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釜、换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891428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8 18:34
本技术提供一种反应釜、换热系统,该反应釜包括釜本体、搅拌装置和固定在所述釜本体内的至少一隔室板,隔室板用于和相邻的隔室板或所述釜本体的端部内侧壁围成隔室,搅拌装置与隔室一一对应设置,每一搅拌装置伸入与其对应的隔室内;所述反应釜还包括固定在隔室内的盘管;盘管处在搅拌装置与隔室板之间,盘管沿所述釜本体的高度方向蜿蜒设置。本技术提供的反应釜内的盘管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同时釜结构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较长的连续反应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反应釜、换热系统


技术介绍

1、反应釜是工业上在高压下进行化学反应的设备,有的反应釜附有搅拌和/或传热装置,也被称为加压釜。加压釜有卧式和立式之分;一般来说,卧式加压釜包括盘管、釜本体、搅拌装置和固定在釜本体内的至少一隔室板,隔室板用于和相邻的隔室板或釜本体的端部内侧壁围成隔室,搅拌装置与隔室一一对应设置,每一搅拌装置伸入与其对应的隔室内,能对该隔室内的物料进行搅拌。在卧式釜中,物料将沿预设方向流经各隔室。

2、承上述,前述盘管固定在釜本体内,用于在物料反应时对反应体系进行加热或冷却。在相关技术中,于釜本体内多设计的是螺旋式盘管;此类设计方案中,螺旋式盘管固定在釜本体内,搅拌装置被螺旋式盘管包围于其外。

3、本案专利技术人发现,此类方案的缺点在于:当搅拌装置搅动物料时,由于螺旋式盘管包围在搅拌装置的外侧,因此其相当于具有较大的朝向搅拌装置的表面;基于此,又由于物料被搅拌时,物料自身因具有流速而具有能量,因此相对于螺旋式盘管背离搅拌装置的表面而言,螺旋式盘管朝向搅拌装置的表面会受到(来自物料的)更大的冲击力,导致这部分表面更易于被磨损。

4、为方便描述,本案全文中统称盘管朝向搅拌装置的表面为迎液面,盘管背离搅拌装置的表面为非迎液面。以上相关技术的缺点一言以蔽之,即安装在釜本体内的盘管具有较大的迎液面,这种大迎液面的设计会影响盘管的使用寿命,并间接影响反应釜的稳定性,尤其可能影响到反应釜的连续反应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应釜、换热系统;该反应釜包括釜本体、搅拌装置和固定在所述釜本体内的至少一隔室板,隔室板用于和相邻的隔室板或所述釜本体的端部内侧壁围成隔室,搅拌装置与隔室一一对应设置,每一搅拌装置伸入与其对应的隔室内;所述反应釜还包括固定在隔室内的盘管;盘管处在搅拌装置与隔室板之间,盘管的至少部分沿所述釜本体的高度方向蜿蜒设置。

2、可选地,有两相邻盘管的至少局部镜像对称;且该两相邻盘管分别处在同一隔室板两侧,分别位于两相邻隔室内。

3、可选地,还包括进液管和出液管,且所述盘管包括a类管件、b类管件、c类管件;自所述釜本体的顶部向所述釜本体的底部,a类管件和b类管件依次布置;一a类管件同所述出液管和所述进液管的其中之一连通;一c类管件在所述釜本体的底部与一b类管件相连,并自所述釜本体的底部朝所述釜本体的顶部延伸,还同所述出液管和所述进液管的其中另一连通。

4、可选地,每一a类管件为第一管或第二管,每一b类管件为第三管或第四管,每一c类管件为第五管或第六管;在所述釜本体中,有所述第一管和所述第二管分别位于两相邻隔室内;有所述第三管和所述第四管分别位于两相邻隔室内;有所述第五管和所述第六管分别位于两相邻隔室内;

5、所述第一管和所述第二管在所述釜本体水平面上的正投影互为镜像,在所述釜本体纵截面上的正投影互为镜像;所述第三管和所述第四管在所述釜本体纵截面上的正投影互为镜像;所述第五管和所述第六管在所述釜本体纵截面上的正投影互为镜像,在水平面上的正投影互为镜像。

6、可选地,所述第一管和所述第二管在所述釜本体纵截面上的正投影呈s型,在所述釜本体横截面上的正投影呈s型;

7、所述第三管和所述第四管在所述釜本体纵截面上的正投影呈v型,在所述釜本体横截面上的正投影呈s型;所述第五管和所述第六管在所述釜本体纵截面上的正投影呈l型,在所述釜本体横截面上的正投影呈z型。

8、可选地,还包括固定在所述釜本体底部的安装平台,以及固定在该安装平台上的支承板;所述支承板沿所述釜本体的上下方向延伸设置,且其上设有贯穿区,所述盘管的一部分穿设在所述贯穿区中,受所述支承板的支撑。

