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压电机驱动智能浮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82382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1 14:44
一种低压电机驱动智能浮动装置,可以作为机器人末端执行器,也可以单独安装在机床上作为辅助工具。主要应用于机械零件的抛光打磨和动态响应要求比较高的力发生装置。一种低压电驱动智能浮动装置包含:底座、外壳、电磁隔板、最大极限位置限位块、直线导轨、滑块、动子转接板、传感器底座、六维力传感器、输出法兰、防尘罩、电机隔离罩、电机动子、电机定子、磁栅尺、磁栅尺读数头、最小极限位置限位块。该装置使用音圈电机作为动力源,直线导轨副导向,磁栅尺作为位置反馈元件,六维力传感器作为力反馈元件。该装置运用力位混合控制方法、在输出法兰浮动的工况下能够输出恒定的力。根据六维力传感器感知的力值,可以解算出装置的姿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压电机驱动智能浮动装置,主要用作机器人末端执行器和柔性加工调整工具,也可以作为动态力输出装置。该装置的输出法兰可以连接打磨机等加工工具,带动加工工具对工件进行加工。


技术介绍

1、智能浮动装置是一种由力传感器、位置传感器和执行元件组合而成的机械臂末端执行工具,运行过程中,通过力传感器测量工具和工件之间的接触力,控制器通过力控算法调整输出力的大小,控制驱动部件实时调整工具和工件之间的接触力。

2、目前,智能浮动装置主要作为末端执行工具,安装在机械臂末端,执行抛光打磨的工作,例如,汽车车身焊缝打磨、洁具封釉的抛光和曲面打磨等。也可以安装在数控机床上,连接刀座,作为刀具附件。

3、市场上主流的智能浮动装置为气驱动,优点是能源获取方便、清洁,缺点是元器件多,连接环节多,相对可靠性差,不便实现现场总线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问题是:克服现有设备结构复杂,可靠性差、动态响应能力较差和不适合现场总线控制的缺点。本专利技术将控制器、驱动器和电源等设备集成在控制盒中,可以和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压电机驱动智能浮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外壳、电磁隔板、直线导轨、滑块、动子转接板、传感器底座、六维力传感器、输出法兰、电机隔离罩、音圈电机、磁栅尺、磁栅尺读数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压电机驱动智能浮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尘罩,所述防尘罩使用卡箍紧固在输出法兰和外壳的安装面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压电机驱动智能浮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隔离罩安装在电机动子下端,电机动子运动到最大行程位置时,电机隔离罩仍然可以完全罩住电机动子上的线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低压电机驱动智能浮动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机隔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压电机驱动智能浮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外壳、电磁隔板、直线导轨、滑块、动子转接板、传感器底座、六维力传感器、输出法兰、电机隔离罩、音圈电机、磁栅尺、磁栅尺读数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压电机驱动智能浮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尘罩,所述防尘罩使用卡箍紧固在输出法兰和外壳的安装面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压电机驱动智能浮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隔离罩安装在电机动子下端,电机动子运动到最大行程位置时,电机隔离罩仍然可以完全罩住电机动子上的线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低压电机驱动智能浮动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机隔离罩的内径大于电机定子的外径,两者之前的间隙为0.5-1.5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压电机驱动智能浮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子转接板主体为l型结构,l型横边的外表面为传感器底座的安装面,内表面设置圆形凹槽,用于实现电机隔离罩的定位,l型竖边外侧向内设置方形凹槽,方形凹槽的底面作为最小极限位置限位块安装面,用于安装最小极限位置限位块,所述方形凹槽通过竖直挡板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内部设置导轨安装槽,导轨安装槽的顶部设置最大极限位置限位块安装面,用于安装最大极限位置限位块,另一部分的竖直挡板作为磁栅尺安装面,用于安装磁栅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压电机驱动智能浮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轨安装槽的高度满足电机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金海朱孟龙李娜张亚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