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搬运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86477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8 18:2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搬运推车,包括前车架和后车架,前车架包括前架体和前车轮,后车架包括后架体、把手和后车轮,后架体的外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和固定杆,转动杆的外部固定连接有车斗,固定杆的外部设置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电液推杆,车斗靠近转动杆的一侧开设有卸料口,卸料口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卸料板,卸料板的外部对称设置有卡扣件,前车轮的外部设置有刹车件。本技术通过启动电液推杆即可带动车斗围绕转动杆朝前方转动实现翻斗,通过向外拉动连接卡扣即可实现卸料,从而能够快速实现翻斗卸料;且在实现翻斗的过程中,刹车盘能够接触挤压前车轮的表面使前车轮处于固定状态,从而保证了翻斗过程中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搬运推车


技术介绍

1、搬运推车它造价低廉、维护简单、操作方便、自重轻,能在机动车辆不便使用的地方工作,而且在短距离搬运物品时十分方便,从而在建筑工地上获得广泛地应用。

2、搬运推车一般由车架和车斗组成,车斗安装在车架上,在卸料的时候往往需要通过人工搬运车斗内的物料,或者利用车斗上的扶手抬起车斗向前倾倒。例如202120137119.9公开的一种建筑工程用手推车,其将需要运输的混凝土或者水泥砂浆倒入推车主体中,然后用手扶着固定把手,通过移动滚轮装置将推车主体移动到目的地,然后再固定支撑架进行平衡固定,之后再利用固定把手将推车主体中的混凝土或者水泥倾倒处理,倾倒结束后,利用清理装置将推车主体底端的混凝土或者水泥砂浆清理干净。上述这种推车结构在卸料的时候比较费时费力,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能够快速翻斗的推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需要工人提起把手进行翻斗才能够保证物料从车斗内部卸下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建筑搬运推车。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建筑搬运推车,包括车架和车斗,所述车斗设于所述车架上,所述车架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前车架和后车架,所述前车架包括前架体和前车轮,所述前车轮安装在所述前架体上,所述后车架包括后架体和后车轮,所述后车轮安装在所述后架体上,所述后架体上设有把手;所述前架体上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后架体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转动杆的与所述车斗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车斗进行翻斗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转动套接在所述固定杆上的电动液压推杆;所述车斗靠近所述转动杆的一侧开设有卸料口,所述卸料口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卸料板,所述卸料板的外部对称设置有若干卡扣件。

4、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若干连接凸耳及第三连接杆,若干所述连接凸耳固定连接在所述车斗底部,所述连接凸耳的一侧连接有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的外部转动套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远离所述第一连接轴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二连接轴的外部可转动套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远离所述第一连接轴的一端可转动套接在所述固定杆的上,所述第三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连接,所述电动液压推杆远离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可转动套接在所述第三连杆上。

5、所述卡扣件包括设置在所述车斗外侧壁上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和推杆,所述推杆一端与所述滑块连接,另一端贯穿所述固定座,所述滑块与所述卸料板的外侧相抵接。

6、所述滑块的外侧面为弧形面,所述推杆上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侧与所述滑块抵接,且所述复位弹簧位于所述固定座内。

7、所述前车轮上设有刹车件,所述刹车件包括弹性伸缩板和刹车盘,所述前架体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固定连接有u型连接架,所述u型连接架远离所述转动轴的一端与所述弹性伸缩板连接,所述弹性伸缩板远离所述u型连接架的一端与所述刹车盘连接。

8、所述刹车件还包括皮带轮和皮带,所述转动杆设有皮带槽,所述转动轴上连接有皮带轮,所述皮带的一端位于所述皮带槽内,另一端与所述皮带轮连接。

9、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0、1、设有驱动机构,电动液压推杆套接在固定杆上,通过启动电动液压推杆,推动车斗进行翻斗。驱动机构设置成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及第三连杆互相连接的结构,电动液压推杆偏转时可带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偏转,使车斗前端的转动杆转动,车斗向前倾倒实现翻斗,无需人工翻斗,更省力。进一步的,配合卸料板外部的卡扣件,通过开启卡扣件,使卸料口打开,在车斗翻斗过程中,物料从卸料口中滑出,从而实现快速卸料,效率更高。

