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引线型电子元器件全自动切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87360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8 16: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子元器件加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引线型电子元器件全自动切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传输机构,所述传输机构还包括有设备底座,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引线二极管分为主体与引线两个位置,在引线二极管从矫正管向下滑动时,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主体朝下滑动时,主体直接穿过矫正槽,并撞击到支撑板的内壁,此时,引线也从分类槽处穿过,使得引线二极管掉落在传输带上;另一方面在引线朝下滑动时,引线先穿过矫正槽,此时主体卡在矫正槽顶部,但随着引线受底部传输带的移动,主体产生倾斜,直至主体翘起角度过大,无法支撑平衡,掉落至传输带上,实现引线二极管的自行调节方向,实现引线二极管的自动化供给,方便后续切脚工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元器件加工设备,具体为一种引线型电子元器件全自动切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引线型电子元器件是一类具有引线或引脚的电子组件,它们通过这些引线与电路板或其他连接器相连,这些引线可以用来固定元器件,并将其与其他电子元件或电路板进行物理和电气连接,一些常见的引线型电子元器件包括:引线二极管,二极管是一种电子器件,通常用于电路中控制电流的方向。它有两个引线,一个是正极,一个是负极,引线二极管在电子产品的设计和制造中广泛应用,引线二极管通常用于电源、整流、保护和开关等电路中。例如,在电源电路中,引线二极管通常用于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以满足电子设备对直流电的需求。在开关电路中,引线二极管通常用于保护开关管免受电压峰值的影响,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

2、然而引线二极管在加工前,所面对的最大问题是,需要人工调节二极管的方向,确保切刀位置能准确的落在引线位置,但是通过人工调节效率低,耗费时间较长,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下列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引线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引线型电子元器件全自动切脚装置,包括传输机构(1),所述传输机构(1)还包括有设备底座(101),所述设备底座(1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支架(102),所述设备底座(1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0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线型电子元器件全自动切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机构(1)还包括固定连接在固定板(103)顶部的支撑板(104),所述支撑板(104)的内壁处转动连接有转动柱(105),所述转动柱(105)的外壁处套设有传输带(10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引线型电子元器件全自动切脚装置,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线型电子元器件全自动切脚装置,包括传输机构(1),所述传输机构(1)还包括有设备底座(101),所述设备底座(1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支架(102),所述设备底座(1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0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线型电子元器件全自动切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机构(1)还包括固定连接在固定板(103)顶部的支撑板(104),所述支撑板(104)的内壁处转动连接有转动柱(105),所述转动柱(105)的外壁处套设有传输带(10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引线型电子元器件全自动切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机构(1)还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撑板(104)侧壁处的动力马达(107),所述动力马达(107)的侧壁与转动柱(105)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103)的顶部开设有杂物槽(108),所述固定板(103)的底部滑动连接有残渣收集板(109),所述固定板(10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滤网(110),所述固定板(10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成品收纳盒(111),所述固定支架(102)的内壁处固定连接有限制板(1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引线型电子元器件全自动切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矫正机构(2)还包括放置在矫正管(202)的内壁处的主体(204),所述主体(204)的侧壁处固定连接有引线(205),所述橡胶管(2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加锋周军君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富瑞祥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