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犊牛饲喂槽的余料排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1648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8 19:3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犊牛饲喂槽的余料排出结构,涉及犊牛饲喂技术领域,包括犊牛饲喂槽机构,犊牛饲喂槽机构的上端设置有防护机构,防护机构的内部贯穿设置有余料排出机构,本技术解决了现有的余料清理方式通常为手动清理,手动清理需要先将犊牛赶至一边再人工完成清理,且现有的饲喂装置不便于通过添加自动的清理机构,来将喂食后的余料进行剐蹭收集,以待下次使用,进而导致余料出现浪费,人力出现损耗的问题,本实用通过防护机构内设置在伸缩气缸、驱动固定块和防护弯盖的搭配设置,实现了犊牛饲喂槽清理时对犊牛的驱赶防护,通过犊牛饲喂槽机构和余料排出机构的搭配设置,实现了犊牛饲喂机构的余料自动清理和收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犊牛饲喂,具体为一种犊牛饲喂槽的余料排出结构


技术介绍

1、犊牛进行饲养时需要利用饲喂装置对犊牛喂食犊牛专用饲料保障犊牛的生长发育需求。现有的犊牛饲喂装置通常为水平槽状设置,此状态能够保障饲料的均匀度,确保更多的犊牛同时进食,但是在喂食后,需要对饲喂装置进行余料清理,以便喂食新鲜的饲料,防止犊牛进食变质的饲料引发疾病,在对余料进行清理时,现有的余料清理方式通常为手动清理,手动清理需要先将犊牛赶至一边再完成人工清理,且现有的饲喂装置不便于通过添加自动的清理机构,来将喂食后的余料进行剐蹭收集,以待下次使用,进而导致余料出现浪费,人力出现损耗的情况。

2、针对上述问题,为此,提出一种犊牛饲喂槽的余料排出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犊牛饲喂槽的余料排出结构,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现有的余料清理方式通常为手动清理,手动清理需要先将犊牛赶至一边再人工完成清理,且现有的饲喂装置不便于通过添加自动的清理机构,来将喂食后的余料进行剐蹭收集,以待下次使用,进而导致余料出现浪费,人力出现损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犊牛饲喂槽的余料排出结构,包括犊牛饲喂槽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犊牛饲喂槽机构(1)的上端设置有防护机构(2),防护机构(2)的内部贯穿设置有余料排出机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犊牛饲喂槽的余料排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犊牛饲喂槽机构(1)包括饲喂槽壳体(11),设置在饲喂槽壳体(11)内的水平饲喂槽(12),水平饲喂槽(12)上开设有余料出口(1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犊牛饲喂槽的余料排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犊牛饲喂槽机构(1)还包括设置在饲喂槽壳体(11)内的限位卡块(15),限位卡块(15)设置有两组,两组限位卡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犊牛饲喂槽的余料排出结构,包括犊牛饲喂槽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犊牛饲喂槽机构(1)的上端设置有防护机构(2),防护机构(2)的内部贯穿设置有余料排出机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犊牛饲喂槽的余料排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犊牛饲喂槽机构(1)包括饲喂槽壳体(11),设置在饲喂槽壳体(11)内的水平饲喂槽(12),水平饲喂槽(12)上开设有余料出口(1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犊牛饲喂槽的余料排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犊牛饲喂槽机构(1)还包括设置在饲喂槽壳体(11)内的限位卡块(15),限位卡块(15)设置有两组,两组限位卡块(15)之间活动设置有余料装框(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犊牛饲喂槽的余料排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余料装框(16)包括滑动设置在两组限位卡块(15)内的余料盒(161),余料盒(161)的一侧设置为弧形卡口(16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广袁浩袁文波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倍思特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