11、2、设置有刹车件,采用皮带套在转动轴上,在卸料过程中,转动杆通过皮带带动转动轴转动,转动的转动轴带动u型连接架和弹性伸缩板朝着靠近前车轮的方向转动,使刹车盘接触并挤压前车轮的表面从而使得前车轮处于固定状态,保证翻斗过程中车更稳定,不出现车轮滑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搬运推车,包括车架和车斗(5),所述车斗(5)设于所述车架上,所述车架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前车架(1)和后车架(2),所述前车架(1)包括前架体(11)和前车轮(12),所述前车轮(12)安装在所述前架体(11)上,所述后车架(2)包括后架体(21)和后车轮(22),所述后车轮(22)安装在所述后架体(21)上,所述后架体(21)上设有把手(23),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搬运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6)还包括若干连接凸耳(62)及第三连杆(67),若干所述连接凸耳(62)对称固定连接在所述车斗(5)底部,所述连接凸耳(62)的一侧连接有第一连接轴(63),所述第一连接轴(63)的外部转动套接有第一连杆(64),所述第一连杆(64)远离所述第一连接轴(63)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连接轴(65),所述第二连接轴(65)的外部可转动套接有第二连杆(66),所述第二连杆(66)远离所述第一连接轴(63)的一端可转动套接在所述固定杆(4)上,所述第三连杆(67)与所述第二连杆(66)连接,所述电动液压推杆(61)远离所述固定杆(4)的一端可转动套接在所述第三连杆(67)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搬运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件(9)包括设置在所述车斗(5)外侧壁上的固定座(91),所述固定座(9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92)和推杆(93),所述推杆(93)一端与所述滑块(92)连接,另一端贯穿所述固定座(91),所述滑块(92)与所述卸料板(8)的外侧相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搬运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92)的外侧面为弧形面,所述推杆(93)上套设有复位弹簧(94),所述复位弹簧(94)的一侧与所述滑块(92)抵接,且所述复位弹簧(94)位于所述固定座(91)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搬运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轮(12)上设有刹车件(10),所述刹车件(10)包括弹性伸缩板(104)和刹车盘(105),所述前架体(11)上设有凹槽(101),所述凹槽(10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轴(102),所述转动轴(102)上固定连接有U型连接架(103),所述U型连接架(103)远离所述转动轴(102)的一端与所述弹性伸缩板(104)连接,所述弹性伸缩板(104)远离所述U型连接架(103)的一端与所述刹车盘(105)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搬运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件(10)还包括皮带轮(107)和皮带(108),所述转动杆(3)设有皮带槽(106),所述转动轴(102)上连接有皮带轮(107),所述皮带(108)一端位于在所述皮带槽(106)内,另一端与所述皮带轮(107)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搬运推车,包括车架和车斗(5),所述车斗(5)设于所述车架上,所述车架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前车架(1)和后车架(2),所述前车架(1)包括前架体(11)和前车轮(12),所述前车轮(12)安装在所述前架体(11)上,所述后车架(2)包括后架体(21)和后车轮(22),所述后车轮(22)安装在所述后架体(21)上,所述后架体(21)上设有把手(23),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搬运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6)还包括若干连接凸耳(62)及第三连杆(67),若干所述连接凸耳(62)对称固定连接在所述车斗(5)底部,所述连接凸耳(62)的一侧连接有第一连接轴(63),所述第一连接轴(63)的外部转动套接有第一连杆(64),所述第一连杆(64)远离所述第一连接轴(63)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连接轴(65),所述第二连接轴(65)的外部可转动套接有第二连杆(66),所述第二连杆(66)远离所述第一连接轴(63)的一端可转动套接在所述固定杆(4)上,所述第三连杆(67)与所述第二连杆(66)连接,所述电动液压推杆(61)远离所述固定杆(4)的一端可转动套接在所述第三连杆(67)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搬运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件(9)包括设置在所述车斗(5)外侧壁上的固定座(91),所述固定座(91)的内部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志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英海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