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零重力零靠墙的沙发铁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6203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1 16:01
本技术涉及智能家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零重力零靠墙的沙发铁架,其包括固定座、扶手架、搁脚组件、背靠组件、设置于扶手架上的限位槽、设置于固定座上的驱动组件及分别与固定座、搁脚组件、扶手架和背靠组件铰接的联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带动联动组件相对于固定座、搁脚组件、扶手架或/和背靠组件转动,以带动扶手架、背靠组件和搁脚组件移动、展开或折叠。通过限位件与限位槽的限制,使得第五搁脚杆不易相对于扶手架摇晃,扶手架与第五搁脚杆的铰接处的应力均衡,提高扶手架与第五搁脚杆的实用寿命;搁脚组件的展开方便且稳定,搁脚组件采用多个搁脚杆铰接的方式,使得搁脚组件展开时的长度相应地增长,提高搁脚时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智能家具,尤其是指一种零重力零靠墙的沙发铁架


技术介绍

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中功能性沙发和座椅越来越常见。随着功能性沙发的广泛应用,对于沙发座椅的舒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功能性座椅一般都安装有机械伸展装置,使座椅可以在坐姿、休闲姿、躺姿的位置间调节。

2、在专利申请号为cn202221656077.0、专利申请名称为一种零重力零靠墙的座椅架的专利中公开了底座、座椅侧板组件、联动组件一、脚踏组件、设置于底座上的驱动机构、联动组件二、背靠组件及与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的驱动杆一,所述驱动杆一的一端依次贯穿座椅侧板组件和联动组件一的一端,所述驱动杆一与座椅侧板组件转动连接,所述脚踏组件分别与联动组件一的另一端和座椅侧板组件铰接。此专利申请中的结构复杂,脚踏组件的结构不够紧凑,占用空间较大,脚踏组件与座椅侧板组件的连接处容易出现晃动,降低了本技术的使用寿命。因此,缺陷十分明显,亟需提供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零重力零靠墙的沙发铁架。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零重力零靠墙的沙发铁架,其包括固定座、扶手架、搁脚组件、背靠组件、设置于扶手架上的限位槽、设置于固定座上的驱动组件及分别与固定座、搁脚组件、扶手架和背靠组件铰接的联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带动联动组件相对于固定座、搁脚组件、扶手架或/和背靠组件转动,以带动扶手架、背靠组件和搁脚组件移动、展开或折叠;所述搁脚组件包括第一搁脚杆、第二搁脚杆、第三搁脚杆、第四搁脚杆、第五搁脚杆、第六搁脚杆、第七搁脚杆、第八搁脚杆、第九搁脚杆、搁脚件及设置于第五搁脚杆上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能容置于限位槽内;所述第一搁脚杆的一端与扶手架铰接,所述第一搁脚杆的中部与第六搁脚杆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一搁脚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搁脚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搁脚杆的中部与第七搁脚杆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二搁脚杆的另一端与第三搁脚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三搁脚杆的中部与第八搁脚杆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三搁脚杆的另一端与第四搁脚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四搁脚杆的另一端与第九搁脚杆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九搁脚杆的一端与搁脚件铰接,所述第九搁脚杆的另一端与第八搁脚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八搁脚杆的另一端与第七搁脚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七搁脚杆的另一端与第六搁脚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六搁脚杆的另一端与第五搁脚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五搁脚杆的另一端分别与联动组件和扶手架铰接。

4、进一步地,所述第六搁脚杆上设置有凹陷部,所述第七搁脚杆上设置有卡接件,所述卡接件能与凹陷部的内壁抵触。

5、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于固定座上的驱动器、与驱动组件的输出端铰接的第一驱动杆及中部与第一驱动杆连接的第二驱动杆,所述第二驱动杆的一端转动地贯穿扶手架后与联动组件铰接。

6、进一步地,所述联动组件包括第一连动杆、第二连动杆及分别与固定座、扶手架和背靠组件铰接的联动结构,所述第二驱动杆转动地贯穿扶手架后与第一连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动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动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连动杆的另一端与第五搁脚杆铰接。

7、进一步地,所述联动结构还包括第三连动杆、第四连动杆、第五连动杆、第六连动杆、第七连动杆、第八连动杆及第九连动杆,所述第三连动杆的一端与固定座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三连动杆的另一端与第八连动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八连动杆的中部与第九连动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八连动杆的另一端与扶手架铰接,所述第九连动杆的另一端与背靠组件铰接,所述第三连动杆的中部与第五连动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五连动杆的另一端与第六连动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六连动杆的中部与扶手架铰接,所述第六连动杆的另一端与第七连动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七连动杆的另一端与第五搁脚杆铰接;所述第四连动杆的一端与固定座的另一端铰接,所述背靠组件还与扶手架和第四连动杆的另一端铰接。

8、进一步地,所述背靠组件包括第一背靠杆、支撑件、第二背靠杆及三角背靠件,所述第一背靠杆的一端与扶手架铰接,所述第一背靠杆的另一端与支撑件一端铰接,所述支撑件的另一端与第二背靠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背靠杆的另一端与三角背靠件的一底角铰接,所述三角背靠件的另一底角与第九连动杆的一端铰接,所述三角背靠件的顶角与第四连动杆铰接。

