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车身结构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身框架及车辆。
技术介绍
1、现有车身框架技术主要是侧围一体化冲压成型结合钣金拼接式骨架结构或者一体化压铸工艺结构(如图1所示),这两种车身框架结构,前者采用冲压钣金焊接工艺,后者采用压铸工艺。这两类车身框架技术中,吸能区和乘员舱的传力路径均采用单层冲压钣金或者压铸件拼接形成封闭截面,刚度强度的提升需要多件零件拼接,成本高,工艺也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难题,提供一种车身框架及车辆,在车身碰撞中具有适度的刚度和强度来吸能,同时又能保证乘员舱具有高强度和高刚度来保护车内乘员的安全。
2、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车身框架,所述车身框架包括吸能区和过渡区;
4、所述吸能区包括:前纵梁和前纵梁副梁;
5、所述过渡区包括:前门槛梁、前门框柱和a柱梁;
6、前纵梁副梁的前端与前纵梁的后端连接,前纵梁副梁的后端与前门槛梁连接;
>7、前门框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框架包括吸能区和过渡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门槛梁、前门框柱和A柱梁为管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纵梁副梁包括:前纵梁副梁上件、前纵梁副梁下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框架还包括:前轮罩撑板和前轮罩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纵梁包括设置在车身框架两侧的左前纵梁、右前纵梁;
6.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
7.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框架包括吸能区和过渡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门槛梁、前门框柱和a柱梁为管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纵梁副梁包括:前纵梁副梁上件、前纵梁副梁下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框架还包括:前轮罩撑板和前轮罩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纵梁包括设置在车身框架两侧的左前纵梁、右前纵梁;
6.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回,黄元毅,罗慧娟,覃振尧,梁倍铭,贾永辉,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