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恢复电缆金属屏蔽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82637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8 18:24
本技术涉及电缆安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恢复电缆金属屏蔽的连接结构,包括电缆,所述电缆包括电芯和包裹在电芯外部的绝缘层、外半导屏蔽层以及外护套,在外护套和外半导屏蔽层之间设有铜丝屏蔽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安装在两个电缆的铜丝屏蔽层的绞合点;所述连接管上设有条形卡槽,还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条形卡槽卡接并与连接管紧配合,当支撑杆安装在条形卡槽中,连接管膨胀后的内孔直径大于铜丝屏蔽层绞合同心后的外径;当支撑杆未安装在条形卡槽中,连接管的内孔直径小于铜丝屏蔽层绞合同心后的外径;解决了现有对电力电缆铜丝恢复连接时,借用专业的安装工具做压接式连接的问题,提高了安装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缆安装,具体涉及一种快速恢复电缆金属屏蔽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1、随着电缆安装技术要求的提高,电缆组件中屏蔽性能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指标。为了能够实现电缆屏蔽层与电缆组件之间的更好连接,已采用了多种方式,如焊接、压接和连接管等方式,较之以前具有连接可靠的特点。

2、其连接方式如图1所示,电缆由内至外依次包括线芯1、绝缘层2、外半导屏蔽层3、铜丝屏蔽层4和外护套5,将两个电缆进行连接时,为恢复铜丝屏蔽层4的连接,一般是采用专用的工具(如液压钳,携带不便,操作时压力过大易造成连接管开裂,压力过小易造成铜丝松动,存在电缆运行过程中此处感应电流发热的隐患),所以操作方式不够简便,再加上连接件作为耗材需要对成本进行控制,因此设计一种便捷的电缆屏蔽层连接构件就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快速恢复电缆金属屏蔽的连接结构,实现了电缆屏蔽层的快捷、可靠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极大地改善了电缆的屏蔽性能。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快速恢复电缆金属屏蔽的连接结构,包括电缆,所述电缆包括电芯和包裹在电芯外部的绝缘层、外半导屏蔽层以及外护套,在外护套和外半导屏蔽层之间设有铜丝屏蔽层,还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安装在两个电缆的铜丝屏蔽层的绞合点;所述连接管上设有条形卡槽,还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条形卡槽卡接并与连接管紧配合,当支撑杆安装在条形卡槽中,连接管膨胀后的内孔直径大于铜丝屏蔽层绞合同心后的外径;当支撑杆未安装在条形卡槽中,连接管的内孔直径小于铜丝屏蔽层绞合同心后的外径。

3、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杆端部还设有通孔用于连接拔出支撑杆的系带。

4、作为优选,还包括涡卷弹簧,所述涡卷弹簧套夹在连接管外壁上。

5、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管可采用非金属材料制成。

6、本技术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快速恢复电缆金属屏蔽的连接结构可有效的解决了现有对电力电缆铜丝恢复连接时,必须借用专业的安装工具做压接式连接的问题,通过直接拔掉支撑杆的方式,可直接使得连接管将铜丝屏蔽层锁紧,完成电电缆金属屏蔽层的连接,从而大大的提高了安装效率。

7、附图说明

8、图1是现有的电缆安装连接方式的示意图;

9、图2是本技术的电缆安装连接方式的示意图;

10、图3是本技术的连接管的装配示意图一;

11、图4是本技术的连接管的装配示意图二;

12、图5是本技术的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速恢复电缆金属屏蔽的连接结构,包括电缆(1),所述电缆(1)包括电芯(2)和包裹在电芯(2)外部的绝缘层(3)、外半导屏蔽层(4)以及外护套(5),在外护套(5)和外半导屏蔽层(4)之间设有铜丝屏蔽层(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管(7),所述连接管(7)安装在两个电缆(1)的铜丝屏蔽层(6)的绞合点(8);所述连接管(7)上设有条形卡槽(9),还包括支撑杆(10),所述支撑杆(10)与条形卡槽(9)卡接并与连接管(7)紧配合,当支撑杆(10)安装在条形卡槽(9)中,连接管(7)膨胀后的内孔直径大于铜丝屏蔽层(6)绞合同心后的外径;当支撑杆(10)未安装在条形卡槽(9)中,连接管(7)的内孔直径小于铜丝屏蔽层(6)绞合同心后的外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恢复电缆金属屏蔽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0)端部还设有通孔(11)用于连接拔出支撑杆(10)的系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恢复电缆金属屏蔽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涡卷弹簧(12),所述涡卷弹簧(12)套夹在连接管(7)外壁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恢复电缆金属屏蔽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7)可采用非金属材料制成。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恢复电缆金属屏蔽的连接结构,包括电缆(1),所述电缆(1)包括电芯(2)和包裹在电芯(2)外部的绝缘层(3)、外半导屏蔽层(4)以及外护套(5),在外护套(5)和外半导屏蔽层(4)之间设有铜丝屏蔽层(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管(7),所述连接管(7)安装在两个电缆(1)的铜丝屏蔽层(6)的绞合点(8);所述连接管(7)上设有条形卡槽(9),还包括支撑杆(10),所述支撑杆(10)与条形卡槽(9)卡接并与连接管(7)紧配合,当支撑杆(10)安装在条形卡槽(9)中,连接管(7)膨胀后的内孔直径大于铜丝屏蔽层(6)绞合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然王维涛范嘉旭
申请(专利权)人:信承瑞常州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