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型钢表面全方位抛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852463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1 15:50
一种型钢表面全方位抛光装置,涉及全方位抛光技术领域;包括下支撑座;所述的下支撑座的上方设置有移动板;所述的移动板在远离下支撑座的一侧设置有工作台;所述的工作台与移动板之间通过支柱固定连接,所述的工作台在远离移动板的一侧设置有抛光辊;所述的抛光辊通过固定块与上顶板活动连接;所述的固定块呈对称设置;所述的上顶板移动板和下支撑座之间通过滑柱滑动连接;在使用的时候,将型钢放置在传送带上进行运输到工作台与抛光辊之间的位置,当传感器监测到有工件进入后,将监测信号传递到液压泵;这时液压泵通过液压管控制移动板下方的液压推缸带动移动板向上移动,使得型钢与抛光辊接触,这样通过抛光辊对型钢进行抛光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具体涉及全方位抛光,具体是一种型钢表面全方位抛光装置


技术介绍

1、抛光是指利用机械、化学或电化学的作用,使工件表面粗糙度降低,以获得光亮、平整表面的加工方法。是利用抛光工具和磨料颗粒或其他抛光介质对工件表面进行的修饰加工,抛光不能提高工件的尺寸精度或几何形状精度,而是以得到光滑表面或镜面光泽为目的,有时也用以消除光泽。通常以抛光轮作为抛光工具。抛光轮一般用多层帆布、毛毡或皮革叠制而成,两侧用金属圆板夹紧,其轮缘涂敷由微粉磨料和油脂等均匀混合而成的抛光剂。

2、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2120710752.2公开了一种基于t型钢带生产用抛光装置;包括抛光机箱,所述抛光机箱顶部的后侧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抛光机构,所述抛光机箱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顶部夹块,所述顶部夹块底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侧夹板,所述两侧夹板的底部贯穿抛光机箱并延伸至抛光机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下拉机构。本技术通过设置下拉机构,控制顶部夹块和两侧夹板向下移动,使顶部夹块与工件接触,防止工件翘起,再通过两侧夹板对工件的前侧和后侧接触,防止工件前后移动,从而达到了可以对t型钢带进行全方位固定的效果,解决了现有的基于t型钢带生产用抛光装置不能对t型钢带进行全方位固定的问题。

3、上述专利中的在进行对型钢进行抛光时,通过下拉机构,控制顶部夹块和两侧夹板向下移动,使得夹块与工件接触,防止工件翘起,这样在进行抛光时,被抛下来的废屑到处乱溅,这样在进行高速抛光时,废屑高速飞溅,这样容易对设置周围的人员造成伤害,且在进行抛光时,废屑不能被及时的收集,对后期的打扫清理造成负担;为此,我们提供一种型钢表面全方位抛光装置;可以有效的解决上述专利中存在的技术缺陷,在本新型中,在抛光辊与工作台一侧的位置设置有罩壳,在罩壳内部设置有吸尘装置,罩壳在远离工作台的一端通过负压管与收集箱连接,这样可以有效及时的将在抛光中产生的废屑和飞尘进行收集,防止对抛光设备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型钢表面全方位抛光装置,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在进行对型钢进行抛光时,通过下拉机构,控制顶部夹块和两侧夹板向下移动,使得夹块与工件接触,防止工件翘起,这样在进行抛光时,被抛下来的废屑到处乱溅,这样在进行高速抛光时,废屑高速飞溅,这样容易对设置周围的人员造成伤害,且在进行抛光时,废屑不能被及时的收集,对后期的打扫清理造成负担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型钢表面全方位抛光装置,包括下支撑座;所述的下支撑座的上方设置有移动板;所述的移动板在远离下支撑座的一侧设置有工作台;所述的工作台与移动板之间通过支柱固定连接。

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的工作台在远离移动板的一侧设置有抛光辊;所述的抛光辊通过固定块与上顶板活动连接;所述的固定块呈对称设置;所述的上顶板移动板和下支撑座之间通过滑柱滑动连接。

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的上顶板与移动板上设置的工作台之间的位置设置有罩壳;所述的罩壳通过负压管与收集箱连接。

