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定量表征盆地伸展和走滑作用强弱关系的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定量表征盆地伸展和走滑作用强弱关系的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900182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石油地质勘探技术,公开了一种定量表征盆地伸展和走滑作用强弱关系的方法及系统。该方法获取关键层位的解释网格;制作各个层位的构造图;依据构造等值线对褶皱进行识别;对褶皱进行分类;计算各个褶皱轴走向,及褶皱反映的区域主应力的方向;计算区域主应力的方向与走滑断层之间的锐夹角;计算各个褶皱的运动学涡度;选择雁列式褶皱,并计算雁列式褶皱运动学涡度的中位数;对雁列式褶皱运动学涡度中位数进行判定。本发明专利技术该方法操作简单,可对盆地的伸展和走滑作用的强弱关系进行定量表征,操作方便,适用范围广,为油田勘探领域盆地动力学分析提供借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石油地质勘探,尤其涉及一种定量表征盆地伸展和走滑作用强弱关系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沉积盆地是在区域构造作用下在上地壳形成的具有相同或相似发育特征(包括沉积特征、应力环境、发育时间和过程)的统一的沉降单元。现今的油气勘探理论已普遍接受沉积盆地是油气的生成、运移、聚集和成藏的主要场所。已盆地形成演化的动力机制而言,前人认为形成盆地的区域动力学背景主要可以分为伸展域、剪切(走滑)域和挤压域。随着油气勘探的深入,人们发现现今的含油的含油气盆地往往并非单一动力学背景的盆地,往往受多种动力学机制的共同作用。为此,有学者提出了叠合盆地的概念,是指经历了多期构造变革,由多个在单一地球动力学系统下或单旋回构造阶段所产生的单型盆地,经过多方位叠加复合而形成的,具有复杂结构的盆地。油气勘探实践表明,除了这种时间上的叠加,还存在同一构造作用阶段多种构造作用同时控制的盆地,例如我国东部的渤海湾盆地受伸展和走滑作用的共同控制,发育伸展、走滑等多种复杂的构造变形。就走滑构造变形而言,物理模拟实验和数值模拟实验揭示,在里德尔剪切模式下,走滑断层经历了r剪切、p剪切、y剪切到主走滑位移带(pdz)的片段连接过程,此外在走滑断层演化过程中还发育t破裂断层、褶皱等构造变形。由于早期的r剪切、p剪切和y剪切断层片段的走向存在明显的差异,必然导致了最终主走滑位移带并非绝对的平直,往往出现弯曲和叠覆。主走滑断层的弯曲和叠覆导致在主走滑断层走滑过程中局部地块发生离散和汇聚,形成局部的伸展或挤压应力场,形成伸展正断层或褶皱等复杂的走滑派生构造。上述的构造变形的复杂往往使得盆地动力学背景的判定更加困难,制约了盆地内断层性质、断层解释、断层组合关系等地质信息分析工作,进一步制约了含油气盆地构造演化、盆地沉积充填、砂体展布、断层封闭性评价、油气运聚过程等油气地质勘探的实践,大大降低了油气勘探的成功率。

2、以往的油气勘探实践中,往往通过断裂的组合关系来判定含油气盆地形成的动力学背景,进而分析盆地伸展和走滑作用的强弱关系,然而该方法只能定性的进行主观的判断。此外前人还尝试利用断层的走向去判定局部地区主应力方向,进而分析伸展和走滑强弱关系。然而由于走滑断层演化过程较为复杂,在其演化过程中会发育多个走向的断层,因此在实践勘探过程中很难去判识不同走向断层属于哪一个构造域(伸展或走滑),进而导致了降低了计算准确性。

3、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现有技术对盆地的伸展和走滑作用的强弱关系进行定量表征获取的信息精度低,而且现有技术操作繁琐,适用范围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定量表征盆地伸展和走滑作用强弱关系的方法及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定量表征扭张型盆地伸展和走滑作用强弱关系的方法。

2、所述技术方案如下:定量表征盆地伸展和走滑作用强弱关系的方法,以断层及地层的解释为基础,对走滑断层的褶皱进行分析,通过计算运动学涡度,实现对扭张盆地伸展和走滑作用强弱关系的定量表征;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3、s1:根据井分层及资料对研究区关键层面进行层位标定,对研究区内关键断层及层位进行解释,得到关键层位的解释网格;

4、s2:利用断层解释数据和层位解释网格数据,制作各个层位的构造图;

5、s3:在各个层面构造图中,依据构造等值线对褶皱进行识别;

6、s4:依据走滑断层相关褶皱理论,对褶皱进行分类;

7、s5:统计雁列式褶皱轴走向;其中,为第各褶皱,为雁列式褶皱总个数;

8、s6:统计各个雁列式褶皱相关的走滑断层的走向;其中,为第个走滑,为走滑断层总个数;

9、s7:计算雁列式褶皱反映的区域主应力的方向;

10、s8:计算区域主应力的方向与走滑断层之间的锐夹角;

11、s9:计算各个褶皱的运动学涡度;

12、s10:计算雁列式褶皱运动学涡度的中位数并进行判定。

13、在步骤s3中,所述依据构造等值线对褶皱进行识别包括:在地震剖面上地层有明显的弯曲变形,且在某层位的构造图上构造高点线性排列,该构造高点的连线称之为褶皱轴,将识别出的褶皱命名为a褶皱、b褶皱、……、z褶皱。

14、在步骤s4中,所述对褶皱进行分类包括:增压弯曲褶皱、增压叠覆褶皱、滚动背斜、雁列式褶皱、横向褶皱;

