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中空纤维膜床二氧化碳捕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中空纤维膜床二氧化碳捕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873866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8 16:42
中空纤维膜床二氧化碳捕集装置。将二氧化碳吸附剂制成粉状形式,在较细管道中将粉状材料与含碳气体混合形成沸腾上升流体,再在较粗管道或仓体中形成下降悬浮流体,之后粉状材料被吸附在膜丝表面形成固定床,实现三阶段混合吸附。饱和粉料经热脱附塔,获得高浓度二氧化碳。可实现更低成本的碳捕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空纤维膜床二氧化碳捕集装置


技术介绍

1、

2、捕集co2(dac)常用吸附剂或材料主要有液体和固体两种。虽然溶液对co2具有很高的选择性和很快的吸收速率,但其再生温度高达 800℃,会造成了极大能量损耗,且伴随着溶液挥发、设备腐蚀的问题,运行成本高达 94~232usd/t。与液体吸收剂相比,固体多孔材料普遍在较低温度下即可实现完全再生。

3、近十年以来,众多研究者开发了一系列用于 dac 的固体多孔材料,包括沸石、硅基、钙基、氧化铝、炭基吸附剂,mof 材料、多孔树脂、分子筛、炉渣以及这些材料的相互配比和组合,又用各种有机胺对这些多孔材料进行改性,产生了种类繁多的复合材料。

4、上述种种用于二氧化碳捕集的固体多孔材料,通常为蜂窝状、颗粒状形式,排列或堆积在填料塔这样的固定床中工作。

5、常识告诉我们,以活性炭为例,200目的粉状多孔材料,其比表面积比相同重量的蜂巢式材料大10万倍;其内表面积与外比表面积之比(窗口比)大于相同重量的3x4.5mm颗粒状多孔材料6.6万倍,窗口比限制了多孔材料的吸附和脱附速率。也就是说,通常的蜂巢状和颗粒状多孔材料尽管其本身的内比表面积很大,但是这些面积的能力很难有效发挥。

6、虽然粉状多孔材料性能远优于蜂巢和颗粒状,但是,用在沸腾床时,粉状材料难以拦截,用在固定床时,堆积厚度积妨碍了粉状材料与气体的直接接触,同样难以发挥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上述困难,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是,将粉状多孔吸附材料用负压气体吸附,均匀摊薄在很大比表面积的中空纤维膜膜丝表面上,形成临时的固定床,二氧化碳的在穿过粉状多孔吸附材料构成的固定床时被吸附捕集,这就充分发挥粉状材料巨大比表面积的长处,也充分发挥中空纤维膜比表面积很大这两个优势,获得更大的吸附效率。当吸附材料接近饱和时,用反向空气从膜丝内部反吹,将乏料从固定床上吹走,再次附上新的粉状多孔吸附材料,实现了床的更新。将反吹脱落的乏材料,送往热脱附塔,脱除所吸附的二氧化碳后,吸附材料再次返回固定床。脱除下来的高浓度二氧化碳被送至纯化、压缩保存、待用。

2、根据这个原理,本专利技术的结构是:

3、中空纤维膜床二氧化碳捕集装置,包括含碳烟气进口1、粉料输送器2、高速气流混合管3、粉料悬浮混合吸附仓4、脱附塔5、吸附材料仓6、中空纤维膜膜丝仓7、乏材料卸料阀8、带有反吹系统的上仓9、高浓度二氧化碳出口10,其特征在于,吸附材料仓6的出口与高速气流混合管3连接;粉料输送器2的进口段与粉料悬浮混合吸附仓4的底部连接,出口与高速气流混合管3连接;从吸附材料仓6和粉料输送器2送来的粉状吸附材料被含碳烟气鼓动,在高速气流混合管3中形成沸腾流体结构、在粉料悬浮混合吸附仓4中形成悬浮下降流体结构、所含吸附材料在所述中空纤维膜表面形成粉饼式固定床结构,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吸附反应;脱附塔5的进料口通过粉料输送装置和管道与乏材料卸料阀8连接、其出料口通过粉料输送装置与吸附材料仓6的进料口连接。

