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北大学专利>正文

进风温度、湿度、流量可调的通风模拟装置及实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82203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1 14: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进风温度、湿度、流量可调的通风模拟装置及实验方法,通风模拟装置包括相连接的可调式风源输入模块和深部金属矿巷道通风模拟实验模块,可调式风源输入模块和深部金属矿巷道通风模拟实验模块与智能通风控制模块电连接。采用上述通风模拟装置进行实验,第一流量计、第一温湿度传感器进行风流信息监测,若实际风流流量、温度、湿度满足实验要求,风流进入进风井;若不满足实验要求,则进行风流流量、温度、湿度的调控。本发明专利技术可针对不同地区气候和季节差异性通风条件定量化调控进风风源参数,满足不同通风模拟实验需求。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获得的实验结果将为深井通风风源参数优化、科学矿井通风系统建设、井下生产环境改善提供理论参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深部金属矿通风,尤其涉及一种进风温度、湿度、流量可调的通风模拟装置及实验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金属矿采深的不断增加,井下生产环境逐渐恶化,高温、高湿、粉尘、有害气体等问题日益凸显,井下通风面临着极大的挑战。研究井下通风降温及空气质量调控机理对改善井下施工作业环境,保障工作人员生命健康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深部金属矿生产环境复杂,现场开展通风机理研究较为困难,建立巷道通风模拟实验装置进行通风模拟实验是研究井下通风机理的有效方式。受不同地区气候条件及季节因素的影响,进风风源温度、湿度、流量多变,模拟实验需针对不同通风条件对进风风源参数进行精准调控。因此,建立一种进风温度、湿度、流量可调的通风模拟装置以实现风源参数的定量化调控并进行复杂环境通风模拟实验,对揭示井下通风降温及空气质量调控机理、指导矿井智能通风系统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3、现阶段已公开的通风模拟实验装置存在进风风源参数调控单一的问题,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113405765a,公开日期:2021年09月17日)公开了一种模拟矿井通风巷道热湿蒸发的实验装置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进风温度、湿度、流量可调的通风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连接的可调式风源输入模块和深部金属矿巷道通风模拟实验模块,可调式风源输入模块和深部金属矿巷道通风模拟实验模块与智能通风控制模块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进风温度、湿度、流量可调的通风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式风源输入模块包括相连接的风流流量调控单元、风流温度调控单元、风流湿度调控单元、风流循环调控单元,风流温度调控单元、风流湿度调控单元并联在风流流量调控单元和风流循环调控单元之间,且风流循环调控单元通过两个支路分别与风流流量调控单元直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进风温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进风温度、湿度、流量可调的通风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连接的可调式风源输入模块和深部金属矿巷道通风模拟实验模块,可调式风源输入模块和深部金属矿巷道通风模拟实验模块与智能通风控制模块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进风温度、湿度、流量可调的通风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式风源输入模块包括相连接的风流流量调控单元、风流温度调控单元、风流湿度调控单元、风流循环调控单元,风流温度调控单元、风流湿度调控单元并联在风流流量调控单元和风流循环调控单元之间,且风流循环调控单元通过两个支路分别与风流流量调控单元直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进风温度、湿度、流量可调的通风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流流量调控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变频风机、第一流量计、第一温湿度传感器,用于风流流量调控;所述第一变频风机通过调控输出功率改变风机风量,可满足通风模拟实验不同用风量需求;所述第一流量计安装在第一变频风机前端,用于监测初始进风风流流量;所述第一温湿度传感器用于监测初始进风风流温度、湿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进风温度、湿度、流量可调的通风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流温度调控单元包括第一电动控制阀、空气电加热器、第二电动控制阀和制冷机,用于风流温度调控;所述第一电动控制阀安装在空气电加热器所连管路前端,空气电加热器安装在空气加热支路上;所述第二电动控制阀安装在制冷机所连管路前端,制冷机安装在空气降温支路上;空气加热支路与空气降温支路并联,第一电动控制阀和第二电动控制阀并联后的一端与风流流量调控单元连接,空气电加热器和制冷机并联后的一端与风流循环调控单元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进风温度、湿度、流量可调的通风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流湿度调控单元包括第三电动控制阀、加湿器、第四电动控制阀和空气干燥机,用于风流湿度调控;所述第三电动控制阀安装在加湿器所连管路前端,加湿器安装在空气加湿支路上;所述第四电动控制阀安装在空气干燥机所连管路前端,空气干燥机安装在空气干燥支路上;空气加湿支路与空气干燥支路并联,第三电动控制阀和第四电动控制阀并联后的一端与风流流量调控单元连接,加湿器和空气干燥机并联后的一端与风流循环调控单元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博学任向辉冯夏庭张希巍王强高继开李龙昊侯际宇李亮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