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红茶发酵液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技术_技高网

一种红茶发酵液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0844696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1 15: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红茶发酵液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属于化妆品技术领域。一种红茶发酵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能够在高分子量茶红素培养基生长且菌浓度达到8×105cfu/mL以上的菌株接入MRS液体培养基,37℃厌氧培养36h,得到活化菌液;将1%活化菌液接种至种子液培养基,37℃厌氧培养48h,得到种子液;将1%种子液接种至红茶发酵培养基,37℃厌氧培养72h,得到发酵物;将发酵物过滤除去残渣,滤液进行离心处理,保留上清液,经微滤,得到红茶发酵液。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微生物发酵过程中的代谢活动,部分降解高分子量的茶色素物质,提高皮肤的吸收利用率,从而增强其在化妆品应用时的护肤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妆品,具体涉及一种红茶发酵液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1、茶叶中的酚类物质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在化妆品中使用能发挥抗皱、紧致、提亮等作用。当前的护肤行业,“以茶护肤”的热度居高不下,绿茶、红茶、白茶等茶成分已经被广泛使用。提亮、巨量引擎颁布的《2022美妆成分趋势洞察报告》显示,红茶位列“成分热度榜”第九,超过绿茶等其他茶类。

2、红茶是一种全发酵茶,以茶树新叶为原料,经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一系列工艺过程制成,其外观气味相比鲜叶明显改变。茶叶的发酵过程更准确地说是茶多酚的酶促氧化的过程,使得原有的茶多酚减少90%以上,形成了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等新成分(统称为茶色素类)。

3、红茶中的茶色素占比最大的是茶红素,也是红茶主要的酚类物质。茶红素是一组结构复杂的混合物,由儿茶素、没食子酸之间氧化偶合形成,还能结合多糖、氨基酸、肽、蛋白质等高分子物质,分子量在700-40000da不等(jia xu, yang wei, yi huang, xinchuweng&xinlin wei. (2022) current understanding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on theextraction, structures, and regulation of muscle function of teapigments. 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0:0, 1-23.)。一些研究表明相比低分子的儿茶素类,红茶的茶色素在肠道中的生物利用度较低(kun zhu, jieouyang, jianan huang&zhonghua liu (2021) research progress of black teathearubigins: a review, 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 61:9,1556-1566.)。人体皮肤表面几乎没有分解代谢的能力,因此更难将其红茶的茶色素成分吸收利用。因此,亟需开发一种能提高红茶成分的皮肤吸收利用率的技术手段,增强红茶的护肤功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红茶发酵液的制备方法,通过微生物发酵过程中的代谢活动,部分降解高分子量的茶色素物质,提高皮肤的吸收利用率,从而增强其在化妆品应用时的护肤功效。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红茶发酵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s1、将能够在高分子量茶红素培养基上生长且菌浓度达到8×105cfu/ml以上的菌株接入mrs液体培养基,37℃厌氧培养36h,得到活化菌液;

4、s2、将1%活化菌液接种至种子液培养基,37℃厌氧培养48h,得到种子液;

5、s3、将1%种子液接种至红茶发酵培养基,37℃厌氧培养72h,得到发酵物;

6、s4、将发酵物过滤除去残渣,滤液进行离心处理,保留上清液,经微滤,得到红茶发酵液。

7、可选的,所述高分子量茶红素培养基的组成及含量为:20g/l 高分子量茶红素,2g/l氯化钠,0.3g/l氯化钾,0.3g/l 七水硫酸镁,0.03g/l七水硫酸锰,0.04g/l葡萄糖,0.06g/l酵母提取物,ph6.1-6.3。

8、可选的,所述高分子量茶红素通过如下制备方法获得,具体为:

9、s101、红茶中加入20倍质量的60%乙醇,回流提取,过滤后,滤渣再用60%乙醇再次提取,过滤后合并两次的滤液;

10、s102、滤液进行真空浓缩,除去乙醇;

11、s103、浓缩液离心处理,保留上清液;

12、s104、上清液用50kd的超滤膜系统进行超滤,取透过液;

13、s105、透过液用3kd的超滤膜系统进行超滤,取截留液;

14、s106、用氯仿对截留液进行一次萃取,保留水相;

15、s107、萃取后的水相真空浓缩至膏状,得高分子量茶红素。

16、可选的,所述能够在高分子量茶红素培养基上生长且菌浓度达到8×105cfu/ml以上的菌株包括动物双歧杆菌gdmcc 1.1733、长双歧杆菌cicc 6200和植物乳杆菌cicc21827的至少一种。

17、可选的,所述种子液培养基的组成及含量为:20g/l红茶,4g/l蛋白胨,2g/l酵母提取物,2g/l葡萄糖,2g/l 氯化钠,ph 6.1-6.2。

18、可选的,所述红茶发酵培养基的组成及含量为:50g/l红茶,0.4g/l酵母提取物,0.2g/l蛋白胨,0.4g/l葡萄糖,ph 6.1-6.2。

19、可选的,所述微滤采用0.1μm微滤膜。

2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上述红茶发酵液的制备方法得到的红茶发酵液。

2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红茶发酵液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23、本专利技术配制特定的高分子量茶红素培养基以选择适合红茶发酵的菌株,并利用既能够在该高分子量茶红素培养基上生长且菌浓度达到8×105cfu/ml以上的菌株进行红茶的发酵,从而降低红茶中茶红素等酚类大分子的分子量,在抗氧化活性基本不变的同时,大幅提高活性成分的皮肤渗透率,提高红茶活性成分的生物利用度,使其在化妆品应用时能更容易发挥出抗皱、紧致功效。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红茶发酵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茶发酵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量茶红素培养基的组成及含量为:20g/L 高分子量茶红素,2g/L氯化钠,0.3g/L氯化钾,0.3g/L 七水硫酸镁,0.03g/L七水硫酸锰,0.04g/L葡萄糖,0.06g/L酵母提取物,pH6.1-6.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红茶发酵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量茶红素通过如下制备方法获得,具体为: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红茶发酵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能够在高分子量茶红素培养基上生长且菌浓度达到8×105cfu/mL以上的菌株包括:动物双歧杆菌GDMCC1.1733、长双歧杆菌CICC 6200和植物乳杆菌CICC 21827的至少一种。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红茶发酵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子液培养基的组成及含量为:20g/L红茶,4g/L蛋白胨,2g/L酵母提取物,2g/L葡萄糖,2g/L 氯化钠,pH6.1-6.2。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红茶发酵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红茶发酵培养基的组成及含量为:50g/L红茶,0.4g/L酵母提取物,0.2g/L蛋白胨,0.4g/L葡萄糖,pH 6.1-6.2。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红茶发酵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滤采用0.1μm微滤膜。

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红茶发酵液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红茶发酵液。

9.一种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红茶发酵液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茶发酵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茶发酵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量茶红素培养基的组成及含量为:20g/l 高分子量茶红素,2g/l氯化钠,0.3g/l氯化钾,0.3g/l 七水硫酸镁,0.03g/l七水硫酸锰,0.04g/l葡萄糖,0.06g/l酵母提取物,ph6.1-6.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红茶发酵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量茶红素通过如下制备方法获得,具体为: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红茶发酵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能够在高分子量茶红素培养基上生长且菌浓度达到8×105cfu/ml以上的菌株包括:动物双歧杆菌gdmcc1.1733、长双歧杆菌cicc 6200和植物乳杆菌ci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宏兵曹畅达刘新琳刘永龙林家洪郑雅莉温灼斌李良秋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迪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