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针对高原唇炎的高渗透缓释脂质体唇膏及其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针对高原唇炎的高渗透缓释脂质体唇膏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90674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针对高原唇炎的高渗透缓释脂质体唇膏,首先,创新开发适用于高原寒冷干燥极端环境的唇膏基质处方,耐寒性好,各个温度下延展性好;其次,将扩张血管和促愈合消炎活性成分添加于唇膏中,意外发现二者具有高原唇炎防治的显著协同增效作用;最后,利用脂质体纳米制剂对于活性成分的高效包载,高效透皮递送效率和缓释作用,实现了对于高原唇炎的有效预防和治疗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护肤品、医疗器械及药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对高原唇炎的高渗透缓释脂质体唇膏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高原地区人群易发高原特发性唇炎,唇炎与环境有着密切关系。高原地区寒冷干燥、氧气稀薄、紫外线强,长期处于低海拔地区生活的人群上高原后可能出现机体免疫系统机能减退的情况,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口腔黏膜疾病高发。在3000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区,唇炎症状更加严重,因此也叫高原特发性唇炎。首先,高原环境气压低、寒冷干燥,导致水分的蒸发加速,使得嘴唇表面的水分流失过快,其次,高原环境中氧气含量低,会使得血液中的氧浓度降低,导致口唇周围的血管收缩,局部血液循环不畅,此外,高原环境中紫外线较强,会使得嘴唇表面的皮肤受到伤害,从而引起嘴唇发炎、疼痛和开裂。高原唇炎病程长、易反复发作,随着海拔增高,发病率也会增加。

2、脂质体是由磷脂双分子层形成的闭合囊泡,粒径为20~200nm,水溶性药物包载于内水相,脂溶性药物包载于磷脂双分子层间,载药谱广,适用于皮肤局部给药的新剂型。研究表明,脂质体生物相容性好,成膜脂质材料对于皮肤亲和力强,且为皮肤滋养成分。脂质体作为皮肤外用制剂时具有皮肤高渗透性,能够穿透角质层直达基底层,甚至真皮层,同时脂质体还具有药物缓释作用,在局部皮肤使用后,处于细胞间质长时间缓慢释放药物,作用时间长,还能够通过包载和递送提高有效成分的稳定性,更好地发挥作用。

3、嘴唇皮肤比较特殊,对抗环境侵扰的耐力是整个身体肌肤中最弱的部位之一,而嘴唇皮肤一直裸露在外,很容易受环境的侵害。其组织结构层厚度只有身体皮肤的1/3,非常纤薄脆弱,而且本身没有皮脂腺,不会自行分泌水分和油脂,缺少一层天然的保护膜,对干燥的低温环境特别敏感。因此,嘴唇需要更加滋润、维持时间更长的护肤品,即唇膏。

4、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专利申请号202111200145.2,公开号cn113712886a),专利技术名称为“金丝黄菊润唇膏及其制备方法”公开了一种润唇膏,该润唇膏由金丝黄菊脂质体、金丝黄菊多肽提取物、薄荷、芦荟等组成,针对皮肤问题具有美白、抗皱、修复、舒缓的作用,与本专利技术的配方和作用明显不同。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专利申请号201410673059.7,公开号cn104352396a),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藏酥油高原润唇膏”公开了一种润唇膏,该润唇膏添加了耗牛藏酥油等成分,只能起到滋润保湿作用,且与本专利技术的主要成分明显不同。上述2个专利技术均无治疗或预防唇炎的功效。

5、国内外鲜有针对高原唇炎的特效唇膏的研究,本专利技术将脂质体包载有效成分,继而添加进唇膏,一方面利用唇膏中的油相成分为双唇锁住水分提供屏障,滋润唇部肌肤,增强细胞活力,修复受损细胞并为其提供丰富的营养成分,修复已经出现干燥、皲裂等问题的唇部肌肤;另一方面利用脂质体的皮肤高渗透作用,提升唇膏内有效成分的唇部渗透吸收效果,局部扩张双唇毛细血管,改善微循环状态,同时起到促愈合消炎的作用,且通过脂质体细胞间质内的缓释效果延长唇膏作用时间。最终,起到由外向内多次保护,从根源上改善唇部肌肤状态的作用,并具有长效缓释效果,能够预防和治疗高原唇炎。


