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2431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作台,包括一固定平台,于固定平台底部的前后端分别设有一组对称前横向导槽及一组对称后横向导槽,前述前横向导槽连结有一快拆组;一活动平台,该活动平台包括,一组对称侧平台,侧平台间隔距离大于固定平台的宽度,在对称侧平台之间以两横向导杆连结,该两横向导杆分别套于前述对称前、后横向导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活动平台具有可同步作动位移和可锁固定位的功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固定平台的后端设有一可伸缩位移的后平台,使其具有可增加工作台纵向面积的效果。(*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关于一种工作台
技术介绍
目前与本技术相关的公开技术,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编号为487013、名称为 “木工工作台(追加三)”,该专利公开在一底座设有对称主轨,该对称主轨的两侧端各套有 一调整轨,各调整轨可借由螺锁于主轨对应端的锁固栓迫紧固定或旋松移动;二组固定基 准槽块分别锁固在两侧对称的调整轨;二组活动基准槽块间隔适距在两者底部的前后端以 两导引杆连结,并且设有对称的滑轮组,可架置在两主轨上进行位移;一裁切台底部前后端 设二组对称滑轮组,可直接架置在前述两主轨上滑行,该裁切台在底部前后端设有对称贯 穿孔,可分别提供两导引杆穿置。上述公开结构的两固定基准槽块、裁切台及活动基准槽块等构件,虽然在底部皆 设有对称滑轮组可架置在两主轨上进行滑动位移的效能。但其存在如下不足设于底座两侧的固定基准槽块每次在要位移前,都必须先行旋松拧紧在两调整轨 的对应锁固件,待位移至预定位置后,还要以螺旋方式再一一旋紧,有执行操行上过于繁琐 耗时的缺点。此外,该裁切台和设在裁切台两侧的活动基准槽块直接跨置在主轨上端面构造连 接关系,前述零件虽可在主轨上进行任意滑动位移,相对缺点是完全没有可以点定固定的 功能。再者,设于裁切台两侧的活动基准槽块,同样面临有不能点定锁固的装置,对于大 量加工件需要精准裁切时,是相当不便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工作台,其在一固定平台连结有一 活动平台,该活动平台的两侧平台分别装设在固定平台的两相对外侧边,使活动平台达到 可同步作动位移和可锁固定位的功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第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工作台,其包 括一固定平台,于固定平台底部的前后端分别设有一组对称前横向导槽及一组对称后横 向导槽,前述前横向导槽连结有一快拆组;一活动平台,该活动平台包括,一组对称侧平台, 侧平台间隔距离大于固定平台的宽度,在对称侧平台之间以两横向导杆连结,该两横向导 杆分别套于前述对称前、后横向导槽。其中,该固定平台后端两侧设有对称的纵向导槽,对称纵向导槽内容套有对称纵 向导杆,两纵向导槽一端连结有一后平台。该纵向导杆接近后平台端连结有一后挡块,另一 端则连结有一前挡块,前挡块、后挡块分别止挡在纵向导槽的相对外侧端。该前横向导槽底 部设有一贯穿矩形孔,该矩形孔两侧延伸设有对称弹性夹片,在两弹性夹片间连接有一能 调整前横向导槽的径宽大小变化的快拆组。该固定平台于其中央设有矩形槽,该矩形槽底部设有装设割切机具的穿孔。该活动平台在所述对称侧平台的前端连结有一前框架,该前 框架上端面沿长边方向设有测量刻度。本技术所采取的第二种技术方案是一种工作台,其包括一固定平台,于固 定平台底部前后端分别设有一组对称前横向导槽、一组对称后横向导槽,以及二组对称纵 向导槽,其中该组前横向导槽连结有一快拆组;一活动平台,该活动平台包括,一组对称侧 平台,侧平台间隔距离大于固定平台的宽度,在侧平台之间以两横向导杆连结,该两横向导 杆分别套于前述对称前、后横向导槽内;一后平台,后平台前端两侧设有对称的纵向导杆, 两纵向导杆套设于前述纵向导槽。其中,该活动平台在对称侧平台的前端连结有一前框架,该前框架上端面沿长边 方向设有测量刻度。本技术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在一固定平台连结有一活动平台,该活动平台的两侧平台分别装设 在固定平台的两相对外侧边,具有可同步作动位移和可锁固定位的功效。2.本技术在固定平台的后端设有一可伸缩位移的后平台,使其具有可增加工 作台纵向面积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较佳实施例仰视组合图。图2为图1局部放大图一。图3为图1局部放大图二。图4为本技术结构较佳实施例俯视组合图。图5为本技术结构较佳实施例固定平台仰视分解图。图6为图5局部放大图一。图7为图5局部放大图二。图8为本技术结构较佳实施例活动平台仰视分解图。图9为图8组合图。图10为本技术结构较佳实施例活动平台连结前框架局部示意图。