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向器铰孔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97763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8 18: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换向器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换向器铰孔机;其包括工作台,工作台处设有基座,基座处设有条形件,条形件内部形成用于存储换向器待加工件的滑腔;条形件下方设有转运板,转运板上端部形成中转区域,存储机构下端部设有连通滑腔与中转区域的出料口;基座处还设有铰孔区域与转运机构,转运机构用于将中转区域处换向器待加工件转运至铰孔区域,工作台处设有用于对铰孔区域处换向器进行铰孔的铰孔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一种换向器铰孔机能够较佳地提升上料的效率、并降低上料的成本与对人工造成的危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换向器生产设备,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换向器铰孔机


技术介绍

1、换向器,亦称整流子,其通常为直流电机和交流换向器电动机电枢上的重要部件之一。换向器在生产时,需要通过铰孔机对其进行铰孔以使其中部形成内孔。现有的换向器铰孔机通常包括设于机架处的基台、固定机构与铰孔机构,其在工作时,放置于基台处的换向器待加工件通过固定机构固定于基台处,再通过铰孔机构对其中部进行铰孔以形成换向器加工件。故该换向器铰孔机在对基台处的换向器待加工件进行上料时,通常采用人工操作或配置机器臂进行操作;但人工上料存在着效率较低,且有一定危险性等缺陷,转运机器臂上料存在着成本较高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换向器铰孔机采用人工上料效率较低且有一定危险性,采用转运机器臂上料成本较高等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换向器铰孔机。其能够较佳地提升上料的效率、并降低上料的成本与对人工造成的危险。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3、一种换向器铰孔机,其包括工作台,工作台处设有基座,基座处设有条形件,条形件内部形成用于存储换向器待加工件的滑腔;条形件下方设有转运板,转运板上端部形成中转区域,存储机构下端部设有连通滑腔与中转区域的出料口;基座处还设有铰孔区域与转运机构,转运机构用于将中转区域处换向器待加工件转运至铰孔区域,工作台处设有用于对铰孔区域处换向器进行铰孔的铰孔机构。

4、本专利技术中的一种换向器铰孔机在使用时,存储于滑腔内的换向器待加工件从出料口处落至转运板上端部,在转运机构作用下中转区域处的换向器待加工件移动至铰孔区域,经铰孔机构铰孔后形成换向器加工件;从而较佳地实现了对换向器待加工件的铰孔工序。由于该换向器铰孔机通过滑腔、转运板与转运机构的配合设置,实现对换向器待加工件的自动化上料,从而较佳地降低了因人工上料导致的效率较低、且有一定危险性的缺陷,进而提升了该换向器铰孔机的上料效率,且降低了人工受到的危险;同时该换向器铰孔机无需另外使用机械臂上料,从而降低了该换向器铰孔机的使用成本。

5、作为优选,滑腔沿条形件延伸方向设置,条形件上端部设有进料口,条形件侧壁处沿其延伸方向设有连通滑腔的条形槽。

6、通过上述结构,进料口较佳地方便了对滑腔内换向器代加工件进行补充,从而较佳地方便了该换向器铰孔机的连续性铰孔工序,故而提升了该换向器铰孔机的工作效率。

7、作为优选,出料口处设有转动板,基座处设有用于驱动转动板转动的第一驱动源,第一驱动源包括第一电机,转动板用于在转动作用下打开或关闭出料口。

8、通过上述结构,在换向器待加工件铰孔过程中,第一驱动源驱动转动板转动至关闭出料口,以避免对换向器待加工件地铰孔工序产生干扰;在换向器待加工件铰孔完成后,第一驱动源驱动转动板转动至打开出料口,以使滑腔内的换向器代加工件落入中转区域处。

9、作为优选,转运机构包括第一直线导轨,第一直线导轨包括固定设于转运板处的第一滑轨与固定设于基座处的第一滑块,第一滑块用于与第一滑轨滑动配合;基座处设有用于驱使转运板移动至铰孔区域的第一动力源,第一动力源为第一气缸。

10、通过上述结构,第一动力源驱使中转区域随转运板移动至铰孔区域,从而将换向器代加工件转运至铰孔区域,进而较佳地实现了换向器代加工件的上料,且该转运机构结构简单,进而降低了转运机构的成本。其中,第一直线导轨较佳地降低了转运板移动时的摩擦力,且较佳地引导了转运板的移动轨迹。

