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基于地震层速度的叠前反演初始模型建立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基于地震层速度的叠前反演初始模型建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822876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1 14: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地震层速度的叠前反演初始模型建立方法和装置。该方案通过将层速度转换为纵波阻抗、横波阻抗和密度,来替代常规测井插值初始阻抗模型。在地震资料处理速度场中的层速度基础上,将层速度转换为纵波阻抗,并在频率域将其与地震数据绝对阻抗相融合,得到纵波阻抗初始模型。利用纵波速度与横波速度、纵波速度与密度的转换关系,将纵波阻抗转换为对应的横波阻抗和密度,从而得到横波阻抗和密度初始模型,以此提高非均质储层的叠前反演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气地震勘探,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地震层速度的叠前反演初始模型建立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1、地震叠前弹性参数反演技术,是油气地震勘探领域中连接地震资料与弹性参数的桥梁。通过叠前弹性参数反演技术,可以获得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和密度三参数,其含有能够反映储层物性特征的信息,尤其是横波速度包含储层流体的信息,是分析储层储集性和流体分布的重要参数。叠前弹性参数反演一般包括三个步骤:初始模型的建立,构建目标函数,迭代求解目标函数。其中,构建目标函数、迭代求解目标函数由叠前弹性参数反演算法本身来绝对;而初始模型的建立,需要综合地质、地震、测井资料来实现。在获得了满足地震反演要求(保幅、保频、保avo、高保真、高分辨、高信噪比)的叠前地震道集之后,如何建立合适的初始模型是叠前反演的关键。

2、针对叠前反演初始模型的建立,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基于测井曲线插值的弹性三参数初始模型建立方法。该方法将测井曲线的纵波阻抗、横波阻抗和密度三参数,沿着地震解释层位格架内插外推,形成弹性三参数的初始模型,再经过低通滤波之后参与到叠前反演过程中。碎屑岩、页岩等领域的储层预测中测井插值建模方法应用较为广泛,但该建模方法并不适用于例如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等非均质性较强的储层。这是因为,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中的缝洞地质异常体在地震剖面上呈现出“串珠”状的地震响应特征,钻井过程中在“串珠”状地震异常处会出现放空、漏失现象,测井曲线上也呈现出低阻抗、低密度的特征。如果通过测井曲线内插外推来建立初始模型,则会将低阻抗、低密度的特征延伸到井眼周围,在剖面上呈现出沿层的条带状假异常,平面上呈现出“牛眼”异常假象。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提高非均质性较强地层叠前反演精度的叠前反演初始模型建立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2、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地震层速度的叠前反演初始模型建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s100,获取研究区的时间域层速度数据体;

4、s200,基于研究区的层速度与密度之间的转换关系,根据研究区的时间域层速度确定研究区的时间域层速度阻抗;

5、s300,对研究区的时间域地震数据进行递推反演,以获得研究区的时间域地震相对阻抗;

6、s400,根据所述时间域层速度阻抗和所述时间域地震相对阻抗确定时间域地震绝对阻抗;

7、s500,将所述时间域层速度阻抗转换为频率域层速度阻抗,将所述时间域地震绝对阻抗转换为频率域地震绝对阻抗;

8、s600,将所述频率域层速度阻抗与所述频率域地震绝对阻抗融合,以获得频率域纵波阻抗初始模型,对所述频率域纵波阻抗初始模型进行时域反变换,以获得时间域纵波阻抗初始模型。

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上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s700,基于研究区的纵波速度与横波速度之间的转换关系,根据所述时间域纵波阻抗初始模型确定与其对应的时间域横波阻抗初始模型。

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上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s800,基于研究区的纵波速度与密度之间的转换关系,根据所述时间域纵波阻抗初始模型确定与其对应的密度初始模型。

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上述步骤s100包括:获取研究区地震资料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深度域层速度数据体,基于地震速度场所建立的时深转换关系,将所述深度域层速度数据体转换为时间域层速度数据体。

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上述步骤s200包括:对研究区的测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获得层速度与密度之间的转换关系;基于层速度与密度之间的转换关系,将时间域层速度转换为时间域层速度阻抗。

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上述基于层速度与密度之间的转换关系,将时间域层速度转换为时间域层速度阻抗,包括:利用层速度与密度之间的转换关系,将时间域层速度转换为密度,再将时间域层速度与密度相乘,得到时间域层速度阻抗。

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上述步骤s400包括:将所述时间域层速度阻抗和所述时间域地震相对阻抗相加,以获得时间域地震绝对阻抗。

15、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地震层速度的叠前反演初始模型建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16、速度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研究区的时间域层速度数据体;

17、阻抗确定模块,用于基于研究区的层速度与密度之间的转换关系,根据研究区的时间域层速度确定研究区的时间域层速度阻抗;

18、相对阻抗确定模块,用于对研究区的时间域地震数据进行递推反演,以获得研究区的时间域地震相对阻抗;

19、绝对阻抗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时间域层速度阻抗和所述时间域地震相对阻抗确定时间域地震绝对阻抗;

20、时频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时间域层速度阻抗转换为频率域层速度阻抗,将所述时间域地震绝对阻抗转换为频率域地震绝对阻抗;

21、模型确定模块,用于将所述频率域层速度阻抗与所述频率域地震绝对阻抗融合,以获得频率域纵波阻抗初始模型,对所述频率域纵波阻抗初始模型进行时域反变换,以获得时间域纵波阻抗初始模型。

22、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前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基于地震层速度的叠前反演初始模型建立方法。

23、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指令,以实现如前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基于地震层速度的叠前反演初始模型建立方法。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5、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地震层速度的叠前反演初始模型建立方法,以地震资料处理速度场中的层速度为基础,通过速度与密度的转换关系,建立层速度阻抗,避免了测井插值模型存在的条带状异常和“牛眼”异常;在频率域将其与地震数据绝对阻抗相融合,能够拓宽阻抗模型的频带,得到纵波阻抗初始模型;利用纵波阻抗与横波阻抗、纵波阻抗与密度的转换关系,将纵波阻抗转换为对应的横波阻抗和密度,得到横波阻抗和密度初始模型,从而提高非均质储层的叠前反演精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地震层速度的叠前反演初始模型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震层速度的叠前反演初始模型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地震层速度的叠前反演初始模型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震层速度的叠前反演初始模型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0包括: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震层速度的叠前反演初始模型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00包括: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地震层速度的叠前反演初始模型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层速度与密度之间的转换关系,将时间域层速度转换为时间域层速度阻抗,包括: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地震层速度的叠前反演初始模型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00包括:

8.一种基于地震层速度的叠前反演初始模型建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地震层速度的叠前反演初始模型建立方法。

10.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地震层速度的叠前反演初始模型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震层速度的叠前反演初始模型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地震层速度的叠前反演初始模型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震层速度的叠前反演初始模型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0包括: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震层速度的叠前反演初始模型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00包括:

6.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玮毕臣臣胡华锋姚铭牛丽萍代仕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