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应多种地形的运输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07470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37
本技术涉及一种适应多种地形的运输泵,涉及机械工程领域。包括:出口软管和进口软管,所述出口软管与所述输送集中站管线连接,所述泵体分别与所述出口软管和所述进口软管连接,所述进口软管还与所述油池连接,所述进口软管上设有过滤器,所述进口软管外侧设有进口硬管,所述出口软管外侧设有出口硬管,所述进口软管与所述进口硬管活动连接,所述出口软管与所述出口硬管活动连接。本方案解决了如何使运输泵不受地形平整度影响的技术问题,适用于原油或其它介质的运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应多种地形的运输泵


技术介绍

1、原油从采油机采出后流至油池,再用车载移动式输油泵输送至输送集中站,在作业时,需要快速联接的方式把原油输送到输送集中站,现有的运输泵采用固定的进口和硬质的管道进行输送,对环境要求高,在安装时对进口软管还存在限制,不能垂直安装的情况下进口软管的轴线与程度面的夹角应在60°以上,不能随取随用,因此需要一种能够适应多种地形的运输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应多种地形的运输泵,用以实现使运输泵不受地形平整度影响的技术效果。

2、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适应多种地形的运输泵,包括输送集中站、泵体和油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出口软管和进口软管,所述出口软管与所述输送集中站管线连接,所述泵体分别与所述出口软管和所述进口软管连接,所述进口软管还与所述油池连接。

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通过出口软管和进口软管的组合,利用软管能够随意弯折扭曲的特性解决了因为管道带给泵体的地形限制问题,从而实现了使运输泵不受地形平整度影响的技术效果。

4、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5、进一步,所述进口软管上设有过滤器。

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这样设置后能够减少进入泵体的杂质,避免杂质在泵体里产生堵塞,从而保证泵体的运输效果。

7、进一步,所述进口软管外侧设有进口硬管,所述出口软管外侧设有出口硬管,所述进口软管与所述进口硬管活动连接,所述出口软管与所述出口硬管活动连接。

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软管在运输过程中,特别是地形不平整时,容易受到太多弯折,导致影响软管的使用效果,在进口软管和出口软管外侧设置进口硬管和出口硬管后能够在平时减少对软管的弯折,在用户需要使用软管才能适应地形时候,将进口软管从进口硬管中取出,或者将出口软管从出口硬管中取出,达到了使运输泵不受地形平整度影响的技术效果。

9、进一步,所述泵体上设有活动进口圈,所述活动进口圈与所述泵体旋转连接,所述活动进口圈上设有泵进口,所述泵进口用于与所述进口软管连接。

1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与泵体旋转连接的活动进口圈,用户能够随意更改泵进口的位置,从而减少进口软管的弯折,增加进口软管的耐用性,提高了运输泵不受地形平整度影响的技术效果。

11、进一步,所述活动进口圈包括圈体和伸缩管,所述圈体的两侧均设有连接片,所述泵进口设置在所述圈体上,所述伸缩管分别与所述泵进口和所述泵体连接,所述泵体上设有与所述连接片匹配的限位凸起。

1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连接片和限位凸起的作用下,圈体只能在泵体上旋转,进口软管与泵进口连接,泵进口处受到的重力增加然后顺着圈体的旋转方向改变位置,减少了进口软管的弯折,进入进口软管的介质经过泵进口进入伸缩管然后进入泵体,增加进口软管的耐用性,提高了运输泵不受地形平整度影响的技术效果。

13、进一步,所述连接片与所述泵体的接触面上设有胶垫,所述连接片与所述泵体之间设有锁紧装置。

1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设置胶垫后,能够增加活动进口圈与泵体之间的摩擦力,方便用户将泵进口准确调整到需要的位置,再配合锁紧装置锁定连接片与泵体的相对位置,从而固定泵进口的位置,这样设置后用户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泵进口的位置,使泵进口更方便进口软管的连接。

15、进一步,所述圈体包括铰接的上圈和下圈,所述上圈的自由端与所述下圈的自由端上设有相互配合的搭扣,所述伸缩管分别与所述进口软管和所述泵体活动连接。

1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通过设置活动进口圈减少了对进口软管的磨损,将减少的这部分磨损转移到更短的伸缩管上,更换伸缩管相比更换进口软管都更加节约成本,通过将圈体分为上圈和下圈使得用户能够自由更换活动进口圈,也方便更换伸缩管,增加了活动进口圈的耐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应多种地形的运输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出口软管和进口软管,所述出口软管与输送集中站的管线连接,还包括泵体,所述泵体分别与所述出口软管和所述进口软管连接,所述进口软管还与油池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应多种地形的运输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软管上设有过滤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应多种地形的运输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软管外侧设有进口硬管,所述出口软管外侧设有出口硬管,所述进口软管与所述进口硬管活动连接,所述出口软管与所述出口硬管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应多种地形的运输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上设有活动进口圈,所述活动进口圈与所述泵体旋转连接,所述活动进口圈上设有泵进口,所述泵进口用于与所述进口软管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应多种地形的运输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进口圈包括圈体和伸缩管,所述圈体的两侧均设有连接片,所述泵进口设置在所述圈体上,所述伸缩管分别与所述泵进口和所述泵体连接,所述泵体上设有与所述连接片匹配的限位凸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应多种地形的运输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与所述泵体的接触面上设有胶垫,所述连接片与所述泵体之间设有锁紧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应多种地形的运输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圈体包括铰接的上圈和下圈,所述上圈的自由端与所述下圈的自由端上设有相互配合的搭扣,所述伸缩管分别与所述进口软管和所述泵体活动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应多种地形的运输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出口软管和进口软管,所述出口软管与输送集中站的管线连接,还包括泵体,所述泵体分别与所述出口软管和所述进口软管连接,所述进口软管还与油池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应多种地形的运输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软管上设有过滤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应多种地形的运输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软管外侧设有进口硬管,所述出口软管外侧设有出口硬管,所述进口软管与所述进口硬管活动连接,所述出口软管与所述出口硬管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应多种地形的运输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上设有活动进口圈,所述活动进口圈与所述泵体旋转连接,所述活动进口圈上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宁程必富李俊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和巽泵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