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折流板相变式蓄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855645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1 15:5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螺旋折流板相变式蓄热装置,涉及强化蓄热技术领域。该螺旋折流板相变式蓄热装置,包括撬装式框架和蓄热器,所述蓄热器设置在所述撬装式框架的内部,且所述蓄热器与撬装式框架之间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撬装式框架与蓄热器之间填充有保温材料;所述蓄热器包括蓄热器壳体、连续螺旋折流板、中心套筒、第一蓄热器进出口和第二蓄热器进出口,所述中心套管设置在所述蓄热器壳体中部,所述连续螺旋折流板设置在所述中心套管的外周,所述第一蓄热器进出口与第二蓄热器进出口对称设置在所述蓄热器壳体的两侧。提高整体装置的蓄热能力,实现高效热交换,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并且方便维护和运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一种螺旋折流板相变式蓄热装置,属于强化蓄热领域。


技术介绍

1、蓄热器是工业生产中应用于工业余热回收的一种重要设备,蓄热器蓄热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工业生产的运行效率和综合经济指标,对生产的安全、稳定,长期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

2、相变储能技术是利用相变材料在熔化和凝固时吸收或释放的热量进行热量储存和再利用的技术。相变储能技术可以解决能量在时间、空间和强度上供求不匹配问题,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径。

3、蓄热器通常由相变材料封装和传热流体管道两部分组成。受自然对流效应影响,现有技术的相变蓄热器普遍存在相变“死区”问题,

4、将连续螺旋折流板运用到相变蓄热器中,能有效加强壳程流体扰动,专利文献cn212931120u公开了一种套管式六分螺旋折流板相变蓄热器,由于壳程流体的伪螺旋运动,存在壳程流体流动在中心部位发生短路现象;专利文献cn213748041u公开了一种管程壳程串联相变蓄热器,该装置的右端存在壳程流体冲击严重可能导致振动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螺旋折流板相变式蓄热装置,利于模块化安装,结构稳固,并且提高蓄热能效,有效地提高能源利用率。

2、本技术提供如下方案:

3、一种螺旋折流板相变式蓄热装置,包括撬装式框架和蓄热器,所述蓄热器设置在所述撬装式框架的内部,且所述蓄热器与撬装式框架之间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撬装式框架与蓄热器之间填充有保温材料,具体的,保温材料优选采用导热系数为0.022~0.033w/(m·k)的聚氨酯硬泡体;

4、所述蓄热器包括蓄热器壳体、连续螺旋折流板、中心套筒、第一蓄热器进出口和第二蓄热器进出口,所述中心套管设置在所述蓄热器壳体中部,所述连续螺旋折流板设置在所述中心套管的外周,所述第一蓄热器进出口与第二蓄热器进出口对称设置在所述蓄热器壳体的两侧,具体的,所述连续螺旋折流板表面涂覆有疏水涂层。

5、优选的,所述连续螺旋折流板采用螺旋角为40°的连续螺旋折流板固定在所述蓄热器壳体内。

6、优选的,所述中心套筒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管程,所述管程穿过连续螺旋折流板固定在所述蓄热器壳体的两侧。

7、优选的,所述中心套筒与所述管程内均填充有蓄热材料,可采用高热导率的混合化合物或者采用掺杂高热导率的材料,优选采用分散式封装方式的46#石蜡。

8、优选的,所述第一蓄热器进出口包括位于同一侧的第一流体进口与第一流体出口,所述第二蓄热进出口包括位于同一侧第二流体进口和第二流体出口。

9、优选的,所述第一流体进口与第二流体进口远离所述蓄热器壳体一端穿过所述撬装式框架与外界连通,所述第一流体出口与第二流体出口远离所述蓄热器壳体一端设置在撬装式框架内。

