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文秀专利>正文

三相三工位隔离电缆接头全屏蔽真空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1635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三相三工位隔离电缆接头全屏蔽真空断路器,涉及一种高压开关装置,包括三相带有空腔的绝缘柱和两个箱体,所述两个装有操动机构的箱体分别设置在绝缘柱的两端,每相绝缘柱的空腔内和箱体的内部通过绝缘拉杆相连通,并在所述每相绝缘柱的空腔内设置真空灭弧室和隔离室,所述真空灭弧室和隔离室位于绝缘柱上导电接头和两端的箱体之间,在隔离室内设置有伞状机构,通过伞状机构的操控对外接电缆的出线导电接头进行接地、隔离和工作状态的切合。有益效果是设计新颖,在隔离室内设置一个伞状的结构,免去了在维修时需要对电缆进行单独接地处理的工序,操作起来简便易行,对整个真空断路器结构的密封性不会造成任何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压开关装置,具体是一种三相三工位隔离电缆接头全屏蔽真空 断路器。
技术介绍
目前,现阶段现有的高压真空断路器由真空灭弧室及导电回路、外层的硅橡胶缓 冲层和环氧树脂层等构成,这种高压真空断路器在使用时,外部总会有泄漏电流的现象发 生,因此在户外安装时只能安装于柱子上,但是随着城市电网的不断改造,原来的架空线转 化为地下电缆,为此配电设备也要转向地下,此时就需要一种全绝缘和全密封的真空开关 了。中国专利号为03230964. 3,名称为“可触摸的真空断路器”就公开了一种在原有 环氧树脂层的表面加设一层半导体层,半导体层的外表面还设有三元丙橡胶绝缘屏蔽层, 以此来达到全绝缘和全密闭结构,参见图1所示。在本结构中将真空断路器的进线和出线 导电接头中接入工作线缆,如果出现故障需要维修时,需要关闭真空断路器的操作机构,断 开真空断路器和电缆之间的电流才可以进行操作,虽然将真空断路器和电缆之间的电流切 断,但是由于电缆一般都比较长,在操作机构断开后,真空断路器上虽然没有的电势,但电 缆上却存有一定电势,如果操作不当很容易对维修人员造成一定的伤害。而现有市场上出 现的真空断路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维修时需拆下电缆并在电缆芯线上外接一根接地的线 路,将电缆上残留的电势接入地下,才能保证安全操作,非常的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新颖,在真空断路器内部就可以将电 缆进行接地处理的三相三工位隔离电缆接头全屏蔽真空断路器。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三相三工位隔离电缆接头全屏蔽真空断路器,包括三相带有空腔的绝缘柱和 两个箱体,所述两个箱体内均设置有操动机构,箱体分别设置在绝缘柱的两端,每相绝缘柱 的空腔内和箱体的内部通过绝缘拉杆相连通,并在所述每相绝缘柱的空腔内设置真空灭弧 室和隔离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灭弧室和隔离室位于绝缘柱上导电接头和两端的箱体 之间,在其隔离室内设置有伞状机构,通过伞状机构的操控对外接电缆的出线导电接头进 行接地、隔离和工作状态的切合。所述伞状机构由连接杆和拉伸杆构成,所述拉伸杆一端和隔离室的绝缘拉杆之间 相接,另一端和连接杆相接,在所述连接杆上一端和所述的拉伸杆相接后,另一端和所述出 线导电接头相接,连接杆在拉伸杆的带动下可以展开和闭合。所述连接杆展开后,连接杆的端部与隔离室的内壁相接触,接触的部位设置导电 层,所述导电层穿过构成绝缘灭弧室的绝缘柱柱体后沿绝缘柱的外壁和箱体之间电连通, 用于在连接杆展开后,将电缆上残留的电势接地处理。在所述和拉伸杆相接的绝缘拉杆上,绝缘拉杆的顶端制成圆弧状触头,所述绝缘 拉杆通过箱体内的操作机构带动前伸和后退。所述的三相带有空腔的绝缘柱分别为A相绝缘柱、B相绝缘柱和C相绝缘柱。在所述三相绝缘柱的外周均设置有三元乙丙改性橡胶制成的半导体层,所述半导 体层和所述三相绝缘柱之间一体成型,将所述半导体层完全覆盖住所述三相绝缘柱。所述绝缘拉杆上连接有绝缘密封件,所述绝缘密封件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为可 伸展的绝缘密封件,一部分为固定的绝缘密封件。所述固定的绝缘密封件通过粘接剂密封在所述绝缘柱和箱体的连接处,一端和箱 体相接,另一端和可伸展的绝缘密封件的一个端部相接。将所述可伸展的绝缘密封件的另一个端部连接在绝缘拉杆的上部,所述可伸展的 绝缘密封件在绝缘拉杆上呈波浪形,用于绝缘拉杆向前移动时,可伸展的绝缘密封件同时 也可以向前移动,始终保持密封性。所述可伸展的绝缘密封件和固定的绝缘密封件均由三元乙丙改性橡胶制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计新颖,在真空灭弧室内设置一个伞状的结构,免去了在 维修时需要对电缆进行单独接地处理的工序,操作起来简便易行,对整个真空断路器结构 的密封性不会造成任何的影响。