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壳式热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93181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8 18:36
本技术属于管壳式热交换器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管壳式热交换器,包括筒体、头部和尾部,所述头部和尾部皆与筒体法兰连接,所述筒体的顶端和底端上分别开设有两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筒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多组管束,所述管束的前端上设置有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固定连接在固定环上,所述固定环的后端上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与固定块的内壁抵接,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在长槽上;通过过滤机构的结构设计,进入到管束内部的冷却水会先被过滤网进行过滤,从而只需对过滤网上的水垢进行清理即可,实现了便于对筒体内部的水垢进行清理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管壳式热交换器领域,具体是一种管壳式热交换器。


技术介绍

1、管壳式热交换器是一种以封闭在壳体中管束的壁面作为传热面的间壁式换热器,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且能在高温、高压下使用,因此有着广泛的应用。

2、传统的管壳式热交换器一般由筒体、管束、进出水口等组成,管壳式热交换器的内部设置有多组管束,且由于热交换器中有两组流体参与换热,因此在筒体的顶端和底端上会开设有两组进水口和出水口,一组流体在热交换器内部的管束中进行移动,另一组流体则从壳体的内部进行流动,从而实现热交换。

3、传统的管壳式热交换器内部的管束在长时间的工作过程中,管束的内壁上难免会有水垢附着,这些水垢会影响热交换的效率,需要定期进行清理,且管壳式热交换器的内部往往会设置有多组管束,因此就需要维护人员对这些管束的内壁逐一进行清理,较为的繁琐;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管壳式热交换器。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传统的管壳式热交换器内部的管束在长时间的工作过程中,管束的内壁上难免会有水垢附着,这些水垢会影响热交换的效率,需要定期进行清理,且管壳式热交换器的内部往往会设置有多组管束,因此就需要维护人员对这些管束的内壁逐一进行清理,较为的繁琐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管壳式热交换器。

2、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管壳式热交换器,包括筒体、头部和尾部,所述头部和尾部皆与筒体法兰连接,所述筒体的顶端和底端上分别开设有两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筒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多组管束,所述管束的前端上设置有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固定连接在固定环上,所述固定环的后端上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与固定块的内壁抵接,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在长槽上,所述长槽开设在筒体的前端上,且所述长槽开设有四组,所述卡块呈l形结构设计。

3、优选的,所述固定环上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开设有四组,四组所述插槽与长槽对齐。

4、优选的,所述长槽内部插设有插块,所述插块贯穿插槽,所述插块与长槽的内壁抵接。

5、优选的,所述插块固定连接在头部内壁的后端上,所述插块呈长条状结构设计。

6、优选的,所述长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垫块,所述垫块与卡块抵接,所述垫块为橡胶材质。

7、优选的,所述头部后端的内壁上开设有圆槽,所述圆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圈,所述橡胶圈与固定环抵接。

8、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

9、1.本技术通过过滤机构的结构设计,进入到管束内部的冷却水会先被过滤网进行过滤,从而只需对过滤网上的水垢进行清理即可,实现了便于对筒体内部的水垢进行清理功能,解决了传统的管壳式热交换器内部的管束在长时间的工作过程中,管束的内壁上难免会有水垢附着,这些水垢会影响热交换的效率,需要定期进行清理,且管壳式热交换器的内部往往会设置有多组管束,因此就需要维护人员对这些管束的内壁逐一进行清理,较为的繁琐的问题;

10、2.本技术通过插块的结构设计,插块与插槽的内壁相抵接,从而让固定环无法逆时针进行转动,实现了对固定环进行固定的功能,避免固定环会在筒体的内部发生移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壳式热交换器,包括筒体(1)、头部(20)和尾部(21),所述头部(20)和尾部(21)皆与筒体(1)法兰连接,所述筒体(1)的顶端和底端上分别开设有两组进水口(22)和出水口(23),所述筒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多组管束(24),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束(24)的前端上设置有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过滤网(31),所述过滤网(31)固定连接在固定环(29)上,所述固定环(29)的后端上固定连接有卡块(28),所述卡块(28)与固定块(26)的内壁抵接,所述固定块(26)固定连接在长槽(25)上,所述长槽(25)开设在筒体(1)的前端上,且所述长槽(25)开设有四组,所述卡块(28)呈L形结构设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壳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29)上开设有插槽(30),所述插槽(30)开设有四组,四组所述插槽(30)与长槽(25)对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壳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槽(25)内部插设有插块(32),所述插块(32)贯穿插槽(30),所述插块(32)与长槽(25)的内壁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管壳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块(32)固定连接在头部(20)内壁的后端上,所述插块(32)呈长条状结构设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管壳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槽(2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垫块(27),所述垫块(27)与卡块(28)抵接,所述垫块(27)为橡胶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管壳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20)后端的内壁上开设有圆槽(33),所述圆槽(3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圈(34),所述橡胶圈(34)与固定环(29)抵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壳式热交换器,包括筒体(1)、头部(20)和尾部(21),所述头部(20)和尾部(21)皆与筒体(1)法兰连接,所述筒体(1)的顶端和底端上分别开设有两组进水口(22)和出水口(23),所述筒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多组管束(24),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束(24)的前端上设置有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过滤网(31),所述过滤网(31)固定连接在固定环(29)上,所述固定环(29)的后端上固定连接有卡块(28),所述卡块(28)与固定块(26)的内壁抵接,所述固定块(26)固定连接在长槽(25)上,所述长槽(25)开设在筒体(1)的前端上,且所述长槽(25)开设有四组,所述卡块(28)呈l形结构设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壳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29)上开设有插槽(30),所述插槽(30)开设有四组,四组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元元张天宝周磊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鼎合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