9、进一步地,所述背靠组件还包括两端分别与扶手架和第二背靠杆的中部铰接的第三背靠杆。

10、进一步地,所述零重力零靠墙的沙发铁架还包括设置于扶手架上的l形支架。

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坐姿状态下,通过限位件与限位槽的限制,使得第五搁脚杆不易相对于扶手架摇晃,扶手架与第五搁脚杆的铰接处的应力均衡,提高扶手架与第五搁脚杆的实用寿命;搁脚组件的展开方便且稳定,搁脚组件采用多个搁脚杆铰接的方式,使得搁脚组件展开时的长度相应地增长,提高搁脚时的舒适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零重力零靠墙的沙发铁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扶手架、搁脚组件、背靠组件、设置于扶手架上的限位槽、设置于固定座上的驱动组件及分别与固定座、搁脚组件、扶手架和背靠组件铰接的联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带动联动组件相对于固定座、搁脚组件、扶手架或/和背靠组件转动,以带动扶手架、背靠组件和搁脚组件移动、展开或折叠;所述搁脚组件包括第一搁脚杆、第二搁脚杆、第三搁脚杆、第四搁脚杆、第五搁脚杆、第六搁脚杆、第七搁脚杆、第八搁脚杆、第九搁脚杆、搁脚件及设置于第五搁脚杆上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能容置于限位槽内;所述第一搁脚杆的一端与扶手架铰接,所述第一搁脚杆的中部与第六搁脚杆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一搁脚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搁脚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搁脚杆的中部与第七搁脚杆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二搁脚杆的另一端与第三搁脚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三搁脚杆的中部与第八搁脚杆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三搁脚杆的另一端与第四搁脚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四搁脚杆的另一端与第九搁脚杆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九搁脚杆的一端与搁脚件铰接,所述第九搁脚杆的另一端与第八搁脚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八搁脚杆的另一端与第七搁脚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七搁脚杆的另一端与第六搁脚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六搁脚杆的另一端与第五搁脚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五搁脚杆的另一端分别与联动组件和扶手架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重力零靠墙的沙发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搁脚杆上设置有凹陷部,所述第七搁脚杆上设置有卡接件,所述卡接件能与凹陷部的内壁抵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重力零靠墙的沙发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于固定座上的驱动器、与驱动组件的输出端铰接的第一驱动杆及中部与第一驱动杆连接的第二驱动杆,所述第二驱动杆的一端转动地贯穿扶手架后与联动组件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零重力零靠墙的沙发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组件包括第一连动杆、第二连动杆及分别与固定座、扶手架和背靠组件铰接的联动结构,所述第二驱动杆转动地贯穿扶手架后与第一连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动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动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连动杆的另一端与第五搁脚杆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零重力零靠墙的沙发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结构还包括第三连动杆、第四连动杆、第五连动杆、第六连动杆、第七连动杆、第八连动杆及第九连动杆,所述第三连动杆的一端与固定座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三连动杆的另一端与第八连动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八连动杆的中部与第九连动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八连动杆的另一端与扶手架铰接,所述第九连动杆的另一端与背靠组件铰接,所述第三连动杆的中部与第五连动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五连动杆的另一端与第六连动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六连动杆的中部与扶手架铰接,所述第六连动杆的另一端与第七连动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七连动杆的另一端与第五搁脚杆铰接;所述第四连动杆的一端与固定座的另一端铰接,所述背靠组件还与扶手架和第四连动杆的另一端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零重力零靠墙的沙发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靠组件包括第一背靠杆、支撑件、第二背靠杆及三角背靠件,所述第一背靠杆的一端与扶手架铰接,所述第一背靠杆的另一端与支撑件一端铰接,所述支撑件的另一端与第二背靠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背靠杆的另一端与三角背靠件的一底角铰接,所述三角背靠件的另一底角与第九连动杆的一端铰接,所述三角背靠件的顶角与第四连动杆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零重力零靠墙的沙发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靠组件还包括两端分别与扶手架和第二背靠杆的中部铰接的第三背靠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重力零靠墙的沙发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零重力零靠墙的沙发铁架还包括设置于扶手架上的L形支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零重力零靠墙的沙发铁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扶手架、搁脚组件、背靠组件、设置于扶手架上的限位槽、设置于固定座上的驱动组件及分别与固定座、搁脚组件、扶手架和背靠组件铰接的联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带动联动组件相对于固定座、搁脚组件、扶手架或/和背靠组件转动,以带动扶手架、背靠组件和搁脚组件移动、展开或折叠;所述搁脚组件包括第一搁脚杆、第二搁脚杆、第三搁脚杆、第四搁脚杆、第五搁脚杆、第六搁脚杆、第七搁脚杆、第八搁脚杆、第九搁脚杆、搁脚件及设置于第五搁脚杆上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能容置于限位槽内;所述第一搁脚杆的一端与扶手架铰接,所述第一搁脚杆的中部与第六搁脚杆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一搁脚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搁脚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搁脚杆的中部与第七搁脚杆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二搁脚杆的另一端与第三搁脚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三搁脚杆的中部与第八搁脚杆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三搁脚杆的另一端与第四搁脚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四搁脚杆的另一端与第九搁脚杆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九搁脚杆的一端与搁脚件铰接,所述第九搁脚杆的另一端与第八搁脚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八搁脚杆的另一端与第七搁脚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七搁脚杆的另一端与第六搁脚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六搁脚杆的另一端与第五搁脚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五搁脚杆的另一端分别与联动组件和扶手架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重力零靠墙的沙发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搁脚杆上设置有凹陷部,所述第七搁脚杆上设置有卡接件,所述卡接件能与凹陷部的内壁抵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重力零靠墙的沙发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于固定座上的驱动器、与驱动组件的输出端铰接的第一驱动杆及中部与第一驱动杆连接的第二驱动杆,所述第二驱动杆的一端转动地贯穿扶手架后与联动组件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零重力零靠墙的沙发铁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长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瑞豪家具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