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的上顶板的一侧通过固定架安装有工控机;所述的工控机与下支撑座一侧设置的液压箱上设置的第一电机通过线管电性连接;所述的液压箱上还设置有液压泵;所述的液压泵通过液压管与移动板下方设置的液压推缸连接。

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的工作台与移动板之间的位置设置有传送带;所述的传送带的两个端位置设置有转轴;其中一个转轴上设置有从动转轮;所述的从动转轮通过连接带与主动转轮连接;所述的主动转轮安装在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的传送带两端的转轴安装在挡板上,所述的转轴与挡板通过轴承活动连接。

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的罩壳通过连接板与上顶板固定连接。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0、1.本技术,在使用的时候,将型钢放置在传送带上进行运输到工作台与抛光辊之间的位置,当传感器监测到有工件进入后,将监测信号传递到液压泵;这时液压泵通过液压管控制移动板下方的液压推缸带动移动板移动,移动板沿着在下支撑座与上顶板上设置的滑柱上下移动,使得型钢与抛光辊接触,这样通过抛光辊对型钢进行抛光处理;

11、2.本技术,在上顶板的一侧设置有工控机;工控机啊与液压箱上设置的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电性连接,在工控机的控制下,实现该抛光装置的自动化处理,这样就减少有人员参与进来,减少对人员造成的伤害;

12、3.本技术,抛光辊安装在上顶板下方的固定板上,通过固定块进行活动连接,在抛光辊转动的过程中实现对型钢的抛光,在工作台与上顶板上设置的固定板之间的位置设置有罩壳;在罩壳内部设置有吸尘装置,罩壳在远离工作台的一端通过负压管与收集箱连接,这样可以有效的将在进行抛光时产生的废屑和飞尘进行收集,防止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型钢表面全方位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支撑座(1);所述的下支撑座(1)的上方设置有移动板(2);所述的移动板(2)在远离下支撑座(1)的一侧设置有工作台(20);所述的工作台(20)与移动板(2)之间通过支柱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型钢表面全方位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顶板(3)与移动板(2)上设置的工作台(20)之间的位置设置有罩壳(14);所述的罩壳(14)通过负压管(15)与收集箱(17)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型钢表面全方位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顶板(3)的一侧通过固定架安装有工控机(4);所述的工控机(4)与下支撑座(1)一侧设置的液压箱(7)上设置的第一电机(6)通过线管(16)电性连接;所述的液压箱(7)上还设置有液压泵(8);所述的液压泵(8)通过液压管(9)与移动板(2)下方设置的液压推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型钢表面全方位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支撑座(1)在上顶板(3)设置有工控机(4)的下方设置有传感器;传感器与液压泵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型钢表面全方位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台(20)与移动板(2)之间的位置设置有传送带(10);所述的传送带(10)的两个端位置设置有转轴;其中一个转轴上设置有从动转轮(11);所述的从动转轮(11)通过连接带(22)与主动转轮(12)连接;所述的主动转轮(12)安装在第二电机(13)的输出轴上;所述的传送带(10)两端的转轴安装在挡板(21)上,所述的转轴与挡板(21)通过轴承活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型钢表面全方位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罩壳(14)通过连接板与上顶板(3)固定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型钢表面全方位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支撑座(1);所述的下支撑座(1)的上方设置有移动板(2);所述的移动板(2)在远离下支撑座(1)的一侧设置有工作台(20);所述的工作台(20)与移动板(2)之间通过支柱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型钢表面全方位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顶板(3)与移动板(2)上设置的工作台(20)之间的位置设置有罩壳(14);所述的罩壳(14)通过负压管(15)与收集箱(17)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型钢表面全方位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顶板(3)的一侧通过固定架安装有工控机(4);所述的工控机(4)与下支撑座(1)一侧设置的液压箱(7)上设置的第一电机(6)通过线管(16)电性连接;所述的液压箱(7)上还设置有液压泵(8);所述的液压泵(8)通过液压管(9)与移动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玉勤魏万贵张春山苏同明陈松
申请(专利权)人:兴化市兆驰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