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芦荟鲜叶摆正去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84611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1 15: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芦荟鲜叶摆正去皮装置,包括机架,设于机架上的第一、第二输送机,其特征在于第一输送机两侧对称设有削边刀,削边刀后方设有第一去皮刀,第一输送机末端设有向下弯折的弧形滑道,该弧形滑道弯折端与第二输送机相配接,第二输送机上设有第二去皮刀,削边刀及第二去皮刀前方的机架上设有引导板组,并且机架上还设有与削边刀、第一去皮刀及第二去皮刀相配接的压叶轮组。去皮时不会造成芦荟鲜叶的偏移,不会造成芦荟鲜肉的浪费,并适应不同大小叶片的去除,且效率高,去皮效果佳,实现芦荟鲜叶皮的自动化完全去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去皮装置,特别是一种芦荟鲜叶摆正去皮装置,属于机械设计制造。


技术介绍

1、芦荟是一种常见的多肉植物,具有广泛的药用和经济价值。其叶肉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和活性物质,如多糖、黄酮类化合物、氨基酸、维生素等,被广泛应用于保健品、化妆品、食品和药物等领域。芦荟鲜叶在采摘下来后要经过清洗、筛选、去皮等初加工之后,才能进行叶肉精加工。现有芦荟鲜叶的去皮工作主要通过人工方式和机械方式来完成。人工方式需要工人手持切刀逐一削去芦荟表皮,整个过程不仅费时费力、效率低下,而且对工人技术要求较高,一旦疏忽将会给工人带来不必要的损伤。机械方式虽然去皮效率较高,但也存在设备结构复杂、后期维护不便,以及切削厚度大带来的叶肉大量浪费的问题。

2、另外,芦荟鲜叶片在进入去皮机去皮前,为确保叶片与去皮机内的刀片角度符合要求,需要工人手动将芦荟鲜叶在输送带上摆正,否则就会出现叶片表皮去除不干净,甚至切面过大造成叶肉大量浪费的问题。而且去皮后的芦荟叶肉需要手动翻转,才能进入下一去皮工序,进一步降低芦荟的生产效率。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加以改进。p>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芦荟鲜叶摆正去皮装置,包括机架,设于机架上的第一、第二输送机,其特征在于第一输送机两侧对称设有削边刀,削边刀后方设有第一去皮刀,第一输送机末端设有向下弯折的弧形滑道,该弧形滑道弯折端与第二输送机相配接,第二输送机上设有第二去皮刀,削边刀及第二去皮刀前方的机架上设有引导板组,并且机架上还设有与削边刀、第一去皮刀及第二去皮刀相配接的压叶轮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芦荟鲜叶摆正去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削边刀包括由上、下水平板及竖直侧板围成的前端圆弧、后端平的马蹄形壳体,且马蹄形壳体前端圆弧位于第一输送机输送面中心部位、后端位于第一输送机输送面外侧且为敞口,在马蹄形壳体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芦荟鲜叶摆正去皮装置,包括机架,设于机架上的第一、第二输送机,其特征在于第一输送机两侧对称设有削边刀,削边刀后方设有第一去皮刀,第一输送机末端设有向下弯折的弧形滑道,该弧形滑道弯折端与第二输送机相配接,第二输送机上设有第二去皮刀,削边刀及第二去皮刀前方的机架上设有引导板组,并且机架上还设有与削边刀、第一去皮刀及第二去皮刀相配接的压叶轮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芦荟鲜叶摆正去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削边刀包括由上、下水平板及竖直侧板围成的前端圆弧、后端平的马蹄形壳体,且马蹄形壳体前端圆弧位于第一输送机输送面中心部位、后端位于第一输送机输送面外侧且为敞口,在马蹄形壳体前端圆弧上设有竖直刀片,该竖直刀片的刃口朝向前行的芦荟鲜叶侧边并向输送面中心倾斜,且在倾斜的刃口与马蹄形壳体前端圆弧之间开设有边刺入口,并在马蹄形壳体与输送机之间设有垫板,该垫板为倒置的弧形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芦荟鲜叶摆正去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削边刀对称设置两个,每一个削边刀设于输送机两侧的机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芦荟鲜叶摆正去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削边刀的马蹄形壳体底部与u形摆杆一端相连接,u形摆杆另一端向外弯折延伸后与设于机架上的转轴相连接,u形摆杆旁侧设有l形拉杆,l形拉杆一端与马蹄形壳体底部相连、另一端向外弯折后与拉簧一端相连接,拉簧另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国宽赵巍文罗秉俊杨芳芳陈梦婷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万绿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