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系统及汽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84513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1 15:13
本申请提供一种变速系统及包含所述变速系统的汽车。本申请通过设计主动齿轮在不同转速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啮合于伞形齿轮轴向上不同位置,使得汽车处于低速状态时,输出至车轮的扭矩能够增加,能够很好的适应低速爬坡等工况;汽车处于高速状态时,输出至车轮的扭矩能够较小,能够很好的适应汽车高速行驶的工况。并且,由于本申请的变速系统采用二级减速机构,因而汽车可以采用较小的速比,整车车速随驱动电机转速的增加能够得到更快的提升,进而使得中、高车速工况时,整车加速性和最高车速得到明显提升。通过本申请的变速系统在不增加驱动电机的功率、体积等适应不同的工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动力传动领域,尤其涉及变速系统以及包括该变速系统的汽车。


技术介绍

1、现有电动汽车的驱动方案主要有单电机直接驱动减速器进行驱动,或者采用两个轮边电机驱动减速器进行驱动。该种驱动方案的变速系统减速比为固定速比,往往会存在整车低速爬坡工况扭矩不足或者高速行驶工况车速不足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变速系统及包括所述变速系统的汽车,能够同时兼顾低速爬坡及高速行驶的工况的同时,变速系统能够有较低的成本、体积、重量。

2、本申请提供一种变速系统,该变速系统包括球面副、主动齿轮及伞形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球面副旋转连接,所述主动齿轮可以所述球面副为轴进行任意角度的旋转;所述伞形齿轮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所述主动齿轮带动所述伞形齿轮转动;所述主动齿轮的旋转速度不同时,所述主动齿轮以所述球面副为轴进行旋转,且所述主动齿轮啮合于所述伞形齿轮的轴向方向上的不同位置。

3、其中,所述变速系统还包括驱动电机、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及直齿轮;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固定连接,用于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球面副、主动齿轮及伞形齿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系统还包括驱动电机、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及直齿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伞形齿轮包括轴向方向上相对的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伞形齿轮的直径从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逐渐增加,所述伞形齿轮的齿厚在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方向上逐渐增大,所述伞形齿轮的齿间隙在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方向上逐渐增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伞形齿轮沿轴向截开后的截面的边缘轮廓线为非圆弧状;所述边缘轮廓线与所述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球面副、主动齿轮及伞形齿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系统还包括驱动电机、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及直齿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伞形齿轮包括轴向方向上相对的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伞形齿轮的直径从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逐渐增加,所述伞形齿轮的齿厚在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方向上逐渐增大,所述伞形齿轮的齿间隙在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方向上逐渐增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伞形齿轮沿轴向截开后的截面的边缘轮廓线为非圆弧状;所述边缘轮廓线与所述球面副的球心的距离在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方向上逐渐增大。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系统还包括配重块,所述配重块固定于所述主动齿轮上背离所述伞形齿轮的所述第二端的侧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块靠近所述主动齿轮的边缘设置。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齿轮包括齿轮本体及盖合于所述齿轮本体一侧的端盖,所述齿轮本体包括第一连接孔,所述端盖包括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二连接孔同轴且等径设置,所述第一连接孔的边缘向远离所述端盖的一侧凸起有第一凸环,所述第二连接孔的边缘向远离所述主动齿轮的一侧凸起有第二凸环;所述端盖盖合于所述齿轮本体上时,所述第一凸环与所述第二凸环相扣合形成收容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环远离所述第一连接孔的一端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凸环远离所述第二连接孔的一端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的轴线均与所述主动齿轮的轴线共线;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系统还包括支架,所述第二锥齿轮、所述直齿轮及所述主动齿轮均与所述支架固定;所述支架与所述球面副旋转连接,所述主动齿轮相对所述球面副旋转时带动所述支架转动,所述支架转动带动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直齿轮转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以及连接所述第一部分与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朝晖薛伟光林燕任修阅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