11、作为优选,转运机构还包括推杆,推杆设于转运板上端部,转运机构还包括第二直线导轨,第二直线导轨包括固定设于基座处的第二滑轨与固定设于推杆处的第二滑块,第二滑块用于与第二滑轨滑动配合;基座处设有用于驱使推杆移动的第二动力源,第二动力源为第二气缸,换向器待加工件用于在推杆推动作用下脱离转运板。

12、通过上述结构,第二动力源驱使推杆推动换向器待加工件使其与转运板相互脱离,从而较佳地避免了转运板对换向器待加工件的铰孔过程造成干扰。其中,第二直线导轨较佳地降低了推杆移动时的摩擦力,且较佳地引导了推杆的移动轨迹。

13、作为优选,铰孔区域处设有第一夹紧件,推杆靠近第一夹紧件的端部设有第二夹紧件,第一夹紧件与第二夹紧件相向面处分别形成第一夹紧槽与第二夹紧槽,第一夹紧槽与第二夹紧槽相互配合对换向器待加工件进行夹紧。

14、通过上述结构,换向器待加工件经铰孔后形成换向器加工件,在第二动力源作用下第二夹紧件脱离换向器加工件,在第三动力源作用下顶出件伸出顶出通道将换向器加工件顶出第二夹紧槽,从而实现换向器加工件与第一夹紧件、第二夹紧件之间的脱离。

15、作为优选,基座处设有用于驱使换向器加工件脱离第一夹紧件的顶出件,第一夹紧件处设有顶出通道,基座处还设有用于驱使顶出件端部伸出或缩回顶出通道的第三动力源。

16、通过上述结构,第二动力源驱使推杆推动换向器待加工件使其与转运板相互脱离,从而较佳地避免了转运板对换向器待加工件的铰孔过程造成干扰。其中,第二直线导轨较佳地降低了推杆移动时的摩擦力,且较佳地引导了推杆的移动轨迹。

17、作为优选,工作台处设有出口,出口设于铰孔区域下方,工作台下端部设有连通出口的出料滑道。

18、通过上述结构,脱离第一夹紧件与第二夹紧件的换向器加工件落入出口并从出料滑道离开该换向器铰孔机,从而较佳地实现了该换向器铰孔机的自动化下料。相比于机器臂下料,该换向器铰孔机下料结构简捷方便,成本较低;相对比人工下料,该换向器铰孔机下料方式效率高,安全性高。

19、作为优选,工作台处设有平行设置的2条基板,铰孔机构包括设于所述2条基板上端部的安装座,安装座处设有动力头,动力头处设有铰孔刀,安装座处还设有第二驱动源,第二驱动源用于通过动力头驱动铰孔刀转动;铰孔机构还包括第三直线导轨,第三直线导轨包括固定设于基板处的第三滑轨与固定设于安装座处的第三滑块,第三滑块用于与第三滑轨滑动配合。

20、通过上述结构,第二驱动源通过动力头驱动铰孔刀转动,转动中的铰孔刀对换向器待加工件中部进行铰孔,从而较佳实现了该换向器铰孔机的铰孔工序。其中,第三直线导轨较佳地实现了安装座朝向或背向铰孔区域移动,从而较佳地控制了铰孔刀对换向器待加工件的铰孔深度。同时第三直线导轨较佳地降低了安装座移动时的摩擦力,且较佳地引导了安装座的移动轨迹。

