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燃料电池电堆热管理,特别涉及一种燃料电池电堆热管理系统及设置有该系统的车辆。
技术介绍
1、燃料电池电堆汽车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转换装置,受到汽车界的普遍重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堆)燃料电池电堆具有工作温度低、启动速度快、发电效率高、技术成熟等优点,成为最适合的汽车动力源,温度对燃料电池电堆的性能有重要影响,合适的温度可以提升电化学反应的活性,增加膜的导电率,进而提高燃料电池电堆的效率
2、通常,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最佳工作温度范围为60℃~80℃,现有大部分燃料电池冷却方式均采用冷却液水冷+水-空气散热器的方式,利用节温器实现其热管理回路的具体导通方式,从而将燃料电池电化学反应产生的热量释放出去。
3、但目前对于热管理系统仅仅只涉及到空间燃料电池电堆的高温冷却问题,无法兼顾到低温启动的情况,导致电池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水会以液态或气态的形式运动到扩散层,再通过阴极流道排出。但温度过低后冷却水结冰覆盖在催化剂层,导致燃料电池电堆的启动失败,无法正常运行,且燃料电池电堆汽车主要依靠散热器带走多余的热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料电池电堆(1)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燃料电池电堆(1);液态氢储存罐(11);液态氢换热器(13),所述液态氢换热器(13)与所述燃料电池电堆(1)相连通,所述燃料电池电堆(1)设置有冷却水进口(102)和冷却水出口(101),所述液态氢换热器(13)用于与所述燃料电池电堆(1)中流出的冷却水进行热交换,经过所述液态氢换热器(13)的冷却水流向所述燃料电池电堆(1),并且所述液态氢换热器(13)与所述液态氢储存罐(11)相连通,用于将所述液态氢储存罐(11)中的液态氢汽化;以及气态氢储存罐(15),设置在所述液态氢换热器(13)的下游,并与所述液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料电池电堆(1)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燃料电池电堆(1);液态氢储存罐(11);液态氢换热器(13),所述液态氢换热器(13)与所述燃料电池电堆(1)相连通,所述燃料电池电堆(1)设置有冷却水进口(102)和冷却水出口(101),所述液态氢换热器(13)用于与所述燃料电池电堆(1)中流出的冷却水进行热交换,经过所述液态氢换热器(13)的冷却水流向所述燃料电池电堆(1),并且所述液态氢换热器(13)与所述液态氢储存罐(11)相连通,用于将所述液态氢储存罐(11)中的液态氢汽化;以及气态氢储存罐(15),设置在所述液态氢换热器(13)的下游,并与所述液态氢换热相连通,用于接收汽化后的氢气,所述气态氢储存罐(15)与液态氢换热器(13)之间设置有汽化稳压器(14),所述汽化稳压器(14)用于汽化后的气态氢的稳压工作,所述液态氢储存罐(11)与液态氢换热器(13)之间设置有第一阀门(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电堆(1)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循环水泵(2),所述循环水泵(2)与燃料电池电堆(1)的冷却水出口(101)连通,所述循环水泵(2)配置有流量传感器(3),所述循环水泵(2)用于加快来自所述燃料电池电堆(1)的冷却水的流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电池电堆(1)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还包括四通阀(4),所述四通阀(4)的一端与所述燃料电池电堆(1)的冷却水出口(101)相连通,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液态氢换热器(13)、所述加热管(5)以及所述散热器(6)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电堆(1)热管理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轩,熊树生,叶宣宏,姜琦,吴占宽,焦志筱,李岱泽,程俊杰,陈国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嘉兴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