4、所述吸附材料是吸附二氧化碳的粉状多孔材料,其具体性质是硅基、铝基、钙基、炭基、mof 材料、多孔树脂、粉煤灰、分子筛、沸石材料以及上述材料的混合,特别是用有机胺对这些材料复合改性制成粉状吸附材料。所述材料的粒径0.5---100um。

5、含二氧化碳烟气进入高速气流混合管3之后,与从吸附材料仓6和粉料输送器2两个方面送来的粉状吸附材料相遇,由于所述混合管3的直径比较细,风速较高,使粉料进入沸腾状态,形成了一个沸腾流体结构,烟气与粉状吸附材料充分密切结合。沸腾流体结构向上流动,当进入粉料悬浮混合吸附仓4之后,由于吸附仓4的体积骤然增大,风速突然降低,粉状吸附材料与烟气又形成了形成悬浮下降流体结构,烟气与粉状吸附材料进一步密切结合;当流体进入中空纤维膜膜丝仓7之后,受负压作用,悬浮的粉状吸附材料被吸附在膜丝表面,形成了粉饼式固定床结构,烟气只有通过床层才能进入膜丝的管程,这也是一个吸附反应的过程。

6、脱除了二氧化碳的干净空气经上仓9的出口排出。当床层逐渐增厚,风阻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反吹系统工作,将部分粉状吸附材料吹落。落下如仓底的材料被粉料输送器2再次送入混合管3,进入又一次循环。吸附材料接近饱和时,打开乏材料卸料阀8,将乏材料送入脱附塔5。脱附塔5是一个100---300摄氏度的高温处理装置,将二氧化碳与吸附材料分离开来,分离出的高浓度二氧化碳被送去作进一步纯化、压缩、储存处理。分离出的吸附材料被送入吸附材料仓6,以便再次使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中空纤维膜床二氧化碳捕集装置,包括含碳烟气进口1、粉料输送器2、高速气流混合管3、粉料悬浮混合吸附仓4、脱附塔5、吸附材料仓6、中空纤维膜膜丝仓7、乏材料卸料阀8、带有反吹系统的上仓9、高浓度二氧化碳出口10,其特征在于,吸附材料仓6的出口与高速气流混合管3连接;粉料输送器2的进口段与粉料悬浮混合吸附仓4的底部连接,出口与高速气流混合管3连接;从吸附材料仓6和粉料输送器2送来的粉状吸附材料被含碳烟气鼓动,在高速气流混合管3中形成沸腾流体结构、在粉料悬浮混合吸附仓4中形成悬浮下降流体结构、所含吸附材料在所述中空纤维膜表面形成粉饼式固定床结构,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吸附反应;脱附塔5的进料口通过粉料输送装置和管道与乏材料卸料阀8连接、其出料口通过粉料输送装置与吸附材料仓6的进料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空纤维膜床二氧化碳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材料是吸附二氧化碳的粉状多孔材料,其具体性质是硅基、铝基、钙基、炭基、MOF 材料、多孔树脂、粉煤灰、分子筛、微胶囊材料、沸石材料以及上述材料的混合,特别是用有机胺对这些材料复合改性制成粉状吸附材料。所述材料的粒径为0.5---100um。

...

【技术特征摘要】

1.中空纤维膜床二氧化碳捕集装置,包括含碳烟气进口1、粉料输送器2、高速气流混合管3、粉料悬浮混合吸附仓4、脱附塔5、吸附材料仓6、中空纤维膜膜丝仓7、乏材料卸料阀8、带有反吹系统的上仓9、高浓度二氧化碳出口10,其特征在于,吸附材料仓6的出口与高速气流混合管3连接;粉料输送器2的进口段与粉料悬浮混合吸附仓4的底部连接,出口与高速气流混合管3连接;从吸附材料仓6和粉料输送器2送来的粉状吸附材料被含碳烟气鼓动,在高速气流混合管3中形成沸腾流体结构、在粉料悬浮混合吸附仓4中形成悬浮下降流体结构、所含吸附材料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绍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风和洁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