脱水箱、絮凝箱和连接管,所述絮凝箱的一侧固接有注液箱,所述注液箱的下部前侧加工有进液口,且注液箱的下部后侧加工有溢流管,所述脱水箱的内部两侧安装有脱水组件。通过第二气缸、定环、调整电机、动环、螺带器和槽板之间的配合,通过第二气缸带动呈堆叠状态的定环组向左移动或向右移动,期间槽板可从箱体左右两端上部两角处的缝隙通过,如此,螺带器的左右部分便可分批次的裸露出来进行检修,如此,便有效的避免了传统的检修过程需要将螺带器、动环和定环全部拆下才能完全看清内部的具体情况,导致检修过程不便影响具体的脱水效率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泥脱水机,具体为一种便于安装检修的双筒式污泥脱水机


技术介绍

1、污泥脱水机是一种连续运行的污泥处理设备,因出泥含水率较低工作运行稳定、具有耗能小、控制管理相对简单等特点,受到大众喜爱,用螺旋压力与动静环的有机结合,形成了浓缩、脱水一体化的全新分离技术,为我国环保污水处理领域增添了一种先进的脱水模式选择,在长期的脱水使用下,其螺带器由于长期搅动污泥表面容易受损,并且若脱水途中污泥内混有砂砾则更容易造成设备内部的堵塞,因此,通常需要经常对螺带器部分进行检修处理。

2、然而,传统的检修过程需要将螺带器、动环和定环全部拆下才能完全看清内部的具体情况,以此来进行检修或修复,但是,由于过程量较为浩大且动定环相互堆叠而成又无法一次拆卸,这便导致在检修过程中需要依次逐个完成动环的拆装过程,过于繁琐且费力的问题,并且在传统的检修过程需要将螺带器、动环和定环全部拆下才能完全看清内部的具体情况,导致检修过程不便影响具体的脱水效率问题。

3、同时,传统动环安装过程,大多需要在定环完成组装预留好足够的缝隙后,再将动环依次插入对应定环预留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安装检修的双筒式污泥脱水机,包括脱水箱(1)、絮凝箱(2)和连接管(12),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箱(2)的一侧固接有注液箱(8),所述注液箱(8)的下部前侧加工有进液口,且注液箱(8)的下部后侧加工有溢流管(9),所述脱水箱(1)的内部两侧安装有脱水组件(4),所述脱水箱(1)的内壁左右两侧安装有晃动组件(3),所述脱水箱(1)的前后两端安装有调整组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检修的双筒式污泥脱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组件(4)包括轴承座(401)、电机座(402)、脱水电机(403)、动环(404)、定环(405)、支杆(406)、耳板(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安装检修的双筒式污泥脱水机,包括脱水箱(1)、絮凝箱(2)和连接管(12),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箱(2)的一侧固接有注液箱(8),所述注液箱(8)的下部前侧加工有进液口,且注液箱(8)的下部后侧加工有溢流管(9),所述脱水箱(1)的内部两侧安装有脱水组件(4),所述脱水箱(1)的内壁左右两侧安装有晃动组件(3),所述脱水箱(1)的前后两端安装有调整组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检修的双筒式污泥脱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组件(4)包括轴承座(401)、电机座(402)、脱水电机(403)、动环(404)、定环(405)、支杆(406)、耳板(407)、下料板(408)、筒体(409)、螺带器(410)和封堵(4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检修的双筒式污泥脱水机,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动环(404)和定环(405)之间相互交错分布,且两侧末端的分布方式均为定环(405)与脱水箱体(1)相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检修的双筒式污泥脱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组件(5)包括调整电机(501)、连杆(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晓旭
申请(专利权)人:潘晓旭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