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主轴杆和主轴螺母的主轴设备,其中主轴螺母的内螺纹与主轴杆的外螺纹共同作用,并且主轴杆和/或主轴螺母能够围绕主轴杆的纵向轴线转动,并且主轴设备具有至少一个支承装置,主轴杆或主轴螺母支承在该至少一个支承装置中,其中支承装置至少允许主轴杆和/或主轴螺母进行径向于纵向轴线定向的补偿运动。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转向设备,该转向设备具有用于调节转向柱的机电调节装置,其中机电调节装置具有上述主轴设备。
技术介绍
1、这样的主轴设备是从wo 02/077487 a2中已知的。据此,为主轴螺母设置轴向和径向支承,该轴向和径向支承被设计成用于主轴螺母围绕其纵向轴线的翻转运动和横向于其纵向轴线的径向运动。为此,壳体的板被设计成弹性的。这种类型的支承装置尤其可以实现沿纵向轴线的轴向方向的弹性偏转。
2、尤其在用于车辆(其中用于调节转向柱的机电调节装置具有主轴设备)的转向设备中,沿轴向方向的偏转是不期望的或甚至不允许的。优选地,转向设备的主轴设备被设计为自锁的并且在纵向轴线的轴向方向上不具有或具有尽可能小的游隙。尤其对于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主轴杆(7)和主轴螺母(8)的主轴设备,其中所述主轴螺母(8)的内螺纹与所述主轴杆(7)的外螺纹(9)共同作用,并且所述主轴杆(7)和/或所述主轴螺母(8)能够围绕所述主轴杆(7)的纵向轴线(17)转动,并且所述主轴设备具有至少一个支承装置(15,38),所述主轴杆(7)或所述主轴螺母(8)支承在所述至少一个支承装置中,其中所述支承装置(15,38)至少允许所述主轴杆(7)和/或所述主轴螺母(8)进行径向于所述纵向轴线(17)定向的补偿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装置(15,38)具有多个可弹性变形的杆(34),以实现所述补偿运动。
2.根据权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主轴杆(7)和主轴螺母(8)的主轴设备,其中所述主轴螺母(8)的内螺纹与所述主轴杆(7)的外螺纹(9)共同作用,并且所述主轴杆(7)和/或所述主轴螺母(8)能够围绕所述主轴杆(7)的纵向轴线(17)转动,并且所述主轴设备具有至少一个支承装置(15,38),所述主轴杆(7)或所述主轴螺母(8)支承在所述至少一个支承装置中,其中所述支承装置(15,38)至少允许所述主轴杆(7)和/或所述主轴螺母(8)进行径向于所述纵向轴线(17)定向的补偿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装置(15,38)具有多个可弹性变形的杆(34),以实现所述补偿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装置(15,38)具有第一端部(18)和背离所述第一端部(18)的第二端部(19),其中所述支承装置(15,38)的中空圆柱形的内套筒(20)从所述第一端部(18)延伸至所述第二端部(19),并且所述主轴杆(7)或所述主轴螺母(8)以可转动的方式支承在所述内套筒(20)中,并且所述可弹性变形的杆(34)从所述支承装置(15,38)的第一端部(18)的区域朝向所述支承装置(15,38)的第二端部(19)的区域的方向延伸、尤其与所述纵向轴线(17)平行或倾斜地延伸,所述纵向轴线(17)和所述内套筒(20)的中心纵轴线优选地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筒(20)在所述支承装置(15,38)的第一端部(18)的区域中具有径向向外延伸的、尤其环状的外凸缘(28),其中所述可弹性变形的杆(34)的所有或至少一部分紧固在所述外凸缘(28)中或其上并且从所述外凸缘(28)朝向所述支承装置(15,38)的第二端部(19)的方向延伸,所述杆(34)优选地间隔开地和/或平行于所述内套筒(20)的外侧(23)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主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弹性变形的杆(34)的背离所述外凸缘(28)布置的端部(27)紧固在环形盘(21,39)中或其上,其中所述环形盘(21,39)包围所述内套筒(20),并且第一间隙(22)存在于所述内套筒(20)的外侧(23)与所述环形盘(21,39)的内侧(24)之间,所述杆(34)优选地在周向方向上围绕所述内套筒(20)均匀分布地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主轴设备,其特征在于,环形盘(21)尤其作为一体式组成部分与外套筒(25)相连接,其中所述外套筒(25)从所述环形盘(21)出发朝向所述内套筒(20)的外凸缘(28)的方向延伸,并且所述杆(34)被接纳在所述内套筒(20)与所述外套筒(25)之间的空隙(35)中,所述外套筒(25)优选地包围所述内套筒(20)的外凸缘(28),其中第二间隙(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弗拉施,A·舒尔茨,
申请(专利权)人:ZF汽车德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