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氢能,具体涉及一种l-h2液氢加氢站冷量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1、冷能是指在常温状态下利用温度差所得到的能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以及工程热力学原理,利用温度差所得到能量被称之为冷能,而l-h2液氢加氢站冷能利用是有效的回收利用l-h2在气化过程中所产生的低温能量,利于能量的利用和提高资源利用率。这些冷能如能因地制宜实现高效经济利用,将会产生较大的节能环保效益。
2、目前lng领域的冷能利用方法研究较多,但是液氢冷量利用方法少有提及,当前液氢加氢站加注过程,一般将液氢增压后气化加注到用氢车辆中,但是在液氢气化过程中会有大量冷量释放到空气中导致空气降温和大量冷量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l-h2液氢加氢站冷量回收系统,通过分级冷量回收,将富集在lh2中冷量分三级回收冷量,可有效结合冷能特点进行高效回收,冷能利用效率可达60%以上。
2、本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3、一种l-h2液氢加氢站冷量回收
...【技术保护点】
1.一种L-H2液氢加氢站冷量回收系统,包括液氢储罐(V101)、加氢机、高压柱塞泵(P101)以及储氢瓶组,所述液氢储罐(V101)与高压柱塞泵(P101)的输入端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换热单元、冷能发电单元,换热单元包括一级换热器组和后续换热器组,冷能发电单元包括膨胀机和发电机,所述一级换热器组和后续换热器组的冷媒入口分别接入常温水管,一级换热器组和后续换热器组的冷媒出口接入制冷水管,所述一级换热器组的介质入口接高压柱塞泵(P101)的输出端,所述一级换热器组的介质通路和后续换热器组的介质通路串联,所述后续换热器组的介质出口经膨胀机后接入至储氢瓶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h2液氢加氢站冷量回收系统,包括液氢储罐(v101)、加氢机、高压柱塞泵(p101)以及储氢瓶组,所述液氢储罐(v101)与高压柱塞泵(p101)的输入端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换热单元、冷能发电单元,换热单元包括一级换热器组和后续换热器组,冷能发电单元包括膨胀机和发电机,所述一级换热器组和后续换热器组的冷媒入口分别接入常温水管,一级换热器组和后续换热器组的冷媒出口接入制冷水管,所述一级换热器组的介质入口接高压柱塞泵(p101)的输出端,所述一级换热器组的介质通路和后续换热器组的介质通路串联,所述后续换热器组的介质出口经膨胀机后接入至储氢瓶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h2液氢加氢站冷量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换热器组包括第一换热器(e101)、第三换热器(e103)和第六换热器(e106),所述第一换热器(e101)的介质通路为一级换热器的介质通路,所述第一换热器(e101)的冷媒出口借助第一压缩机(c101)连接第三换热器(e103)的介质入口,所述第三换热器(e103)的介质出口连接第六换热器(e106)的介质入口,所述第六换热器(e106)的介质出口连接第三换热器(e103)的冷媒入口,所述膨胀机包括第三膨胀机(x103),所述第三换热器(e103)的冷媒出口连接第三膨胀机(x103)的输入端,所述第三膨胀机(x103)的输出端连接第一换热器(e101)的冷媒入口;所述第六换热器(e106)的冷媒入口接入常温水管,所述第六换热器(e106)的冷媒出口接入制冷水管,所述一级换热器的冷媒入口为第六换热器(e106)的冷媒入口,所述一级换热器的冷媒出口为第六换热器(e106)的冷媒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l-h2液氢加氢站冷量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续换热器组包括二级换热器组和三级换热器组,所述二级换热器组包括第二换热器(e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永坤,徐会从,于彦旭,李嘉宁,梁玉龙,杨乾坤,高潇倩,陈立芳,
申请(专利权)人:旭阳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