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剪力墙竖向装配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83021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1 14: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剪力墙装配连接技术领域,具体地是一种剪力墙竖向装配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上部剪力墙、下部剪力墙和装配式连接装置。其中,上部剪力墙和下部剪力墙通过装配式连接装置进行可拆卸连接;装配式连接组件包括两组凸式预埋组件和一组凹式连接组件,墙体纵向钢筋可与凸式预埋组件焊接,保证预埋件与剪力墙充分连接;凸式预埋组件及剪力墙均采用凸字型截面,使得其与凹式连接组件连接后具备足够的抗剪承载力;凹式连接组件与凸式预埋组件通过高强螺栓连接,使得上下剪力墙连接处发生破坏后易更换;连接完成后,凹式连接组件外部需在现场浇筑混凝土,提高受压承载力,同时对连接处钢板进行二次保护。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节点构造简单,方便施工,节约成本施工、质量有保障等优点,可以很好的解决当前剪力墙竖向连接技术中的不足以及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剪力墙装配式竖向连接,更具体说是一种剪力墙竖向装配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在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的背景下,结合我国人口现状,剪力墙装配式结构无疑是未来住宅建筑的主要形式。其中,剪力墙竖向连接的连接性能对混凝土剪力墙装配结构的整体性、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具有直接的影响。

2、目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常用的竖向连接形式主要有套筒灌浆连接、钢筋焊接连接和约束搭接浆锚连接等。但在实际施工中,套筒成本较高、灌浆质量难以控制、焊接质量不均衡以及因大量留孔导致截面薄弱等问题,上述问题既增大了施工难度,又制约了施工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如何在保证预制剪力墙竖向连接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施工成本,减小施工难度,提高施工效率,仍是剪力墙装配结构推广道路中亟需攻克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剪力墙竖向装配连接技术中的不足以及施工难度大、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剪力墙竖向装配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剪力墙竖向装配连接结构,包括装配式连接装置(1)、上部剪力墙(2)和下部剪力墙(3);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连接装置(1)包含两组凸式预埋组件(4)和一组凹式连接组件(5);所述凸式预埋组件(4)整体为预制结构且分别安装在上部剪力墙(2)和下部剪力墙(3)内,可与墙体中的纵向钢筋(6)焊接连接,增强整体性;所述凹式连接组件(5)同样为预制结构且与凸式预埋组件(4)形状互补,借此增强连接的抗剪性能,两者通过高强螺栓(7)进行可拆卸连接;连接完成后需在凹式连接组件(5)外部支设模板,浇筑混凝土,外包混凝土可以提高连接处受压承载力,为连接处提供抗腐蚀和防火功能;p>

2.根据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剪力墙竖向装配连接结构,包括装配式连接装置(1)、上部剪力墙(2)和下部剪力墙(3);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连接装置(1)包含两组凸式预埋组件(4)和一组凹式连接组件(5);所述凸式预埋组件(4)整体为预制结构且分别安装在上部剪力墙(2)和下部剪力墙(3)内,可与墙体中的纵向钢筋(6)焊接连接,增强整体性;所述凹式连接组件(5)同样为预制结构且与凸式预埋组件(4)形状互补,借此增强连接的抗剪性能,两者通过高强螺栓(7)进行可拆卸连接;连接完成后需在凹式连接组件(5)外部支设模板,浇筑混凝土,外包混凝土可以提高连接处受压承载力,为连接处提供抗腐蚀和防火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剪力墙竖向装配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i型截面钢板(8)通过腹板钢板(13)、上翼缘钢板(14)和下翼缘钢板(15)焊接而成;腹板钢板(13)整体为凸字形平面板,下翼缘钢板(15)为多块钢板焊接拼成,并沿长度方向开设若干螺栓孔(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剪力墙竖向装配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栓钉(9)均匀焊接在腹板钢板(13)两侧,栓钉(9)长度稍短于下翼缘钢板(15),可在上下排栓钉(9)之间布横向钢筋以增强凸式预埋组件(4)与剪力墙连接能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剪力墙竖向装配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强螺杆(10)穿过螺栓孔(16)焊接在i型截面钢板(8)的下翼缘钢板(15)上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剪力墙竖向装配连接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红梅李祥涛朱立猛张春巍刘浩杜岐山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