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用于对雷达罩进行背光照明的系统和雷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用于对雷达罩进行背光照明的系统和雷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838843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1 15:04
一种用于对雷达罩(1)进行背光照明的系统,所述系统至少包括:‑具有半透明区段(11)和不透明区段(12)的雷达罩(1),对于可见光而言,所述半透明区段是半透明的,所述不透明区段是不透明的;以及‑至少一个可见光光源(2),所述可见光光源布置在雷达罩(1)的后侧并且配置为用于直接照射半透明区段(1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对特别地用于机动车辆的雷达罩进行背光照明的系统和对应的雷达装置。


技术介绍

1、用于环境监测的雷达装置广泛应用于现代机动车辆,特别是在(部分)自动驾驶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中。远程雷达收发器通常在介于76ghz和96ghz之间的频率范围内操作,而短程雷达收发器的频率范围则在24ghz左右。

2、为了保护雷达收发器不受环境和天气的影响,雷达收发器被合适的雷达罩所覆盖,所述雷达罩被设计为盖形罩盖或圆顶形罩盖。为了避免雷达监测受到损害,雷达罩的设计必须尽可能减少所述雷达罩与上述频率范围内的传输的无线电波之间的相互作用。一方面,相互作用包括辐射强度的衰减,这取决于雷达罩的材料和壁厚并且尤其对于金属涂层(例如,由铬制成的装饰性元件)会产生明显的衰减。此外,表面和界面代表临界相互作用中心,所述临界相互作用中心可以导致无线电波在传播方向上的反射或在横向方向上的散射和衍射。上述频率范围内的无线电波的波长约为几毫米,并且为了最小化反射损耗,雷达罩的尺寸通常被设置成使得它们的壁厚基本上对应于无线电波的波长(在介质中)。

3、在机动车辆的前端处,雷达装置被特别地放置在中央并且相关的雷达罩装饰有相应机动车辆制造商的品牌标志。在精细复杂的设计中,雷达罩采用背光照明,以使品牌标志尤为突出。例如,品牌标志可以由雷达罩的半透明区域形成,或者品牌标志在被照射的背景下作为不透明图案突出。

4、例如,de 10 2018 009 270 a1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距离报警雷达的雷达罩元件。在这种情况下,雷达罩元件形成为具有内塑料膜的两部件式零件,其中雷达罩元件的特征在于具有:

5、-由透明塑料制成的可见部件,

6、-具有雷达透明的镀铬外观的塑料膜,其以三维方式形成并且印刷在可见部件和后部部件之间的至少一侧上,以及

7、-由黑色塑料或透明塑料制成的后部部件,所述后部部件具有形成在边缘区域中的至少一个侧向透明光耦合进入表面和/或形成在边缘区域中的另一透明光耦合进入表面。为了光提取,即,对雷达罩元件进行背光照明,规定后部部件设置有设计成用于在可见部件的方向上提取光的表面涂层。因此,后部部件在此用作光导部件,光源将布置在所述后部部件的边缘光耦合表面上。

8、de 10 2018 009 270 a1的雷达罩元件的缺点在于其多件式构造,这导致对应数量的内边界表面潜在地干扰传输的无线电波的传播。此外,在雷达收发器和将布置在雷达罩元件的边缘处的光源的供电线路之间会发生不期望的电磁干扰。光源及其电路板还代表了对布置在雷达罩元件后侧的雷达收发器的视场的侧向约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对雷达罩进行背光照明的系统以及相关雷达装置的替代形式,其使得雷达监测能够以尽可能小的干扰以及在尽可能宽的空间范围上进行。

2、由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1和9所教导的用于对雷达罩进行背光照明的系统和雷达装置来实现该目的。在从属权利要求中限定本专利技术的系统和装置的有利实施例。

3、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技术教导用于对雷达罩进行背光照明的系统至少包括:

4、-具有半透明区段和不透明区段的雷达罩,对于可见光而言,所述半透明区段是半透明的,所述不透明区段是不透明的,以及

5、-至少一个可见光光源,所述可见光光源布置在雷达罩的后侧并且配置为用于直接照射半透明区段。

6、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理念是通过借助于布置成距雷达罩一定距离的一个或优选地数个光源直接照射雷达罩的后侧来淘汰现有技术的雷达罩的光导部件,所述光导部件是因无线电波的反射和/或散射导致雷达功能受损的根源。这样,雷达罩本身可以被简化为具有半透明区段和不透明区段的一件式整体,由此当从雷达罩的前侧观察时,就会形成限定的图案,特别是机动车辆制造商的品牌标志。

7、用于对雷达罩进行背光照明的光源布置在雷达罩的后部处的方便位置中。根据定义,雷达罩的后侧旨在面向雷达收发器,而前侧旨在暴露于环境。期望的背光照明效果因此显示给处于雷达罩前面的观察者。光源布置在距雷达罩的后侧一定距离处,特别地布置在旨在用于雷达收发器的位置的旁边,并且因此布置成用于直接照射雷达罩的后侧,特别地用于直接照射雷达罩的半透明区段。半透明区段包括雷达罩的这样的区段,在背光照明期间传输的光会穿过所述区段。

8、优选地,雷达罩的特征在于具有半透明的雷达罩本体,其中不透明区段的特征在于具有光吸收器件,所述光吸收器件施加在雷达罩本体上和/或集成在雷达罩本体中。雷达罩本体通常被提供为聚碳酸酯或聚碳酸酯-聚乙烯混合物的注塑部件并且其厚度与用于雷达监测的无线电信号的波长相匹配。雷达罩本体的不透明区段由光吸收器件所确定,所述光吸收器件施加到雷达罩本体的表面或例如通过包覆成型而结合在雷达罩本体中。雷达罩的不透明区段不一定由几何上连续的区域形成,而是该术语是指所有不透明(子)区段的总和。这同样适用于半透明区段。

