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透光产品外观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透光产品外观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825382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1 14: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透光产品外观检测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上设置有旋转装置,所述主体上沿所述旋转装置旋转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相机、第二相机、第三相机、第四相机、第五相机、第六相机、第七相机、第八相机和第九相机,还包括控制台,所述控制台与第一相机、第二相机、第三相机、第四相机、第五相机、第六相机、第七相机、第八相机和第九相机电性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透光产品外观检测装置,通过不同颜色的光对透光产品进行检测,并检测透光产品的轮廓度及外观,检测效率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外观检测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透光产品外观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1、具有透光性的产品如玻璃、有机玻璃、透明塑料等通常需要检测其透光性和外观,在大批量生产的过程中检测的质量和检测的效率是生产过程中需要着重考虑的因素,所以通常使用检测装置来进行透光性和外观的检测。

2、现有技术中,如中国公开专利cn 219723753 u公布的一种镜像式光学影像筛选机,利用镜面反射原理,将原有相机拍摄方向从竖向改为水平,有效降低了设备占用空间,减少了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也提高了检测效率。但是对于透光产品来说需要进行不同的光线进行透光检测,现有技术中不能满足检测的要求,且检测的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透光产品外观检测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满足不同的光线进行透光检测的要求,且检测的效率较低的问题。

2、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透光产品外观检测装置,包括:

3、主体,所述主体上设置有旋转装置,所述主体上沿所述旋转装置旋转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相机、第二相机、第三相机、第四相机、第五相机、第六相机、第七相机、第八相机和第九相机,还包括控制台,所述控制台与第一相机、第二相机、第三相机、第四相机、第五相机、第六相机、第七相机、第八相机和第九相机电性连接。

4、优选的,所述旋转装置包括中心轴,旋转台和固定台,所述中心轴竖直设置在主体上,所述中心轴贯穿过旋转台和固定台的中心且固定台在旋转台的上方,所述旋转台与中心轴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台与中心轴固定连接,所述旋转台的直径大于固定台的直径,所述旋转台的外侧设置有若干沿旋转台圆周均布分布的夹具。旋转装置用于固定透光产品,并将透光产品随旋转台转动,依次经过第一相机、第二相机、第三相机、第四相机、第五相机、第六相机、第七相机、第八相机和第九相机进行检测。

5、优选的,所述第一相机、第二相机、第三相机、第四相机、第五相机、第六相机、第七相机、第八相机和第九相机绕旋转台圆周分布且间隔与相邻两个夹具的间隔相同。第一相机、第二相机、第三相机、第四相机、第五相机、第六相机、第七相机、第八相机和第九相机可以同时进行拍摄,并将图像传输到控制台中,控制台判断图像是否合格。

6、进一步优选的,第一相机、第二相机、第三相机、第四相机和第五相机均为平面检测相机,第六相机、第七相机、第八相机和第九相机为3d检测相机。

7、优选的,所述第一相机在夹具的上方,所述第一相机内具有红色光源。

8、优选的,所述第二相机在夹具的下方,所述第二相机内具有红色光源,所述第二相机周围设置有护罩。第一相机通过红色光源在透光产品上方进行照射并拍摄透光产品上方的图像,第二相机通过红色光源在透光产品的下方进行照射并拍摄透光产品下方的图像,透光产品上方的图像和下方的图像传输到控制台中,控制台根据透光产品上方的图像和下方的图像分别进行透光度检测和杂质检测。第一相机和第二相机对透光产品使用红色光源分别进行上下相对的两个方向的透光度检测和杂质检测,保证透光度检测和杂质检测的可靠性。红色光源寿命长,光源稳定,价格低廉,且红色光源的波长更接近第一相机或第二相机灵敏度的峰值,光敏感强度优于其他颜色的光源,所以用红色光源进行杂质检测。由于第一相机和第二相机光的方向相反,位置距离较近的情况下会产生干扰,所以在第二相机周围设置有护罩防止相反的光线产生干扰。

9、优选的,所述第三相机、第四相机和第五相机在夹具的上方,第三相机、第四相机和第五相机内的光源颜色不相同。

10、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三相机、第四相机和第五相机内具有白色光源、绿色光源或橙色光源中的一种。第三相机、第四相机和第五相机用于使用白色、绿色和橙色光源进行透光性检测,根据透光产品的使用需求使用不同颜色的光源进行透光性检测,提升透光产品检测的可靠性。

11、优选的,所述第六相机、第七相机、第八相机和第九相机内部均设置有蓝色光源且下方均设置有三棱镜。通过三棱镜可以改变光源及拍摄图像的方向,得到透光产品侧面的轮廓度。

12、优选的,所述第六相机和第九相机设置在所述夹具靠近中心轴的一端的上方且拍摄的方向相反,所述第七相机和第八相机设置在所述夹具远离中心轴的一端的上方且拍摄的方向相反。通过第六相机、第七相机、第八相机和第九相机可以得到透光产品不同侧面的轮廓度,保证检测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13、优选的,还包括上料装置和第一转移装置,所述上料装置设置在旋转装置的一侧,所述上料装置和旋转装置之间设置有第一转移装置,所述上料装置和第一转移装置与控制台电性连接。

14、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上料装置设置有第一滑道,所述第一滑道上设置有储存板,所述储存板上设置有矩阵排布的放置孔。待检测的透光产品放置在储存板上的放置孔中。