9、可选地,还包括辅助板,所述辅助板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支承板的延伸方向;所述辅助板的一端与所述支承板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隔室板上;所述辅助板穿行在所述盘管的一部分之下,并对所述盘管施加承托力。

10、可选地,至少一隔室板上开设有孔洞,该孔洞的侧边可拆卸地固定有挡板,该挡板覆于该孔洞的至少部分上。

11、可选地,还包括扰流板、安装板和连接板;所述隔室板包括多块固定相连的分板;所述扰流板同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同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与不同的分板固定连接;在隔室中,有扰流板设置在一盘管与最靠近该盘管的隔室板之间。

12、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换热系统,包括换热装置和上任一项所述的反应釜,所述反应釜为连续反应釜,所述换热装置用于为所述连续反应釜内的盘管通入换热介质。

13、综上所述,通过使釜本体内的盘管具有较小的迎液面,本技术提供的反应釜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且其内的盘管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此外,本技术中的盘管尤其适用于设置在对换热效率(或单位时间内换热量)要求不高的反应釜内。

14、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反应釜,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有两相邻盘管(4)的至少局部镜像对称;且该两相邻盘管(4)分别处在同一隔室板(3)两侧,分别位于两相邻隔室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液管(44)和出液管(45),且所述盘管(4)包括A类管件(41)、B类管件(42)、C类管件(43);自所述釜本体(1)的顶部向所述釜本体(1)的底部,A类管件(41)和B类管件(42)依次布置;一A类管件(41)同所述出液管(45)和所述进液管(44)的其中之一连通;一C类管件(43)在所述釜本体(1)的底部与一B类管件(42)相连,并自所述釜本体(1)的底部朝所述釜本体(1)的顶部延伸,还同所述出液管(45)和所述进液管(44)的其中另一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每一A类管件(41)为第一管(411)或第二管(412),每一B类管件(42)为第三管(421)或第四管(422),每一C类管件(43)为第五管(431)或第六管(432);在所述釜本体(1)中,有所述第一管(411)和所述第二管(412)分别位于两相邻隔室内;有所述第三管(421)和所述第四管(422)分别位于两相邻隔室内;有所述第五管(431)和所述第六管(432)分别位于两相邻隔室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411)和所述第二管(412)在所述釜本体(1)纵截面上的正投影呈S型,在所述釜本体(1)横截面上的正投影呈S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在所述釜本体(1)底部的安装平台(10),以及固定在该安装平台(10)上的支承板(11);所述支承板(11)沿所述釜本体(1)的上下方向延伸设置,且其上设有贯穿区(111),所述盘管(4)的一部分穿设在所述贯穿区(111)中,受所述支承板(11)的支撑。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板(13),所述辅助板(13)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支承板(11)的延伸方向;所述辅助板(13)的一端与所述支承板(11)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隔室板(3)上;所述辅助板(13)穿行在所述盘管(4)的一部分之下,并对所述盘管(4)施加承托力。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至少一隔室板(3)上开设有孔洞(31),该孔洞(31)的侧边可拆卸地固定有挡板(17),该挡板(17)覆于该孔洞(31)的至少部分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扰流板(14)、安装板(15)和连接板(16);所述隔室板(3)包括多块固定相连的分板(32);所述扰流板(14)同所述安装板(15)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15)同所述连接板(16)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16)与不同的分板(32)固定连接;在隔室中,有扰流板(14)设置在一盘管(4)与最靠近该盘管(4)的隔室板(3)之间。

10.一种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装置和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反应釜,所述反应釜为连续反应釜,所述换热装置用于为所述连续反应釜内的盘管(4)通入换热介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应釜,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有两相邻盘管(4)的至少局部镜像对称;且该两相邻盘管(4)分别处在同一隔室板(3)两侧,分别位于两相邻隔室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液管(44)和出液管(45),且所述盘管(4)包括a类管件(41)、b类管件(42)、c类管件(43);自所述釜本体(1)的顶部向所述釜本体(1)的底部,a类管件(41)和b类管件(42)依次布置;一a类管件(41)同所述出液管(45)和所述进液管(44)的其中之一连通;一c类管件(43)在所述釜本体(1)的底部与一b类管件(42)相连,并自所述釜本体(1)的底部朝所述釜本体(1)的顶部延伸,还同所述出液管(45)和所述进液管(44)的其中另一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每一a类管件(41)为第一管(411)或第二管(412),每一b类管件(42)为第三管(421)或第四管(422),每一c类管件(43)为第五管(431)或第六管(432);在所述釜本体(1)中,有所述第一管(411)和所述第二管(412)分别位于两相邻隔室内;有所述第三管(421)和所述第四管(422)分别位于两相邻隔室内;有所述第五管(431)和所述第六管(432)分别位于两相邻隔室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411)和所述第二管(412)在所述釜本体(1)纵截面上的正投影呈s型,在所述釜本体(1)横截面上的正投影呈s型;

6.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建中冯炎飞孙灿叶树宝
申请(专利权)人:衢州华友钴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