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湖南农学院专利>正文

利用低温去雄配制小麦或大麦杂种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904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低温去雄配制小、大麦杂种的方法,通过将母本品种提前15~40天播种,使其雌雄分化至开花阶段处于日均温低于10℃,而导致雄蕊不育,雌蕊可育,将作父本的小、大麦品种按正常播种季节播种,父母本相间种植,调节花期相遇,异交结实而得到杂交小、大麦种子。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生产小、大麦杂交种子比三系法制种程序简单,成本低,适应于任一杂交组合的制种,为小、大麦杂种优势的利用带来广阔的前景。(*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两系法制种方法,即利用低温去雄配制小、大麦杂种的方法。人们利用小、大麦这些自花授粉作物杂种优势的方法,是采用雄性不育材料与父本异交结实而生产杂种供生产上应用。一般的雄性不育材料必须有保持系和恢复系来获得大量的不育系种子和生产用种,即三系法生产杂交一代种子。而在利用雄性不育材料的实践中,常常受到恢保关系的制约,Wison和Ross在1962年,获得了T型雄性不育系,由于雌蕊畸型,异交结实率低,且恢复源窄,杂种优势不强,未能在生产上推广应用。1963年,我国山东昌潍地区农科所发现了V型不育系,属于隐性核不育类型,因找不到保持系而不能作为雄性不育系用于制种,中国贵州农学张庆勤采用通北野燕麦与小黑麦杂交,获得了黔型不育系(Q型),并找到了恢复系,实现了三系配套。但是,三系法制种,恢复源窄,难以获得更多的强优组合,且制种程序繁琐,工作量大,成本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低温去雄配制小大麦杂种的方法,它属于两系法制种方法,因而与三系法制种相比,它不需要保持系,制种程序简单,成本低,适应于任一杂交组合的制种,因而能配制出更多的强优组合,供生产应用。本专利技术的实质是,将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低温去雄配制小、大麦杂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用作母本的小、大麦提前播种,并控制它在雌雄蕊分化至开花时处于日均温低于10℃的温度条件下而导致雄蕊不育,雌蕊可育,将作父本的小、大麦按正常播种季节播种,父母本间种,调节花期相遇,异交结实而得到杂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低温去雄配制小、大麦杂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用作母本的小、大麦提前播种,并控制它在雌雄蕊分化至开花时处于日均温低于10℃的温度条件下而导致雄蕊不育,雌蕊可育,将作父本的小、大麦按正常播种季节播种,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觉民戴君惕邹应斌张海清周美兰刘雄伦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农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