技术实现思路

1、高原唇炎病程长、易反复发作,随着海拔增高,发病率增加。本专利技术利用脂质体包载具有血管扩张作用和具有促愈合消炎作用的活性成分,添加入唇膏,一方面提高活性成分的皮肤渗透作用,另一方面具有缓释效果,延长唇膏作用时间,且由油脂类成分充分锁住双唇水分,从根源上改善唇部肌肤状态,预防和治疗高原唇炎。

2、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利用远高于普通唇膏的油脂类成分比例,锁住唇部水分,并提高滋润效果,改善高原干燥环境中唇部肌肤状态。

3、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在唇膏中添加具有血管扩张作用的活性成分,以脂质体包载递送,皮肤渗透作用强,且唇部角质层薄,更容易抵达真皮层,局部作用于唇部毛细血管,解决高原环境造成的唇部血管收缩继而诱发唇炎的问题,起到预防和治疗唇炎的目的。

4、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目的在于:在唇膏中添加具有促愈合消炎作用的活性成分,以脂质体包载递送,皮肤渗透作用强,在高原唇炎发生,唇部具有皲裂、出血、起皮等症状时,从外向内渗透,在各个皮肤层面发挥促愈合消炎作用,加速唇炎治疗效果。

5、本专利技术的第四个目的在于:很多具有血管扩张作用的活性成分和具有促愈合消炎作用的活性成分均存在稳定性较差的问题,利用脂质体纳米制剂对其实现有效包裹,避免过早被破坏,并在唇膏使用时具有缓释效果,延长唇部作用时间。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7、一种治疗高原唇炎的脂质体唇膏,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油脂 40-80份,蜡质 5-30份,维生素e 0.1-10份,维生素b 0.01-10份,具有血管扩张作用的活性成分0.1-10份,具有促愈合消炎作用的活性成分0.1-10份,保湿剂0.2-10份,抗氧化剂0.1-10份,防腐剂 0.01-2份;

8、所述具有血管扩张作用的活性成分选自羟基积雪草苷、川穹茎叶苯酞提取物、洋川芎内酯-e、藁本内酯、欧当归内酯a、川芎嗪、阿魏酸、桃叶珊瑚苷、香芹酚、杜仲提取物、丹参提取物、硝酸甘油、硝普钠、酚妥拉明、地塞米松中的一种或几种;

9、所述具有促愈合消炎作用的活性成分选自三七素、白茅根提取物、白芨提取物、茜草提取物、蒲黄提取物、金盏花提取物、红没药醇、麝香草酚中的一种或几种;

10、所述具有血管扩张作用的活性成分、具有促愈合消炎作用的活性成分,被脂质体包裹。

11、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脂质体由磷脂构成;所述磷脂为大豆磷脂、卵磷脂、氢化卵磷脂、磷脂酰乙醇胺、dspc、dspe-peg2000、dspg、mspc、dppc、dope中的一种或多种。

12、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油脂包含以下组分中的一种或几种:橄榄油、玉米油、大豆油、荷荷巴油、葡萄籽油、蓖麻油、杏仁油、椰子油、乳木果油、棕榈油、小麦胚芽油、鳄梨油、阿甘油、仙人掌油、白油、坚果油、山茶籽油、芝麻油、花生油,辛基十二醇、向日葵籽油、可可脂、羊毛脂及其衍生物、蛇油、马油、角鲨烷、鳄鱼油、貂油、凡士林、环四聚二甲基硅氧烷、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聚二甲基硅氧烷、聚二甲基硅氧烷共聚醇。

13、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蜡质包含以下组分中的一种或几种:白蜂蜡、蜂蜡、巴西棕榈蜡、小烛树蜡、石蜡、聚二甲基硅氧烷、地蜡、微晶蜡、木蜡、聚乙烯、合成蜡、稻糠蜡。

14、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具有保湿剂包含以下组分中的一种或几种:甘油、尿囊素、丙二醇、丁二醇、甲基丙二醇、乳酸、乳酸钠、吡咯烷酮羧酸钠(pca-na)、赤藓糖醇、木糖醇、鼠李糖、甘露糖、山梨醇、海藻糖、棉籽糖、麦芽四糖、菊粉、艾素糖、甘油葡糖苷、聚甘油、透明质酸、透明质酸钠、普鲁兰多糖、银耳多糖、β-葡聚糖、泛醇。