10、优选的,所述第一流体进口和第二流体进口远离所述蓄热器壳体一端,与所述第一流体出口与第二流体出口远离所述蓄热器壳体一端相适配。

11、优选的,所述第一流体进口与第二流体出口位于所述蓄热器壳体的对侧,所述第一流体出口与第二流体进口位于所述蓄热器壳体的对侧。

12、优选的,所述蓄热器为箱体式结构。

13、优选的,所述撬装式结构外侧设置有叉车孔。

14、本申请能产生的有益效果包括但不限于:

15、1.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螺旋折流板相变式蓄热装置,具有采用螺旋角为40°的连续螺旋折流板固定在蓄热器壳体内,可以增加热量传递的路径和接触面积,提高热量传递效率,从而增强蓄热器的蓄热能力,有利于壳程流体形成螺旋流动,增强的换热性能,且能够抑制污垢的积累。

16、2.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螺旋折流板相变式蓄热装置,具有中心套筒与所述管程内均填充有蓄热材料,可以增加装置的蓄热容量,使得装置能够存储更多的热能,并且可以使得热量在装置内部更均匀地分布,避免温度不均匀导致的热量损失。

17、3.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螺旋折流板相变式蓄热装置,具有撬装式框架与蓄热器之间填充保温材料,提高保温性能,撬装式结构外侧设置叉车孔,方便搬运和安装。

18、4.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螺旋折流板相变式蓄热装置,所述第一流体进口和第二流体进口远离所述蓄热器壳体一端,与所述第一流体出口与第二流体出口远离所述蓄热器壳体一端相适配,以便多个蓄热器进行串联或并联,实现快速扩容。可根据相变材料和载热流体的温度区间,进行能量逐级存储,便于蓄放热过程的梯级利用,有效地满足各单位的用能需要,而不增加能源消耗,极大地提高能源利用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螺旋折流板相变式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撬装式框架和蓄热器,所述蓄热器设置在所述撬装式框架的内部,且所述蓄热器与撬装式框架之间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撬装式框架与蓄热器之间填充有保温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折流板相变式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螺旋折流板采用螺旋角为40°的连续螺旋折流板固定在所述蓄热器壳体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折流板相变式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套管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管程,所述管程穿过连续螺旋折流板固定在所述蓄热器壳体的两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螺旋折流板相变式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套管与所述管程内均填充有蓄热材料。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折流板相变式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蓄热器进出口包括位于同一侧的第一流体进口与第一流体出口,所述第二蓄热器进出口包括位于同一侧第二流体进口和第二流体出口。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螺旋折流板相变式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体进口与第二流体进口远离所述蓄热器壳体一端穿过所述撬装式框架与外界连通,所述第一流体出口与第二流体出口远离所述蓄热器壳体一端设置在撬装式框架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螺旋折流板相变式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体进口和第二流体进口远离所述蓄热器壳体一端,与所述第一流体出口与第二流体出口远离所述蓄热器壳体一端相适配。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螺旋折流板相变式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体进口与第二流体出口位于所述蓄热器壳体的对侧,所述第一流体出口与第二流体进口位于所述蓄热器壳体的对侧。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折流板相变式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器为箱体式结构。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折流板相变式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撬装式结构外侧设置有叉车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旋折流板相变式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撬装式框架和蓄热器,所述蓄热器设置在所述撬装式框架的内部,且所述蓄热器与撬装式框架之间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撬装式框架与蓄热器之间填充有保温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折流板相变式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螺旋折流板采用螺旋角为40°的连续螺旋折流板固定在所述蓄热器壳体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折流板相变式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套管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管程,所述管程穿过连续螺旋折流板固定在所述蓄热器壳体的两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螺旋折流板相变式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套管与所述管程内均填充有蓄热材料。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折流板相变式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蓄热器进出口包括位于同一侧的第一流体进口与第一流体出口,所述第二蓄热器进出口包括位于同一侧第二流体进口和第二流体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昊学沙滨滨马士恒程子睿曹伟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京博装备制造安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