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0588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座椅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电动座椅,其包括座椅本体、驱动机构、椅背机构和脚托机构,椅背机构设置在座椅本体的一端,椅背机构与座椅本体铰接,驱动机构设置在座椅本体的底端,驱动机构与座椅本体铰接,脚托机构包括横杆、两个连杆组和两个传动杆,两个传动杆与两个连杆组一一对应设置,传动杆的一端与连杆组铰接,两个传动杆远离连杆组的一端分别与椅背机构两端的内壁铰接,用户在座椅本体上躺下时,托举板可以托举用户的脚部,使用户躺下时更为舒适,提高使用体验,仅使用一个驱动机构驱动连杆组伸缩和椅背机构转动,配件数量减少,减小座椅的重力,节约制造成本。节约制造成本。节约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座椅


[0001]本技术涉及座椅
,尤其是指一种电动座椅。

技术介绍

[0002]座椅是一种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坐具,为了方便休息,市面上出现了一种可调节椅背和椅腿倾仰角度的座椅,调节椅背和椅腿倾仰角度,使得用户能够半躺卧在座椅上进行休息。但是目前市面上大多数的座椅采用双电机或气缸分别驱动椅脚和椅腿,配件数量较多,座椅重量较重,制造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座椅。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电动座椅,其包括座椅本体、驱动机构、椅背机构和脚托机构,椅背机构设置在座椅本体的一端,椅背机构与座椅本体铰接,驱动机构设置在座椅本体的底端,驱动机构的固定端与座椅本体铰接,脚托机构包括横杆、两个连杆组和两个传动杆,横杆与驱动机构的移动端铰接,两个连杆组分别设置在横杆长度方向的两端,两个连杆组分别与座椅本体铰接,两个传动杆与两个连杆组一一对应设置,传动杆的一端与连杆组铰接,两个传动杆远离连杆组的一端分别与椅背机构两端的内壁铰接;连杆组包括第一前端杆、第二前端杆、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第四连接杆、第五连接杆、第一托举杆和第二托举杆,第一前端杆呈钝角状,第一前端杆的一端与座椅本体铰接,第一前端杆的转角位置与传动杆远离椅背机构的一端铰接,第一前端杆远离座椅本体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杆的一端铰接,第一连接杆远离第一前端杆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杆铰接,两个连杆组的第一连接杆的中间位置分别与横杆的两端连接,第二连接杆远离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三连接杆的一端铰接,第三连接杆远离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一托举杆的底部铰接,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均呈钝角形,第二前端杆的一端与座椅本体铰接,第二前端杆的中间位置与第一连接杆的中间位置铰接,第二前端杆远离座椅本体的一端与第四连接杆的一端铰接,第四连接杆的中间位置与第二连接杆的转角位置铰接,第四连接杆远离第二前端杆的一端与第二托举杆的一端铰接,第二托举杆的中部位置与第五连接杆的一端铰接,第五连接杆远离第二托举杆的一端与第三连接杆的转角位置铰接,第二托举杆远离第四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一托举杆的顶部铰接。
[0006]进一步,第一托举杆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一托举部,第二托举杆包括第二连接部、第三连接部和第二托举部,第一连接部的顶部与第二连接部铰接,第一连接部的底端与第三连接杆铰接,第三连接部的一端与第五连接杆铰接,第三连接部远离第五连接杆的一端与第四连接杆铰接。
[0007]进一步,椅背机构的中部突出有两个第一连接件,座椅本体的顶部设置有两个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一一对应设置,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铰接,所述传
动杆远离连杆组的一端与椅背机构的底端铰接。
[0008]进一步,座椅本体底部设置有两个第三连接件,两个第三连接件与驱动机构的固定端对应设置,两个第三连接件分别与驱动机构的固定端两相对外壁铰接,横杆突出有两个第四连接件,两个第四连接件与驱动机构的活动端对应设置,两个第四连接件分别与驱动机构的活动端两相对外壁铰接。
[0009]进一步,座椅本体底部设置有底座,底座包括支撑架、支撑杆和五角爪,支撑架设置在座椅本体的底部,支撑杆设置在支撑架的底部,五角爪设置在支撑杆的底部。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用户在座椅本体上躺下时,托举板可以托举用户的脚部,使用户躺下时更为舒适,提高使用体验,仅使用一个驱动机构驱动连杆组伸缩和椅背机构转动,配件数量减少,减小座椅的重力,节约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隐藏驱动机构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图1中A的放大图。
