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转盘转向结构及应用其的交通工具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转盘转向结构及应用其的交通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04837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盘转向结构及应用其的交通工具,包括第一转盘、第二转盘以及用于连接第一转盘、第二转盘的牵引绳,所述牵引绳设置有至少两股,包括第一牵引绳和第二牵引绳,所述第一牵引绳、第二牵引绳分别连接在第一转盘、第二转盘上,且位于第一转盘、第二转盘的两侧;一种应用了转盘转向结构的交通工具,包括上述转盘转向结构,还包括车架主体、安装在车架主体前后两端的前轮和后轮,所述车架主体包括承重梁、设置于承重梁前后两端的箱体架和后轮架、设置于箱体架前后两端的前方向套管和后方向套管、活动设置于前方向套管上的前轮架、活动设置于后方向套管上的转向连杆以及设置于转向连杆上的转向把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交通工具,特别涉及一种转盘转向结构及应用其的交通工具


技术介绍

1、交通工具包括有两轮交通工具、三轮和四轮交通等等。传统的两轮交通工具或者三轮交通工具载物位置分为前置和后置,前置载物是指通过前货架或前车筐载物的方式,后置载物是指通过后货架或后车筐载物的方式。无论是前置或后置,在上下坡时,由于重心会向前或向后倾斜,极易造成晃动,安全系数低。

2、基于此,消费市场上出现了一种中置式的两轮交通工具,采用中置式载物结构将货品放置两轮交通工具的中部,将重心控制到整车中间,以保证在载货状态下最大程度的保持车辆的重心稳定,例如公开号为cn209650427u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中置式载物车,包括用于承重的车架、用于改变行驶方向的转向装置、安装在车架中部的箱体、安装在车架前后两端的前轮和后轮……。上述的载物车在骑行时还存在诸多问题:

3、1、其转向结构为连杆式转向结构,具体转向时,用户旋转转向把手201,转向把手201依次带动转向杆202、转向传动臂203转动,转向传动臂203的转动将带动左右前带孔扁平头205运动……。上述的载物车是依靠连杆来驱动转向的,连杆转向结构需要多根连杆配合使用,结构较为复杂,且转动部件之间(转向传动臂203与转向拉杆204等)易发生脱节、断裂,从而影响转向能力;

4、2、转向传动臂与转向拉杆设置在车体底部,且又暴露在车体外部,易堆积脏物,影响使用寿命,且外露的连杆式转向结构不够美观;3、整体缺少避震机构,骑行过程中舒适感较差。


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转盘转向结构及应用其的交通工具,利用“转盘+牵引绳”进行转向,转向结构更为简单,使用寿命更长;且隐藏式的牵引绳,使得整体更为简洁、美观。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转盘转向结构,包括第一转盘、第二转盘以及用于连接第一转盘、第二转盘的牵引绳,所述牵引绳设置有至少两股,包括第一牵引绳和第二牵引绳,所述第一牵引绳、第二牵引绳分别连接在第一转盘、第二转盘上,且位于第一转盘、第二转盘的两侧。

4、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所述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外壁上均设置有至少两条安装槽;所述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任一外周侧设置有凹腔,所述凹腔贯穿第一转盘、第二转盘,且与安装槽连通。

5、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所述第一牵引绳一端缠绕在第一转盘的一个安装槽中,且通过限位件固定在凹腔中;所述第一牵引绳另一端缠绕在第二转盘的一个安装槽中,且通过限位件固定在凹腔中。

6、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所述第二牵引绳一端缠绕在第一转盘的另一个安装槽中,且通过限位件固定在凹腔中;所述第二牵引绳另一端缠绕在第二转盘的另一个安装槽中,且通过限位件固定在凹腔中。

7、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所述凹腔两侧内壁为圆弧形,所述限位件为圆柱形,所述限位件外壁与凹腔侧壁配合使用。

8、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所述第一牵引绳、第二牵引绳在靠近第一转盘、第二转盘位置处设置均有对丝接头,所述第一牵引绳、第二牵引绳穿装在对丝接头中。

9、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所述第一牵引绳和第二牵引绳外部均设置有保护套,所述第一牵引绳和第二牵引绳穿装在保护套内。

10、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所述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上均设置有通孔。

11、一种应用了转盘转向结构的交通工具,包括上述转盘转向结构,还包括车架主体、安装在车架主体前后两端的前轮和后轮,所述车架主体包括承重梁、设置于承重梁前后两端的箱体架和后轮架、设置于箱体架前后两端的前方向套管和后方向套管、活动设置于前方向套管上的前轮架、活动设置于后方向套管上的转向连杆以及设置于转向连杆上的转向把手。

12、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所述转向把手、前轮架穿装固定在通孔中;所述对丝接头通过螺母锁定在箱体架底部或者箱体架前端的连接架上;位于保护套内的第一牵引绳、第二牵引绳以及保护套隐藏在箱体架中。