15、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转移装置包括第一三轴运动机构,所述第一三轴运动机构末端设置有第一夹爪。第一夹爪将透光产品从储存板上转移到夹具上。

16、优选的,还包括收集装置,第二转移装置和不良品放置区,所述收集装置和不良品放置区平行设置在旋转装置的一侧,所述不良品放置区与旋转装置之间设置有第二转移装置,所述收集装置,第二转移装置和不良品放置区与控制台电性连接。

17、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收集装置设置有第二滑道,所述第二滑道上设置有储存板,所述储存板上设置有矩阵排布的放置孔。

18、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转移装置包括第二三轴运动机构,所述第二三轴运动机构末端设置有第二夹爪。第二夹爪将透光产品从夹具上转移到储存板上。

19、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不良品放置区包括收集漏斗,传送带,分隔槽和收集箱,所述分隔槽设置在传送带上方,所述收集漏斗设置在传送带一端的上方,所述收集箱设置在传送带另一端的下方,所述分隔槽设置有多个,所述收集漏斗和收集箱内设置有隔板分隔与分隔槽对应。第二夹爪将不良品放置在收集漏斗中,通过传送带收集到收集箱中。

20、有益效果:

21、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透光产品外观检测装置,通过不同颜色的光对透光产品进行检测,并检测透光产品的轮廓度及外观,检测效率较高。

22、2.现有技术中通过相同的光线检测产品,不能保证产品在不同光线条件下产品的透光性检测准确度。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旋转装置沿周设置多个平面检测相机,第一相机配合红色光源,由物体上方,由上至下进行红色光源透光度以及杂质的检测,第二相机同样配合红色光源,由物体下方,由下至上进行拍照检测,两个方向同一光源颜色照射进行透光度重复检验,保证此产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及可靠性,第三相机、第四相机和第五相机分别配合白色光源,绿色光源和橙色光源进行物体内部杂质以及绿光以及橙光的透光度检测,通过不同光源透光度检测方式有效提升了该产品检测的可靠性,同时配合旋转装置可以实现多个相机同时检测,提升检测的效率。

23、3.本专利技术中第六相机、第七相机、第八相机和第九相机为3d检测相机,通过第六相机、第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透光产品外观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上设置有旋转装置,所述主体上沿所述旋转装置旋转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相机、第二相机、第三相机、第四相机、第五相机、第六相机、第七相机、第八相机和第九相机,还包括控制台,所述控制台与第一相机、第二相机、第三相机、第四相机、第五相机、第六相机、第七相机、第八相机和第九相机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光产品外观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装置包括中心轴,旋转台和固定台,所述中心轴竖直设置在主体上,所述中心轴贯穿过旋转台和固定台的中心且固定台在旋转台的上方,所述旋转台与中心轴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台与中心轴固定连接,所述旋转台的直径大于固定台的直径,所述旋转台的外侧设置有若干沿旋转台圆周均布分布的夹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透光产品外观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相机、第二相机、第三相机、第四相机、第五相机、第六相机、第七相机、第八相机和第九相机绕旋转台圆周分布且间隔与相邻两个夹具的间隔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透光产品外观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相机在夹具的上方,所述第一相机内具有红色光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透光产品外观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相机在夹具的下方,所述第二相机内具有红色光源,所述第二相机周围设置有护罩。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透光产品外观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相机、第四相机和第五相机在夹具的上方,所述第三相机、第四相机和第五相机内的光源颜色各不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透光产品外观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相机、第七相机、第八相机和第九相机内部均设置有蓝色光源且下方均设置有三棱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透光产品外观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相机和第九相机设置在所述夹具靠近中心轴的一端的上方且拍摄的方向相反,所述第七相机和第八相机设置在所述夹具远离中心轴的一端的上方且拍摄的方向相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光产品外观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料装置和第一转移装置,所述上料装置设置在旋转装置的一侧,所述上料装置和旋转装置之间设置有第一转移装置,所述上料装置和第一转移装置与控制台电性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光产品外观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收集装置,第二转移装置和不良品放置区,所述收集装置和不良品放置区平行设置在旋转装置的一侧,所述不良品放置区与旋转装置之间设置有第二转移装置,所述收集装置,第二转移装置和不良品放置区与控制台电性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光产品外观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上设置有旋转装置,所述主体上沿所述旋转装置旋转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相机、第二相机、第三相机、第四相机、第五相机、第六相机、第七相机、第八相机和第九相机,还包括控制台,所述控制台与第一相机、第二相机、第三相机、第四相机、第五相机、第六相机、第七相机、第八相机和第九相机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光产品外观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装置包括中心轴,旋转台和固定台,所述中心轴竖直设置在主体上,所述中心轴贯穿过旋转台和固定台的中心且固定台在旋转台的上方,所述旋转台与中心轴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台与中心轴固定连接,所述旋转台的直径大于固定台的直径,所述旋转台的外侧设置有若干沿旋转台圆周均布分布的夹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透光产品外观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相机、第二相机、第三相机、第四相机、第五相机、第六相机、第七相机、第八相机和第九相机绕旋转台圆周分布且间隔与相邻两个夹具的间隔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透光产品外观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相机在夹具的上方,所述第一相机内具有红色光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透光产品外观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相机在夹具的下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拓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三禾美德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