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前牵引装置及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81780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8 19:37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辆的前牵引装置及车辆,车辆的前牵引装置包括:支座,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该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与车架纵梁同向延伸以用于固接在所述车架纵梁的两侧壁上;以及牵引钩,具有钩接部和从该钩接部同向延伸出的两个连接部,该两个连接部分别固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上。本公开的支座包括固接在车架纵梁底部且与车架纵梁同向延伸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牵引钩设有两个连接部分别与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连接,两个连接板承载力,增加承载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车辆,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辆的前牵引装置及车辆


技术介绍

1、牵引装置作为汽车脱困的重要部件,作为汽车的强制项标准执行,汽车应在前部至少固定或安装一个牵引装置。因此牵引装置的性能越来越受到广大客户的重视,对牵引装置的开发要求越来越高。

2、目前的牵引装置为简单冲压件,结构简单,承载能力小,不能满足下一代产品的承载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的前牵引装置及车辆,该车辆的前牵引装置及车辆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车辆的前牵引装置,包括:支座,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该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与车架纵梁同向延伸以用于固接在所述车架纵梁的两侧壁上;以及牵引钩,具有钩接部和从该钩接部两端延伸出的两个同向设置的连接部,该两个连接部分别固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上。

3、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底部连接有底板,以围成截面为u形的空腔盒体,该空腔盒体的上方具有供所述车架纵梁底部进入的开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的前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前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底部连接有底板,以围成截面为U形的空腔盒体,该空腔盒体的上方具有供所述车架纵梁底部进入的开口,两个所述连接部分别伸入所述空腔盒体并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底板上的交界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前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包括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底部向所述第二连接板延伸的第一底板,以及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底部向所述第一连接板延伸的第二底板,所述第一底板与所述第二底板相对焊接,两个所述连接部伸入所述空腔盒体内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的前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前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底部连接有底板,以围成截面为u形的空腔盒体,该空腔盒体的上方具有供所述车架纵梁底部进入的开口,两个所述连接部分别伸入所述空腔盒体并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底板上的交界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前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包括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底部向所述第二连接板延伸的第一底板,以及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底部向所述第一连接板延伸的第二底板,所述第一底板与所述第二底板相对焊接,两个所述连接部伸入所述空腔盒体内与所述底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车辆的前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钩为杆件结构,所述钩接部形成弧形杆,所述连接部形成为从该弧形杆的两端延伸出的直杆,两根直杆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以分别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底板的转角线延伸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前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形成有向下凹入的导流槽,并且构造为当所述前牵引装置连接在所述车架纵梁上后,所述导流槽向下倾斜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的前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中的一者为z形板,另一者搭接在该z形板的边缘以形成向下凹入的导流槽,所述导流槽构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沙宇
申请(专利权)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