15、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抗氧化剂包含以下组分中的一种或几种: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生育酚乙酸酯、二棕榈酰羟脯氨酸、谷维素、抗坏血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疗高原唇炎的脂质体唇膏,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油脂 40-80份,蜡质 5-30份,维生素E 0.1-10份,维生素B 0.01-10份,具有血管扩张作用的活性成分0.1-10份,具有促愈合消炎作用的活性成分0.1-10份,保湿剂0.2-10份,抗氧化剂0.1-10份,防腐剂 0.01-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脂质体唇膏,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质体由磷脂构成;所述磷脂为大豆磷脂、卵磷脂、氢化卵磷脂、磷脂酰乙醇胺、DSPC、DSPE-PEG2000、DSPG、MSPC、DPPC、DOPE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脂质体唇膏,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脂包含以下组分中的一种或几种:橄榄油、玉米油、大豆油、荷荷巴油、葡萄籽油、蓖麻油、杏仁油、椰子油、乳木果油、棕榈油、小麦胚芽油、鳄梨油、阿甘油、仙人掌油、白油、坚果油、山茶籽油、芝麻油、花生油,辛基十二醇、向日葵籽油、可可脂、羊毛脂及其衍生物、蛇油、马油、角鲨烷、鳄鱼油、貂油、凡士林、环四聚二甲基硅氧烷、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聚二甲基硅氧烷、聚二甲基硅氧烷共聚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脂质体唇膏,其特征在于:所述蜡质包含以下组分中的一种或几种:白蜂蜡、蜂蜡、巴西棕榈蜡、小烛树蜡、石蜡、聚二甲基硅氧烷、地蜡、微晶蜡、木蜡、聚乙烯、合成蜡、稻糠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脂质体唇膏,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湿剂包含以下组分中的一种或几种:甘油、尿囊素、丙二醇、丁二醇、甲基丙二醇、乳酸、乳酸钠、吡咯烷酮羧酸钠(PCA-Na)、赤藓糖醇、木糖醇、鼠李糖、甘露糖、山梨醇、海藻糖、棉籽糖、麦芽四糖、菊粉、艾素糖、甘油葡糖苷、聚甘油、透明质酸、透明质酸钠、普鲁兰多糖、银耳多糖、β-葡聚糖、泛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脂质体唇膏,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化剂包含以下组分中的一种或几种: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生育酚乙酸酯、二棕榈酰羟脯氨酸、谷维素、抗坏血酸四异棕榈酸酯、玻璃苣籽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脂质体唇膏,其特征在于:防腐剂包含以下组分中的一种或几种:甲基对羟基苯甲酸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对羟基苯甲酸丁酯,丁羟甲苯,苯氧乙醇,丁羟基苯乙酮,苯甲酸钠。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治疗高原唇炎的脂质体唇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脂质体唇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脂质体的制备方法为: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治疗高原唇炎的脂质体唇膏在护肤品、医疗器械及药物中的应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高原唇炎的脂质体唇膏,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油脂 40-80份,蜡质 5-30份,维生素e 0.1-10份,维生素b 0.01-10份,具有血管扩张作用的活性成分0.1-10份,具有促愈合消炎作用的活性成分0.1-10份,保湿剂0.2-10份,抗氧化剂0.1-10份,防腐剂 0.01-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脂质体唇膏,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质体由磷脂构成;所述磷脂为大豆磷脂、卵磷脂、氢化卵磷脂、磷脂酰乙醇胺、dspc、dspe-peg2000、dspg、mspc、dppc、dope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脂质体唇膏,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脂包含以下组分中的一种或几种:橄榄油、玉米油、大豆油、荷荷巴油、葡萄籽油、蓖麻油、杏仁油、椰子油、乳木果油、棕榈油、小麦胚芽油、鳄梨油、阿甘油、仙人掌油、白油、坚果油、山茶籽油、芝麻油、花生油,辛基十二醇、向日葵籽油、可可脂、羊毛脂及其衍生物、蛇油、马油、角鲨烷、鳄鱼油、貂油、凡士林、环四聚二甲基硅氧烷、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聚二甲基硅氧烷、聚二甲基硅氧烷共聚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脂质体唇膏,其特征在于:所述蜡质包含以下组分中的一种或几种:白蜂蜡、蜂蜡、巴西棕榈蜡、小烛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媛张法新任红萌王超杰邵琬惠王相龙黄雨刘彬艳鲁志远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