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水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由于水源水质的恶化,以往传统的饮用水处理技术无法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 准》(GB5749-2006),所以臭氧氧化等深度处理技术在饮用水处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 如果水源中含有溴化物时,经臭氧氧化处理后会产生具有致癌作用的溴酸盐副产物。溴酸 盐已经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定为2B级(较高致癌可能性)潜在致癌物。一个体重70Kg 的成年人,每天饮水2L,当溴酸盐浓度为5,0. 5和0. 05 μ g/L时,则终身致癌率为10_4,10_5 和10_6。为此,我国新修订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也规定溴酸盐限值为 10μ g/L。因此开展对饮用水中因臭氧深度处理而产生的溴酸盐副产物进行控制和去除研 究非常迫切。目前在溴酸盐的去除技术研究方面主要包括生物降解法,离子交换法,活性炭 吸附还原法、亚铁离子还原法、紫外线照射法等。①生物降解法Hijnen等人发现反硝化菌可以将溴酸盐降解为离子。Kirsits也发现生物活性 炭过滤对溴酸盐的去除作用。但溴酸盐的去除受DO浓度、硝酸盐浓度和普通离子的影响。 NO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去除水中臭氧工艺副产物溴酸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向盛有溴酸盐水溶液的反应器中通入氮气以除去水溶液中的溶解氧,使所述溴酸盐水溶液中溶解氧的浓度≤2mg/L;(2)调节反应器中水溶液的初始pH值为3.5-10.5、反应温度为10-30℃,后向反应器中加入纳米铁反应10-30min,所述纳米铁与所述水溶液中溴酸盐的质量浓度比为5~40∶1。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去除水中臭氧工艺副产物溴酸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向盛有溴酸盐水溶液的反应器中通入氮气以除去水溶液中的溶解氧,使所述溴酸盐水溶液中溶解氧的浓度≤2mg/L;(2)调节反应器中水溶液的初始pH值为3.5 10.5、反应温度为10 30℃,后向反应器中加入纳米铁反应10 30min,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燕,刘宏远,刘润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