[0013]图3为本技术处于伸展状态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本技术处于回缩状态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5为本技术中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说明:
[0017]座椅本体
‑‑
1,驱动机构
‑‑
2,椅背机构
‑‑
3,脚托机构
‑‑
4,横杆
‑‑
41,连杆组
‑‑
42,传动杆
‑‑
43,第一前端杆
‑‑
421,第二前端杆
‑‑
422,第一连接杆
‑‑
423,第二连接杆
‑‑
424,第三连接杆
‑‑
425,第四连接杆
‑‑
426,第五连接杆
‑‑
427,第一托举杆
‑‑
428,第二托举杆
‑‑
429,第一连接部
‑‑
4281,第一托举部
‑‑
4282,第二连接部
‑‑
4291,第三连接部
‑‑
4292,第二托举部
‑‑
4293,第一连接件
‑‑
31,第二连接件
‑‑
11,第三连接件
‑‑
12,第四连接件
‑‑
411,支撑架
‑‑
13,支撑杆
‑‑
14,五角爪
‑‑
15。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
[0019]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动座椅,其包括座椅本体1、驱动机构2、椅背机构3和脚托机构4,椅背机构3设置在座椅本体1的一端,椅背机构3与座椅本体1铰接,驱动机构2包括直线电机,驱动机构2设置在座椅本体1的底端,驱动机构2的固定端与座椅本体1铰接,脚托机构4包括横杆41、两个连杆组42和两个传动杆43,横杆41与驱动机构2的移动端铰接,两个连杆组42分别设置在横杆41长度方向的两端,两个连杆组42分别与座椅本体1铰接,两个传动杆43与两个连杆组42一一对应设置,传动杆43的一端与连杆组42铰接,两个传动杆43远离连杆组42的一端分别与椅背机构3两端的内壁铰接。
[0020]在实际使用中,驱动机构2的移动端移动时带动横杆41移动,两个连杆组42跟随横杆41移动进行收缩或伸展,两个连杆组42用于安装托举板,两个连杆组42伸展带动时托举板向前翻起,两个连杆组42收缩时带动托举板回缩复位,两个连杆组42进行伸展时通过两个传动杆43带动椅背机构3向后倾斜,两个连杆组42进行收缩时通过两个传动杆433带动椅
背机构3复位,用户半躺卧在本技术上时,托举板可以托举用户的脚部,使用户躺下时更为舒适,提高使用体验,仅使用一个驱动机构2驱动连杆组42伸缩和椅背机构3转动,配件数量减少,减小座椅的重力,节约制造成本。
[0021]本实施例中,连杆组42包括第一前端杆421、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椅本体、驱动机构、椅背机构和脚托机构,椅背机构设置在座椅本体的一端,椅背机构与座椅本体铰接,驱动机构设置在座椅本体的底端,驱动机构的固定端与座椅本体铰接,脚托机构包括横杆、两个连杆组和两个传动杆,横杆与驱动机构的移动端铰接,两个连杆组分别设置在横杆长度方向的两端,两个连杆组分别与座椅本体铰接,两个传动杆与两个连杆组一一对应设置,传动杆的一端与连杆组铰接,两个传动杆远离连杆组的一端分别与椅背机构两端的内壁铰接;所述连杆组包括第一前端杆、第二前端杆、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第四连接杆、第五连接杆、第一托举杆和第二托举杆,第一前端杆呈钝角状,第一前端杆的一端与座椅本体铰接,第一前端杆的转角位置与传动杆远离椅背机构的一端铰接,第一前端杆远离座椅本体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杆的一端铰接,第一连接杆远离第一前端杆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杆铰接,两个连杆组的第一连接杆的中间位置分别与横杆的两端连接,第二连接杆远离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三连接杆的一端铰接,第三连接杆远离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一托举杆的底部铰接,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均呈钝角形,第二前端杆的一端与座椅本体铰接,第二前端杆的中间位置与第一连接杆的中间位置铰接,第二前端杆远离座椅本体的一端与第四连接杆的一端铰接,第四连接杆的中间位置与第二连接杆的转角位置铰接,第四连接杆远离第二前端杆的一端与第二托举杆的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长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瑞豪家具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