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真空断路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三相三工位隔离电缆接头全屏蔽真空断路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伞状结构接地状态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伞状结构隔离状态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伞状结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中1-绝缘柱、2-箱体、11-绝缘拉杆、111-圆弧状触头、112-真空灭弧室、12-隔 离室、13-导电接头、14-伞状机构、141-连接杆、142-拉伸杆、15-导电层。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 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如图2和图3所示,一种三相三工位隔离电缆接头全屏蔽真空断路器,包括三相带 有空腔的绝缘柱1和两个箱体2,三相带有空腔的绝缘柱1分别为A相绝缘柱、B相绝缘柱 和C相绝缘柱,两个箱体2分别安装在绝缘柱1的两端,这样绝缘柱1正好就位于两个箱体 2的中间,每相绝缘柱1的空腔内和箱体2的内部通过绝缘拉杆11相连通,并在每相绝缘柱 1的空腔内设置真空灭弧室112和隔离室12,其中隔离室12设置有两个,位于绝缘柱1上 导电接头13和两端的箱体2之间,在其中一个隔离室12内设置有伞状机构14,通过对伞状 机构14的操控对外接电缆的出线导电接头13进行接地、隔离和工作状态的切合。再如图3所示,伞状机构14由连接杆141和拉伸杆142构成,拉伸杆142 —端和 隔离室12的绝缘拉杆11之间相接,另一端和连接杆141相接,在连接杆141上一端和拉伸 杆142相接后,另一端和出线导电接头13的端部相接,此时,连接杆141、拉伸杆142的各连接点都是可以活动的,这样连接杆141在拉伸杆142的带动下就可以展开和闭合,而在连接 杆141展开后,和拉伸杆142之间就构成伞状的结构,同时在和拉伸杆相接的绝缘拉杆11 上,绝缘拉杆11的顶端制成圆弧状触头111,绝缘拉杆11通过箱体2内的操作机构带动下 前伸和后退。再如图3所示,当连接杆141展开后,连接杆141的端部与隔离室12的内壁相接 触,接触的部位设置导电层15,导电层15穿过构成绝缘柱隔离室12的柱体后沿绝缘柱1的 外壁和箱体2之间电连通。当绝缘拉杆11通过箱体1内的开关机构设定在接地状态时,绝缘拉杆11在初始 状态,连接杆141展开,连接杆141的端部和导电层15相接触,电缆上残留的电势就通过连 接杆141、导电层15、箱体2后接入地面,完成接地处理。如图4所示,当绝缘拉杆11通过箱体1内的开关机构设定在隔离状态时,绝缘拉 杆11在初始状态,连接杆141闭合,连接杆141的端部和导电层15就不相接触,此时电缆 和真空断路器就处于隔离状态,可以对真空断路器本身进行操作,而外接的电缆就不做任 何处理。如图5所示,当绝缘拉杆11通过箱体1内的开关机构设定在工作状态时,绝缘拉 杆11在向前伸出,此时连接杆141闭合,不与导电层15相接触,绝缘拉杆11前端的圆弧状 触头111正好触及和进线导电接头之间电连通,整个真空断路器就开始处于工作状态,而 闭合的伞状机构14对真空灭弧室12内的工作状态没有任何影响。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 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 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 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相三工位隔离电缆接头全屏蔽真空断路器,包括三相带有空腔的绝缘柱和两个箱体,所述两个箱体分别设置在绝缘柱的两端,每相绝缘柱的空腔内和箱体的内部通过绝缘拉杆相连通,并在所述每相绝缘柱的空腔内设置真空灭弧室和隔离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灭弧室和隔离室位于绝缘柱上导电接头和两端的箱体之间,在其隔离室内设置有伞状机构,通过伞状机构的操控对外接电缆的出线导电接头进行接地、隔离和工作状态的切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三相三工位隔离电缆接头全屏蔽真空断路器,包括三相带有空腔的绝缘柱和两个箱体,所述两个箱体分别设置在绝缘柱的两端,每相绝缘柱的空腔内和箱体的内部通过绝缘拉杆相连通,并在所述每相绝缘柱的空腔内设置真空灭弧室和隔离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灭弧室和隔离室位于绝缘柱上导电接头和两端的箱体之间,在其隔离室内设置有伞状机构,通过伞状机构的操控对外接电缆的出线导电接头进行接地、隔离和工作状态的切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全屏蔽真空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伞状机构由连接杆和拉 伸杆构成,所述拉伸杆一端和隔离室的绝缘拉杆之间相接,另一端和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文秀林胜荣
申请(专利权)人:郑文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