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触头磨损量传递机构及接触器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触头磨损量传递机构及接触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02922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3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触头磨损量传递机构及接触器,涉及开关电器技术领域。该触头磨损量传递机构包括触头支架、设置在触头支架上的动触头,以及与动触头对应的静触头,还包括传递动触头与静触头磨损量的顶杆,顶杆能够与动触头抵持,且顶杆的运动方向与动触头的运动方向平行,在动触头与静触头磨损量达到预设阈值后,顶杆的位移量表征触头磨损量。其能够通过顶杆位移的变化反映触头的磨损量,以提高触头磨损量的检测直观性和检测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开关电器,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触头磨损量传递机构及接触器


技术介绍

1、在接触器的使用过程中,拉弧和闭合冲击对其电气触头造成一定磨损,触头磨损到一定程度后必须更换,以保证开关电器的稳定工作,因此需要检测触头的磨损量以保证接触器的稳定工作。

2、现有技术中,触头磨损通过弹簧形变传递至平板,再通过平板位移量检测触头磨损量,但是不同弹簧力值有分散性,量产产品可能出现相同触头磨损量但平板位移不同情况,从而影响触头磨损量的检测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头磨损量传递机构及接触器,其能够通过顶杆位移的变化反映触头的磨损量,以提高触头磨损量的检测直观性和检测精度。

2、本申请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3、本申请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触头磨损量传递机构,用于对接触器的动触头与静触头接触造成的触头磨损传递检测,所述触头磨损量传递机构包括触头支架、设置在所述触头支架上的动触头,以及与所述动触头对应的静触头,还包括传递所述动触头与所述静触头磨损量的顶杆,所述顶杆能够与所述动触头抵持,且所述顶杆的运动方向与所述动触头的运动方向平行,在所述动触头与所述静触头磨损量达到预设阈值后,所述顶杆的位移量表征所述触头磨损量。

4、可选地,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所述顶杆设置在所述触头支架内,且所述顶杆在所述触头支架内运动。

5、可选地,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所述动触头的接触平面上凸出设置有动银点,所述静触头的接触平面上对应设置有静银点,所述动触头与所述静触头通过所述动银点与所述静银点的抵持相接触。

6、可选地,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在所述顶杆远离所述动触头的一端还连接有弹性件,当所述顶杆远离所述动触头运动时,所述弹性件蓄积弹性势能。

7、可选地,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所述触头支架上设置有安装槽以及与所述安装槽连通的通孔,所述顶杆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且穿过所述通孔在所述触头支架上滑动。

8、可选地,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所述顶杆包括相互连接的活动部和抵持部,所述顶杆通过所述活动部穿过所述通孔,所述顶杆通过所述抵持部与所述动触头抵持。

9、可选地,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所述抵持部的端面为球面,所述顶杆通过所述球面顶端与所述动触头抵持。

10、可选地,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在所述顶杆上连接有位移检测模组,所述位移检测模组用于检测所述顶杆的位移量。

11、可选地,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所述动银点在所述动触头的接触平面上设置有两个,所述静银点在所述静触头的接触平面上对应设置有两个,所述动触头的接触平面上,在两个所述动银点之间还设置有凹槽,所述顶杆的一端伸入所述凹槽与所述凹槽的槽底平面接触。

12、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接触器,包括壳体以及多组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触头磨损量传递机构,多组所述触头磨损量传递机构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13、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

