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釉下斑窑变釉陶瓷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90149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陶瓷及其制备方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保釉下斑窑变釉陶瓷的制作方法,环保釉下斑窑变釉陶瓷包括坯体容器和覆盖于坯体容器上的面釉,面釉从下往上依次包括片麻釉、植物灰釉和海带灰釉。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烧成过程中釉面发生窑变,烧成后以黄绿色流纹釉面为底色,釉面上形成陨石坑和裂纹,其内壁覆盖有红棕色或深棕色的植物斑纹,容器内部覆盖有一层蓝黄交织纹路的深海釉层,整体釉面效果独特,坯体釉料中采用海带、海草、谷物秸秆灰、荨麻灰、纸浆等自然环保材料,以及利用回收的破碎玻璃作为原料等,降低污染,提高废物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陶瓷及其制备方法领域,具体的涉及环保釉下斑窑变釉陶瓷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1、窑变釉,顾名思义,是器物在烧成过程中出现了意想不到的釉色效果。由于窑中含有多种呈色元素,经氧化或还原作用,瓷器在出窑后可能呈现出意外的釉色效果。因由窑变釉出现出于偶然,形态特别,古时的人们又不知其原理,只知于窑内焙烧过程变化而得,故称之为“窑变釉”。传统的窑变釉其窑变的效果大体为现有的几种,比如:曜变天目、油滴天目、兔毫天目、茶叶末、铁锈花、红天目等,进入现代生产后,窑变釉鲜少有新的工艺和配方创新,以提供区别于传统窑变釉的、新样式、新颜色和新纹路的窑变釉,有鉴于此,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通过环保釉下斑窑变釉陶瓷的制作方法解决至少上述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环保釉下斑窑变釉陶瓷,包括坯体容器和覆盖于坯体容器上的面釉,所述面釉从下往上依次包括片麻釉、植物灰釉和海带灰釉。

3、进一步的,所述片麻釉的原料以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环保釉下斑窑变釉陶瓷,其特征在于:包括坯体容器和覆盖于坯体容器上的面釉,所述面釉从下往上依次包括片麻釉、植物灰釉和海带灰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釉下斑窑变釉陶瓷,其特征在于:所述片麻釉的原料以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片麻岩10-12份、瓷土45-55份、二氧化硅20-30份、镁长石20-25份、石灰石4-6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釉下斑窑变釉陶瓷,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灰釉的原料以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谷物秸秆灰3-5份、荨麻灰1-2份、瓷土50-60份、二氧化硅20-30份、镁长石25-30份、石灰石8-12份、氧化铝4-6份。

<...

【技术特征摘要】

1.环保釉下斑窑变釉陶瓷,其特征在于:包括坯体容器和覆盖于坯体容器上的面釉,所述面釉从下往上依次包括片麻釉、植物灰釉和海带灰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釉下斑窑变釉陶瓷,其特征在于:所述片麻釉的原料以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片麻岩10-12份、瓷土45-55份、二氧化硅20-30份、镁长石20-25份、石灰石4-6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釉下斑窑变釉陶瓷,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灰釉的原料以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谷物秸秆灰3-5份、荨麻灰1-2份、瓷土50-60份、二氧化硅20-30份、镁长石25-30份、石灰石8-12份、氧化铝4-6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釉下斑窑变釉陶瓷,其特征在于:所述海带灰釉的原料以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海带灰2-3份、海藻灰2-3份、瓷土50-55份、二氧化硅15-20份、长石25-30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釉下斑窑变釉陶瓷,其特征在于:所述坯体容器内壁和外壁上设有植物斑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釉下斑窑变釉陶瓷,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昌毅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春秋陶瓷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