图11为图8局部放大图一。图12为图8局部放大图二。图13为图8组合图。图14为本技术结构较佳实施例后平台分解图。图15为本技术结构较佳实施例仰视组合图。图16为图14的A-A剖视图。图17为图14的B-B剖视图。图18为图14的C-C剖视图。图19为图14的D-D剖视图。图中标号说明固定平台一10 前螺孔----101后螺孔一一102矩形槽——11 穿孔------111前横向导槽-12前翼片一一121弹性夹片一124后翼片一一131底框架——141螺杆-------15销轴------162侧平台-----21前压板-----23圆孔------233螺丝-------25卡槽------262螺杆------271横贯孔——301后纵孔——312前挡块-----33说明前锁孔122 贯通孔——125 后锁孔132侧板------142快拆组——16螺帽------163螺孔------211通孔------231后压板-----24前框架-----26侧剖沟——263螺帽------272纵向导杆一31 后挡块-----32书3/4页矩形孔——123 后横向导槽-13 纵向导槽-—14-143通孔一_拉杆------161活动平台20 横向导杆一22弯板------232通孔------241测量刻度-261 锁合组件组-27后平台-----30前纵孔——311 卡柱------32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及
技术实现思路
,将配合图式说明如下。首先,请配合参阅图1-图19所示,为本技术一种工作台结构较佳实施例,其 包括一固定平台10、一活动平台20及一后平台30组成。如图5-图8所示,该固定平台10,于中央设有矩形槽11,该矩形槽11底部设有穿 孔111,以供该处可装设割切机具(图中未示),该固定平台10主要在底部两侧的前后端分 别设有一对称前横向导槽12、一对称后横向导槽13,以及二组对称纵向导槽14。该前横向导槽12,设有对称前翼片121,该对称前翼片121设有多个前锁孔122,而 固定平台10在底部前端两侧设有对称多个前螺孔101,可供与前述多个前锁孔122相对合, 并且配合多个螺杆15穿置前锁孔122,将前横向导槽12锁固在前螺孔101处;前述在其中 一侧的前横向导槽12底部中段设有一贯穿的矩形孔123,在矩形孔123两侧下方延伸有呈 平行状态的对称弹性夹片124,该两弹性夹片124设有一对称贯通孔125,且连结有一快拆 组16,以便进行夹缩两弹性夹片124达到快速调整缩小前横向导槽12直径的变化,或可快 速将呈夹缩状态的两弹性夹片124予以释放回复成原自然状态。上述快拆组16(如图6、图15和18图所示),包括一拉杆161,其一端设有弧形 曲面,于弧形曲面端采用偏心枢接有一销轴162,该销轴162可穿套过两弹性夹片124的贯 通孔125,之后于销轴末端以螺帽163连结,据此,经由摆转拉杆161即可借由偏心的弧形曲 面压迫弹性夹片124,而达到快速调整前横向导槽12的直径的大小变化,并且借由弹性夹 片124直接夹迫横向导杆22,促使横向导杆22得以保持在一暂时固定状态。该对称后横向导槽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工作台,其包括:一固定平台,于固定平台底部的前后端分别设有一组对称前横向导槽及一组对称后横向导槽,前述前横向导槽连结有一快拆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活动平台,该活动平台包括,一组对称侧平台,侧平台间隔距离大于固定平台的宽度,在对称侧平台之间以两横向导杆连结,该两横向导杆分别套于前述对称前、后横向导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工作台,其包括一固定平台,于固定平台底部的前后端分别设有一组对称前横向导槽及一组对称后横向导槽,前述前横向导槽连结有一快拆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活动平台,该活动平台包括,一组对称侧平台,侧平台间隔距离大于固定平台的宽度,在对称侧平台之间以两横向导杆连结,该两横向导杆分别套于前述对称前、后横向导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台,其特征在于,该固定平台后端两侧设有对称的纵向导 槽,对称纵向导槽内容套有对称纵向导杆,两纵向导槽一端连结有一后平台。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作台,其特征在于,该纵向导杆接近后平台端连结有一后挡 块,另一端则连结有一前挡块,前挡块、后挡块分别止挡在纵向导槽的相对外侧端。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台,其特征在于,该前横向导槽底部设有一贯穿矩形孔,该 矩形孔两侧延伸设有对称弹性夹片,在两弹性夹片间连接有一能调整前横向导槽的径宽大 小变化的快拆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鸿彬
申请(专利权)人:力武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