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邓祚荣专利>正文

一种利用刈敏不育系繁育水稻雄性不育系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847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利用刈敏不育系繁育两系杂交水稻雄性不育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刈敏不育系抽穗开花以后,刈割其母本头稻,使其变雄性不育为雄性可育,结出自交种子。本发明专利技术不受季节、光温条件的限制,变被动机制为人为控制机制,因而较之现有的光温敏雄性不育系繁育法更为简便和先进。(*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繁育两系杂交水稻雄性不育系的方法,特别是一种利用刈敏不育系繁育两系杂交水稻雄性不育系的方法。继三系杂交水稻之后,我国兴起了两系杂交水稻。其雄性不育系的繁育,采用光温敏雄性不育法,即用一种感受光温的不育材料,借助它感受短光、低温,使育性发生变化,结出自交种子用这种方法繁育雄性不育系,由于受光温条件的限制,因而效果不好。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受光温条件限制的利用刈敏不育系繁育两系杂交水稻雄性不育系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利用一种终年性刈敏雄性不育系,当其抽穗开花以后,刈割母本头稻,可使母本稻桩基节和基部长出再生稻植株,此时即完成育性转换,变雄性不育为雄性可育,结出自交种子。本专利技术所利用的刈敏不育系,在我国的南方、北方、长光、短光、高温、低温等条件下都是雄性不育的,而采用其刈割来繁育雄性不育系,则可不受季节、光温等条件的限制,变被动机制为人为控制机制,因而较之现有的光温敏雄性不育系繁育法更为简便和先进。实施例繁育时,先将刈敏雄性不育系种子催芽,于秧田培养成植株,移至大田,加强培育管理,当其抽穗开花时,是雄性不育的,可用于杂交制种,而要得到自交种子,则要在抽穗开花以后刈割母本头稻,过25—30天,再生稻长成,抽穗开花,此时变成雄性可育的,即结出自交种子。具体操作时有两种方法可采用。第一种方法播种——抽穗开花——与恢复系制种——刈割——再生稻结种。可用于双季稻地区。第二种方法播种——抽穗开花——抽穗完毕——刈割——再生稻结种。可用于单季稻地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刈敏不育系繁育两系杂交水稻雄性不育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刈敏不育系抽穗开花以后,刈割其母本头稻,使其变雄性不育为雄性可育,结出自交种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刈敏不育系繁育两系杂交水稻雄性不育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刈敏不育系抽穗开花以后,刈割其母本头稻,使其变雄性不育为雄性可育,结出自交种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祚荣
申请(专利权)人:邓祚荣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