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电缆伞裙的热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91140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40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压电缆伞裙的热缩装置,属于伞裙热缩技术领域,包括加热箱体、两组加热组件和两组支撑组件;加热箱体具有上下对称的两个容纳腔,两个容纳腔形成加热箱体的内腔;加热箱体具有第一方向;两组加热组件分别设于两个容纳腔内;且两组加热组件之间留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加热空间,加热空间内用于放置伞裙组件;两组支撑组件沿第一方向间隔设于加热箱体的两侧壁上,且向加热空间内延伸设置;支撑组件用于支撑在伞裙组件沿第一方向的两端。本技术提供的高压电缆伞裙的热缩装置可实现伞裙组件的均匀受热,并保证伞裙组件热缩到位,提高伞裙组件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伞裙热缩,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高压电缆伞裙的热缩装置


技术介绍

1、动车组高压电缆的终端套设有伞裙,套设有伞裙的电缆终端在使用前需要先进行加热,以使伞裙热缩到位,从而保证伞裙质量;如果前期伞裙热缩不到位,或伞裙内部热缩不均匀,那么在伞裙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伞裙开口端的密封性能会逐步下降,当天气潮湿或雨雪天气来临时,靠近高压线缆接线端子的伞裙开口部位容易发生放电现象,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2、现有技术中,在实现伞裙热缩时,常需要操作人员持热风枪对伞裙表面进行吹风,以通过手动加热实现伞裙热缩,此种方式容易使伞裙受热不均匀,且采用此种方式时需要操作人员凭经验判断伞裙热缩程度是否达标,不确定因素较多,伞裙的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压电缆伞裙的热缩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伞裙的热缩方式不合理,易发生伞裙受热不均和热缩程度不到位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高压电缆伞裙的热缩装置,包括:

3、加热箱体,具有上下对称的两个容纳腔,两个所述容纳腔形成所述加热箱体的内腔;所述加热箱体具有第一方向;

4、两组加热组件,分别设于两个所述容纳腔内;且两组所述加热组件之间留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加热空间,所述加热空间内用于放置伞裙组件;

5、两组支撑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于所述加热箱体的两侧壁上,且向所述加热空间内延伸设置;所述支撑组件用于支撑在所述伞裙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端。

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加热组件呈与环绕所述伞裙组件外周面设置的半环状结构,两个所述半环状结构围设出柱状的所述加热空间。

7、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多个沿所述第一方向顺次排列的半环形的加热片。

8、示例性的,位于中部的所述加热片的开始加热时间先于位于两端的所述加热片的开始加热时间。

9、示例性的,每个所述加热片上朝向所述加热空间的一侧均设有温度传感器。

10、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高压电缆伞裙的热缩装置还包括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加热组件和所述温度传感器分别连接。

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加热箱体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安装壳体;两个所述安装壳体相对的一侧分别设有一个所述容纳腔;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安装壳体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个侧壁分别连接。

12、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两个半环形的支撑座,两个所述支撑座与两个所述安装壳体的侧壁对应连接;且两个所述支撑座围设出适于所述伞裙组件的两端穿出的安装孔。

13、示例性的,所述安装孔为与所述伞裙组件的端部相适配的台阶孔,所述台阶孔靠近所述加热空间的一段的孔径尺寸大于所述台阶孔远离所述加热空间的一段的孔径尺寸。

14、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安装壳体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铰接。

15、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加热箱体内设置支撑组件,用于支撑伞裙组件的两端;通过在伞裙外设置加热组件,并使加热组件围设出用于加热伞裙组件的加热空间,以对伞裙组件进行加热,实现伞裙的热缩;通过加热空间加热可实现伞裙组件的均匀受热,保证伞裙组件开口端的密封性,避免伞裙组件工作时产生放电问题,排除安全隐患;同时,通过加热组件对加热空间内的伞裙组件进行加热,可方便控制加热组件的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保证伞裙组件热缩到位,保证伞裙组件的质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高压电缆伞裙的热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电缆伞裙的热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呈与环绕所述伞裙组件外周面设置的半环状结构,两个所述半环状结构围设出柱状的所述加热空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电缆伞裙的热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多个沿所述第一方向顺次排列的半环形的加热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压电缆伞裙的热缩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中部的所述加热片的开始加热时间先于位于两端的所述加热片的开始加热时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压电缆伞裙的热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加热片上朝向所述加热空间的一侧均设有温度传感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压电缆伞裙的热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电缆伞裙的热缩装置还包括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加热组件和所述温度传感器分别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电缆伞裙的热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箱体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安装壳体;两个所述安装壳体相对的一侧分别设有一个所述容纳腔;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安装壳体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个侧壁分别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压电缆伞裙的热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两个半环形的支撑座,两个所述支撑座与两个所述安装壳体的侧壁对应连接;且两个所述支撑座围设出适于所述伞裙组件的两端穿出的安装孔。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压电缆伞裙的热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为与所述伞裙组件的端部相适配的台阶孔,所述台阶孔靠近所述加热空间的一段的孔径尺寸大于所述台阶孔远离所述加热空间的一段的孔径尺寸。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压电缆伞裙的热缩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安装壳体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铰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高压电缆伞裙的热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电缆伞裙的热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呈与环绕所述伞裙组件外周面设置的半环状结构,两个所述半环状结构围设出柱状的所述加热空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电缆伞裙的热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多个沿所述第一方向顺次排列的半环形的加热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压电缆伞裙的热缩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中部的所述加热片的开始加热时间先于位于两端的所述加热片的开始加热时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压电缆伞裙的热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加热片上朝向所述加热空间的一侧均设有温度传感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压电缆伞裙的热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电缆伞裙的热缩装置还包括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加热组件和所述温度传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广林郭从民秀妍李长城刘凯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