14、本申请提供的触头磨损量传递机构及接触器,用于对接触器的动触头与静触头接触造成的触头磨损传递检测,触头磨损量传递机构包括触头支架、设置在触头支架上的动触头,以及与动触头对应的静触头,还包括传递动触头与静触头磨损量的顶杆,顶杆能够与动触头抵持,且顶杆的运动方向与动触头的运动方向平行,在动触头与静触头磨损量达到预设阈值后,顶杆的位移量表征触头磨损量。其能够通过顶杆位移的变化反映触头的磨损量,以提高触头磨损量的检测直观性和检测精度。其能够通过顶杆位移的变化反映触头的磨损量,以提高触头磨损量的检测直观性和检测精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触头磨损量传递机构(100),用于对接触器的动触头(130)与静触头(120)接触造成的触头磨损传递检测,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磨损量传递机构(100)包括触头支架(110)、设置在所述触头支架(110)上的动触头(130),以及与所述动触头(130)对应的静触头(120),还包括传递所述动触头(130)与所述静触头(120)磨损量的顶杆(140),所述顶杆(140)能够与所述动触头(130)抵持,且所述顶杆(140)的运动方向与所述动触头(130)的运动方向平行,在所述动触头(130)与所述静触头(120)磨损量达到预设阈值后,所述顶杆(140)的位移量表征所述触头磨损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头磨损量传递机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140)设置在所述触头支架(110)内,且所述顶杆(140)在所述触头支架(110)内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头磨损量传递机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130)的接触平面上凸出设置有动银点(131),所述静触头(120)的接触平面上对应设置有静银点(121),所述动触头(130)与所述静触头(120)通过所述动银点(131)与所述静银点(121)的抵持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头磨损量传递机构(10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顶杆(140)远离所述动触头的一端还连接有弹性件(150),当所述顶杆(140)远离所述动触头(130)运动时,所述弹性件(150)蓄积弹性势能。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头磨损量传递机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支架(110)上设置有安装槽(111)以及与所述安装槽(111)连通的通孔(112),所述顶杆(140)设置在所述安装槽(111)内且穿过所述通孔(112)在所述触头支架(110)上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头磨损量传递机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140)包括相互连接的活动部(141)和抵持部(142),所述顶杆(140)通过所述活动部(141)穿过所述通孔(112),所述顶杆(140)通过所述抵持部(142)与所述动触头(130)抵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头磨损量传递机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持部(142)的端面为球面,所述顶杆(140)通过所述球面顶端与所述动触头(130)抵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头磨损量传递机构(10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顶杆(140)上连接有位移检测模组,所述位移检测模组用于检测所述顶杆(140)的位移量。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头磨损量传递机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动银点(131)在所述动触头(130)的接触平面上设置有两个,所述静银点(121)在所述静触头(120)的接触平面上对应设置有两个,所述动触头(130)的接触平面上,在两个所述动银点(131)之间还设置有凹槽(132),所述顶杆(140)的一端伸入所述凹槽(132)与所述凹槽(132)的槽底平面接触。

10.一种接触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以及多组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触头磨损量传递机构(100),多组所述触头磨损量传递机构(100)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头磨损量传递机构(100),用于对接触器的动触头(130)与静触头(120)接触造成的触头磨损传递检测,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磨损量传递机构(100)包括触头支架(110)、设置在所述触头支架(110)上的动触头(130),以及与所述动触头(130)对应的静触头(120),还包括传递所述动触头(130)与所述静触头(120)磨损量的顶杆(140),所述顶杆(140)能够与所述动触头(130)抵持,且所述顶杆(140)的运动方向与所述动触头(130)的运动方向平行,在所述动触头(130)与所述静触头(120)磨损量达到预设阈值后,所述顶杆(140)的位移量表征所述触头磨损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头磨损量传递机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140)设置在所述触头支架(110)内,且所述顶杆(140)在所述触头支架(110)内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头磨损量传递机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130)的接触平面上凸出设置有动银点(131),所述静触头(120)的接触平面上对应设置有静银点(121),所述动触头(130)与所述静触头(120)通过所述动银点(131)与所述静银点(121)的抵持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头磨损量传递机构(10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顶杆(140)远离所述动触头的一端还连接有弹性件(150),当所述顶杆(140)远离所述动触头(130)运动时,所述弹性件(150)蓄积弹性势能。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头磨损量传递机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龙江申磊王婷婷于贻鹏肖国萍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