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适应初始力的车钩缓冲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90184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适应初始力的车钩缓冲器装置,包括用于与车体连接的底座和用于起缓冲作用并传递载荷的缓冲组件,所述底座和所述缓冲组件之间设有可通过提供线性力来调节所述车钩缓冲器装置的初始力的线性弹性元件,所述线性弹性元件的一端与所述缓冲组件相连,线性弹性元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座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将车钩整体的初始力保持在一定范围内,避免其大范围波动,提高了车钩缓冲器装置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牵引,具体涉及一种轨道交通用车钩缓冲器装置。


技术介绍

1、车钩是轨道交通车辆的重要装置之一,通过车钩可以将轨道交通车辆的车厢连接在一起。为了避免车厢在加速或减速阶段出现硬性碰撞,在轨道交通车辆上还设置有车钩缓冲器装置,车钩缓冲器为使车厢之间相互连接,以传递牵引力、制动力并缓和冲击力的车辆部件。

2、车钩缓冲器的初始力是指车钩缓冲器安装后由于弹性体压缩所产生的一个预安装力。在实际过程中,车钩缓冲器的初始力会随弹性体蠕变、温度高低等外界条件影响,如果车钩缓冲器的初始力出现大范围的波动,会影响车轮舒适性和运行稳定性。

3、传统车钩采用串联弹性体预压来提供初始力,这种方式会导致以下问题:因弹性体为非金属材料,预压后会产生蠕变,导致初始力下降;在运行过程中由于高低温的影响,高温材料变软,初始力下降,低温材料变硬,初始力上升。因此传统车钩的初始力会因外界环境影响出现大范围的波动,无法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适应初始力的车钩缓冲器装置,包括用于与车体连接的底座(2)和用于起缓冲作用并传递载荷的缓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和所述缓冲组件之间设有可通过提供线性力来调节所述车钩缓冲器装置的初始力的线性弹性元件(8),所述线性弹性元件(8)的一端与所述缓冲组件相连,线性弹性元件(8)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座(2)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初始力的车钩缓冲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和缓冲组件之间还设有用于限制所述线性弹性元件(8)的位移范围的限位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适应初始力的车钩缓冲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支撑座(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应初始力的车钩缓冲器装置,包括用于与车体连接的底座(2)和用于起缓冲作用并传递载荷的缓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和所述缓冲组件之间设有可通过提供线性力来调节所述车钩缓冲器装置的初始力的线性弹性元件(8),所述线性弹性元件(8)的一端与所述缓冲组件相连,线性弹性元件(8)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座(2)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初始力的车钩缓冲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和缓冲组件之间还设有用于限制所述线性弹性元件(8)的位移范围的限位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适应初始力的车钩缓冲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支撑座(6)和底板(7),所述支撑座(6)与所述底座(2)相连,所述底板(7)与所述缓冲组件相连,支撑座(6)和底板(7)以可相对移动的方式连接,限位组件还包括用于限制支撑座(6)和底板(7)之间相对移动范围的限位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适应初始力的车钩缓冲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包括第一凸台(a)、第二凸台(b)和第三凸台(c),所述第一凸台(a)和第三凸台(c)间隔设置在所述支撑座(6)上,第一凸台(a)和第三凸台(c)之间设有供所述第二凸台(b)移动的凹槽,所述第二凸台(b)设置在所述底板(7)上,且第二凸台(b)可在第一凸台(a)和第三凸台(c)之间的所述凹槽上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瑶林胜罗斌肖祥龙吕超雨张明远黄纲乐谭宇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