15、所述增压弯曲褶皱和滚动背斜褶皱轴向与走滑断层走向的夹角为0°~10°,横向褶皱轴与走滑断层走向夹角为70°~90°,增压叠覆褶皱和雁列式褶皱轴走向与走滑断层走向的夹角介于10°~70°。

16、在步骤s7中,计算雁列式褶皱反映的区域主应力的方向的表达式为:

17、;

18、式中,为区域主应力,为第各褶皱轴走向;

19、如果,则,为第各褶皱。

20、在步骤s8中,计算区域主应力的方向与走滑断层之间的锐夹角的表达式为:

21、;

22、式中,为区域主应力的方向与走滑断层之间的锐夹角,为第个走滑断层的走向,为区域主应力;

23、在步骤s9中,计算各个褶皱的运动学涡度的公式为:

24、;

25、式中,为区域主应力的方向与走滑断层之间的锐夹角。

26、在步骤s10中,所述计算雁列式褶皱运动学涡度的中位数包括:对从小到大排列,如果为奇数,则第个数为,如果为偶数,则取第和的平均值作为;其中,为为统计的褶皱运动学涡度的个数。

27、进一步,如果,则该地区属于伸展强于走滑型的盆地;如果,则该地区属于伸展-走滑相近型的盆地;如果,则该地区属于走滑强于伸展型的盆地。

28、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量表征盆地伸展和走滑作用强弱关系的系统,该系统实施所述定量表征盆地伸展和走滑作用强弱关系的方法,该系统包括:

29、关键层位的解释网格获取模块,用于根据井分层及资料对研究区关键层面进行层位标定,对研究区内关键断层及层位进行解释,得到关键层位的解释网格;

30、各个层位构造图制作模块,用于利用断层解释数据和层位解释网格数据,制作各个层位的构造图;

31、褶皱识别模块,用于在各个层面构造图中,依据构造等值线对褶皱进行识别;

32、褶皱分类模块,用于依据走滑断层相关褶皱理论,对褶皱进行分类;

33、褶皱轴走向和区域主应力方向计算模块,用于计算各个褶皱轴走向,及褶皱反映的区域主应力的方向;

34、区域主应力方向与走滑断层夹角计算模块,用于计算区域主应力的方向与走滑断层之间的锐夹角;

35、运动学涡度计算模块,用于计算各个褶皱的运动学涡度;

36、中位数计算模块,用于选择雁列式褶皱,并计算雁列式褶皱运动学涡度的中位数;

37、中位数判定模块,用于对雁列式褶皱运动学涡度中位数进行判定。

38、进一步,该系统搭载计算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定量表征盆地伸展和走滑作用强弱关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以断层及地层的解释为基础,对走滑断层的褶皱进行分析,通过计算运动学涡度,实现对扭张盆地伸展和走滑作用强弱关系的定量表征;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量表征盆地伸展和走滑作用强弱关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所述依据构造等值线对褶皱进行识别包括:在地震剖面上地层有明显的弯曲变形,且在某层位的构造图上构造高点线性排列,该构造高点的连线称之为褶皱轴,将识别出的褶皱命名为A褶皱、B褶皱、……、Z褶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量表征盆地伸展和走滑作用强弱关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所述对褶皱进行分类包括:增压弯曲褶皱、增压叠覆褶皱、滚动背斜、雁列式褶皱、横向褶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量表征盆地伸展和走滑作用强弱关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7中,计算雁列式褶皱反映的区域主应力的方向的表达式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量表征盆地伸展和走滑作用强弱关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8中,计算区域主应力的方向与走滑断层之间的锐夹角的表达式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量表征盆地伸展和走滑作用强弱关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9中,计算各个褶皱的运动学涡度的公式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量表征盆地伸展和走滑作用强弱关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0中,所述计算雁列式褶皱运动学涡度的中位数包括:对从小到大排列,如果为奇数,则第个数为,如果为偶数,则取第和的平均值作为;其中,为统计的褶皱运动学涡度的个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定量表征盆地伸展和走滑作用强弱关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则该地区属于伸展强于走滑型的盆地;如果,则该地区属于伸展-走滑相近型的盆地;如果,则该地区属于走滑强于伸展型的盆地。

9.一种定量表征盆地伸展和走滑作用强弱关系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实施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定量表征盆地伸展和走滑作用强弱关系的方法,该系统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定量表征盆地伸展和走滑作用强弱关系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搭载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所述的定量表征盆地伸展和走滑作用强弱关系的方法。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量表征盆地伸展和走滑作用强弱关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以断层及地层的解释为基础,对走滑断层的褶皱进行分析,通过计算运动学涡度,实现对扭张盆地伸展和走滑作用强弱关系的定量表征;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量表征盆地伸展和走滑作用强弱关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所述依据构造等值线对褶皱进行识别包括:在地震剖面上地层有明显的弯曲变形,且在某层位的构造图上构造高点线性排列,该构造高点的连线称之为褶皱轴,将识别出的褶皱命名为a褶皱、b褶皱、……、z褶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量表征盆地伸展和走滑作用强弱关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所述对褶皱进行分类包括:增压弯曲褶皱、增压叠覆褶皱、滚动背斜、雁列式褶皱、横向褶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量表征盆地伸展和走滑作用强弱关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7中,计算雁列式褶皱反映的区域主应力的方向的表达式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量表征盆地伸展和走滑作用强弱关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8中,计算区域主应力的方向与走滑断层之间的锐夹角的表达式为: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兴鹏董大伟孙志峰孔雪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