9、例如,光吸收器件的特征在于具有彩色颜料和/或金属涂层,尤其是铟或锗涂层。彩色颜料可以特别地通过物理气相沉积或化学气相沉积的沉积处理被施加作为漆和金属涂层。由于金属涂层具有显著的吸收性,因此它们的层厚度应保持尽可能薄,例如大约在30nm至200nm之间,并且特别地使用铟或锗涂层已被证明对于雷达罩应用是有利的。特别地,为了创建雷达罩的期望的设计外观,还可以存在不同的光吸收器件的组合,例如彩色着色区域和具有金属外观的区域的组合。彩色颜料和/或金属涂层可以特别地施加到雷达罩本体的后表面,所述雷达罩本体的后表面在机动车辆中的预期安装位置中不暴露于环境并且因此不易磨损。

10、在优选实施例中,光吸收器件被施加在载体箔上,所述载体箔被施加在雷达罩本体上和/或集成在雷达罩本体中。使用载体箔能够在生产方面实现特别有效的工艺,即,载体膜印刷有和/或涂覆有期望的图案,然后胶合到半透明的雷达罩本体上或作为插入件在由形成雷达罩本体的材料进行的注塑成型过程中被包覆成型。

11、在特定实施例中,雷达罩本体和/或载体箔的后表面的特征在于对传输的可见光具有漫射效果。载体箔还旨在在雷达罩本体的半透明区段上延伸,使得背光照明由于载体箔的散射效果而为观察者创建特别均质的二维印象。此外,可以通过对雷达罩本体的后表面进行适当处理,特别是通过引入专用粗糙度来产生漫射效果。

12、根据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该系统包括至少一个与光源相关联的光学投影元件,尤其是透镜系统或衍射光学元件。布置在光源处的这种投影光学器件用于雷达罩的半透明区段的专用且有目的的背光照明。特别地,可以通过适当的聚焦来确保较高的光输出。当使用多个光源时,每个单独的光源均优选地被分配其自己的光学投影元件。例如,衍射光学元件适合于将来自单个光源的光束分开,使得雷达罩的不同区段都可以被子光束照射。

13、优选地,雷达罩附接至后罩盖,使得雷达罩和后罩盖包封内部,其中光源布置在该内部中。这种类似壳体的设计为容纳在内侧的部件(特别是光源和相关联的光学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对雷达罩(1)进行背光照明的系统,所述系统至少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雷达罩(1)具有半透明雷达罩本体(10),其中所述不透明区段(12)具有光吸收器件,所述光吸收器件施加在所述雷达罩本体(10)上和/或集成在所述雷达罩本体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吸收器件具有彩色颜料(13)和/或金属涂层(14),特别是铟或锗涂层。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吸收器件施加在载体箔(15)上,所述载体箔施加在所述雷达罩本体(10)上和/或集成在所述雷达罩本体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雷达罩本体(10)和/或所述载体箔(15)的后表面对传输的可见光具有漫射效果。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与所述光源(2)相关联的至少一个光学投影元件(3),特别是透镜系统或衍射光学元件。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雷达罩(1)附接到后罩盖(4),使得所述雷达罩(1)和所述后罩盖(4)包封内部,其中所述光源(2)布置在所述内部中。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半透明区段(11)和所述不透明区段(12)形成限定的图案,特别是代表品牌标志或通用设计诉求的图案。

9.一种雷达装置(100),特别是用于机动车辆的雷达装置,所述雷达装置至少包括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所述的用于对雷达罩(1)进行背光照明的系统以及布置在所述雷达罩(1)的所述后侧的雷达收发器(5),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光源(2)布置在所述雷达收发器(5)的观测场(50)之外,和/或其中所述雷达收发器(5)特别地布置在所述光源(2)的照射范围(20)之外。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雷达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数个光源(2)在侧向上布置在所述雷达收发器(5)周围。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雷达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雷达收发器(5)布置在由所述雷达罩(1)和所述后罩盖(4)包封的所述内部中。

12.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中一项所述的雷达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2)和所述雷达收发器(5)布置在联合印刷电路板(6)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雷达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电路板(6)具有用于所述光源(2)和所述雷达收发器(5)的单独的电路(62,65)。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用于对雷达罩(1)进行背光照明的系统,所述系统至少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雷达罩(1)具有半透明雷达罩本体(10),其中所述不透明区段(12)具有光吸收器件,所述光吸收器件施加在所述雷达罩本体(10)上和/或集成在所述雷达罩本体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吸收器件具有彩色颜料(13)和/或金属涂层(14),特别是铟或锗涂层。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吸收器件施加在载体箔(15)上,所述载体箔施加在所述雷达罩本体(10)上和/或集成在所述雷达罩本体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雷达罩本体(10)和/或所述载体箔(15)的后表面对传输的可见光具有漫射效果。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与所述光源(2)相关联的至少一个光学投影元件(3),特别是透镜系统或衍射光学元件。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雷达罩(1)附接到后罩盖(4),使得所述雷达罩(1)和所述后罩盖(4)包封内部,其中所述光源(2)布置在所述内部中。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N·耶泽尔舍克A·巴耶克斯特勒T·斯塔伊内尔A·特卡维奇A·瓦格纳
申请(专利权)人:黑拉萨图尔努丝斯洛文尼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