13、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所述后轮架侧方设置有减震器,所述减震器一端连与后轮架连接,另一端与钩爪连接,所述活动杆一端与后轮架连接,所述活动杆另一端与钩爪连接,所述钩爪连接在后轮轴上。

14、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所述活动杆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头,所述后轮架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头,所述第一连接头与第二连接头配合使用。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6、1.本专利技术转向结构由第一转盘、第二转盘以及牵引绳组成,转向时通过转向杆带动第一转盘转动,第一转盘转动牵引绳移动,牵引绳移动拉动第二转盘转动,从而带动前轮架和前轮转向,与连杆转向结构相比,转盘转向结构结构更为简单,使用寿命更长,保证转向能力。

17、2.本专利技术牵引绳隐藏在车斗架中,不与外部接触,不会堆积脏物,使用寿命长,且隐藏式的牵引绳,使得整体更为简洁、美观。

18、3.本专利技术在载物车后轮处设置有两个减震器,在骑行时减震器会将力给分解、抵消和吸收,从而达到减震的目的,用户骑行更加舒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盘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转盘、第二转盘以及用于连接第一转盘、第二转盘的牵引绳,所述牵引绳设置有至少两股,包括第一牵引绳和第二牵引绳,所述第一牵引绳、第二牵引绳分别连接在第一转盘、第二转盘上,且位于第一转盘、第二转盘的两侧,所述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外壁上均设置有至少两条安装槽,所述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任一外周侧设置有凹腔,所述凹腔贯穿第一转盘、第二转盘,且与安装槽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盘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牵引绳一端缠绕在第一转盘的一个安装槽中,且通过限位件固定在凹腔中;所述第一牵引绳另一端缠绕在第二转盘的一个安装槽中,且通过限位件固定在凹腔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转盘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牵引绳一端缠绕在第一转盘的另一个安装槽中,且通过限位件固定在凹腔中;所述第二牵引绳另一端缠绕在第二转盘的另一个安装槽中,且通过限位件固定在凹腔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转盘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腔两侧内壁为圆弧形,所述限位件为圆柱形,所述限位件外壁与凹腔侧壁配合使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转盘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牵引绳、第二牵引绳在靠近第一转盘、第二转盘位置处设置均有对丝接头,所述第一牵引绳、第二牵引绳穿装在对丝接头中;所述第一牵引绳和第二牵引绳外部均设置有保护套,所述第一牵引绳和第二牵引绳穿装在保护套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转盘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上均设置有通孔。

7.一种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6任一一项所述的转盘转向结构,还包括车架主体、安装在车架主体前后两端的前轮和后轮,所述车架主体包括承重梁、设置于承重梁前后两端的箱体架和后轮架、设置于箱体架前后两端的前方向套管和后方向套管、活动设置于前方向套管上的前轮架、活动设置于后方向套管上的转向连杆以及设置于转向连杆上的转向把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把手、前轮架穿装固定在通孔中;所述对丝接头通过螺母锁定在箱体架底部或者箱体架前端的连接架上;位于保护套内的第一牵引绳、第二牵引绳以及保护套隐藏在箱体架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架侧方设置有减震器,所述后轮架侧下方设置有活动杆,所述减震器一端连与后轮架连接,另一端与钩爪连接,所述活动杆一端与后轮架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杆另一端与钩爪连接,所述钩爪连接在后轮轴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头,所述后轮架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头,所述第一连接头与第二连接头配合使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盘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转盘、第二转盘以及用于连接第一转盘、第二转盘的牵引绳,所述牵引绳设置有至少两股,包括第一牵引绳和第二牵引绳,所述第一牵引绳、第二牵引绳分别连接在第一转盘、第二转盘上,且位于第一转盘、第二转盘的两侧,所述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外壁上均设置有至少两条安装槽,所述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任一外周侧设置有凹腔,所述凹腔贯穿第一转盘、第二转盘,且与安装槽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盘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牵引绳一端缠绕在第一转盘的一个安装槽中,且通过限位件固定在凹腔中;所述第一牵引绳另一端缠绕在第二转盘的一个安装槽中,且通过限位件固定在凹腔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转盘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牵引绳一端缠绕在第一转盘的另一个安装槽中,且通过限位件固定在凹腔中;所述第二牵引绳另一端缠绕在第二转盘的另一个安装槽中,且通过限位件固定在凹腔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转盘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腔两侧内壁为圆弧形,所述限位件为圆柱形,所述限位件外壁与凹腔侧壁配合使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转盘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牵引绳、第二牵引绳在靠近第一转盘、第二转盘位置处设置均有对丝接头,所述第一牵引绳、第二牵引绳穿装在对丝接头中;所述第一牵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春晓贾清曲刘翔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世锦车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