21、作为优选,铰孔机构还包括用于驱使安装座朝向或背向铰孔区域移动的丝杆步进电机。

22、通过上述结构,丝杆步进电机驱动安装座向或背向铰孔区域移动,从而较佳地控制了铰孔刀对换向器待加工件的铰孔深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向器铰孔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10),工作台(110)处设有基座(120),基座(120)处设有条形件(130),条形件(130)内部形成用于存储换向器待加工件的滑腔(131);条形件(130)下方设有转运板(141),转运板(141)上端部形成中转区域,存储机构下端部设有连通滑腔(131)与中转区域的出料口(310);基座(120)处还设有铰孔区域与转运机构,转运机构用于将中转区域处换向器待加工件转运至铰孔区域,工作台(110)处设有用于对铰孔区域处换向器进行铰孔的铰孔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向器铰孔机,其特征在于:滑腔(131)沿条形件(130)延伸方向设置,条形件(130)上端部设有进料口(132),条形件(130)侧壁处沿其延伸方向设有连通滑腔(131)的条形槽(13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向器铰孔机,其特征在于:出料口(310)处设有转动板(320),基座(120)处设有用于驱动转动板(320)转动的第一驱动源,转动板(320)用于在转动作用下打开或关闭出料口(3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向器铰孔机,其特征在于:转运机构包括第一直线导轨(210),第一直线导轨(210)包括固定设于转运板(141)处的第一滑轨(211)与固定设于基座(120)处的第一滑块(212),第一滑块(212)用于与第一滑轨(211)滑动配合;基座(120)处设有用于驱使转运板(141)移动至铰孔区域的第一动力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换向器铰孔机,其特征在于:转运机构还包括推杆(143),推杆(143)设于转运板(141)上端部,转运机构还包括第二直线导轨(220),第二直线导轨(220)包括固定设于基座(120)处的第二滑轨(221)与固定设于推杆(143)处的第二滑块(222),第二滑块(222)用于与第二滑轨(221)滑动配合;基座(120)处设有用于驱使推杆(143)移动的第二动力源,换向器待加工件用于在推杆(143)推动作用下脱离转运板(14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换向器铰孔机,其特征在于:铰孔区域处设有第一夹紧件(331),推杆(143)靠近第一夹紧件(331)的端部设有第二夹紧件(332),第一夹紧件(331)与第二夹紧件(332)相向面处分别形成第一夹紧槽与第二夹紧槽,第一夹紧槽与第二夹紧槽相互配合对换向器待加工件进行夹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换向器铰孔机,其特征在于:基座(120)处设有用于驱使换向器加工件脱离第一夹紧件(331)的顶出件,第一夹紧件(331)处设有顶出通道,基座(120)处还设有用于驱使顶出件端部伸出或缩回顶出通道的第三动力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换向器铰孔机,其特征在于:工作台(110)处设有出口(160),出口(160)设于铰孔区域下方,工作台(110)下端部设有连通出口(160)的出料滑道(41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向器铰孔机,其特征在于:工作台(110)处设有平行设置的2条基板(170),铰孔机构包括设于所述2条基板(170)上端部的安装座(171),安装座(171)处设有动力头(172),动力头(172)处设有铰孔刀(173),安装座(171)处还设有第二驱动源,第二驱动源用于通过动力头(172)驱动铰孔刀(173)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换向器铰孔机,其特征在于:铰孔机构还包括用于驱使安装座(171)朝向或背向铰孔区域移动的丝杆步进电机(19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向器铰孔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10),工作台(110)处设有基座(120),基座(120)处设有条形件(130),条形件(130)内部形成用于存储换向器待加工件的滑腔(131);条形件(130)下方设有转运板(141),转运板(141)上端部形成中转区域,存储机构下端部设有连通滑腔(131)与中转区域的出料口(310);基座(120)处还设有铰孔区域与转运机构,转运机构用于将中转区域处换向器待加工件转运至铰孔区域,工作台(110)处设有用于对铰孔区域处换向器进行铰孔的铰孔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向器铰孔机,其特征在于:滑腔(131)沿条形件(130)延伸方向设置,条形件(130)上端部设有进料口(132),条形件(130)侧壁处沿其延伸方向设有连通滑腔(131)的条形槽(13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向器铰孔机,其特征在于:出料口(310)处设有转动板(320),基座(120)处设有用于驱动转动板(320)转动的第一驱动源,转动板(320)用于在转动作用下打开或关闭出料口(3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向器铰孔机,其特征在于:转运机构包括第一直线导轨(210),第一直线导轨(210)包括固定设于转运板(141)处的第一滑轨(211)与固定设于基座(120)处的第一滑块(212),第一滑块(212)用于与第一滑轨(211)滑动配合;基座(120)处设有用于驱使转运板(141)移动至铰孔区域的第一动力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换向器铰孔机,其特征在于:转运机构还包括推杆(143),推杆(143)设于转运板(141)上端部,转运机构还包括第二直线导轨(220),第二直线导轨(220)包括固定设于基座(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梦圆范勇峰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市汇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