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灰渣阀捅渣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0380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8 1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灰渣阀,提供了一种灰渣阀捅渣机构,包括竖直设置的集渣管,设于集渣管上端的捅渣杆,设于集渣管侧边的排渣管,以及设于集渣管下端的阀门,包括盖设于集渣管上端壁的盖板,套设于捅渣杆外壁的套管,套设于套管外壁的液压管,一对第一密封环,第二密封环,与液压管上端侧壁连通的第一导液管,与液压管下端侧壁连通的第二导液管,以及与捅渣杆上端部连接的第一电机;套管与捅渣杆转动连接,第二密封环设于一对第一密封环之间,第一导液管和第二导液管分别设于第二密封环两侧;第一导液管和电动第二导液管均连接有液压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灰渣阀捅渣机构,其能够有效地将堵塞在灰渣阀内部的杂质清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灰渣阀的,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灰渣阀捅渣机构


技术介绍

1、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向锅炉输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学能、电能,锅炉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

2、循环流化床锅炉是锅炉中的一种,其采用的是工业化程度最高的洁净煤燃烧技术,即将煤炭投入到锅炉中燃烧进而产生能量,但是煤炭的质量不一,有些质量差的煤炭中含有大量的杂质,在燃烧后会产生的大量的杂质,杂质堆积在排渣口处难以排出,极易造成灰渣阀堵塞。在堵塞发生时就需要及时对排渣口进行清理,不然造成累积堵塞,使得后续清堵更加困难,常见的清堵方式多为人工清堵,但是由于排渣口依然处于高温状态,因此人工清理并不友好,并且效率也低,不容易清理干净。

3、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能够高效对锅炉排渣口进行清堵的捅渣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排渣口的灰渣阀捅渣机构,其能够有效地将堵塞在灰渣阀内部及排渣口的杂质及堵塞物清除。

2、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灰渣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灰渣阀捅渣机构,包括竖直设置的集渣管(11),设于所述集渣管(11)上端的捅渣杆(21),设于所述集渣管(11)侧边的排渣管(12),以及设于所述集渣管(11)下端的阀门(13),其特征在于:包括盖设于所述集渣管(11)上端壁的盖板(14),套设于所述捅渣杆(21)外壁的套管(22),套设于所述套管(22)外壁的液压管(23),一对分别固定设于所述液压管(23)内壁两端的第一密封环(28),固定设于所述套管(22)外壁的第二密封环(29),与所述液压管(23)上端侧壁连通的第一导液管(26),与所述液压管(23)下端侧壁连通的第二导液管(27),以及与所述捅渣杆(21)上端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灰渣阀捅渣机构,包括竖直设置的集渣管(11),设于所述集渣管(11)上端的捅渣杆(21),设于所述集渣管(11)侧边的排渣管(12),以及设于所述集渣管(11)下端的阀门(13),其特征在于:包括盖设于所述集渣管(11)上端壁的盖板(14),套设于所述捅渣杆(21)外壁的套管(22),套设于所述套管(22)外壁的液压管(23),一对分别固定设于所述液压管(23)内壁两端的第一密封环(28),固定设于所述套管(22)外壁的第二密封环(29),与所述液压管(23)上端侧壁连通的第一导液管(26),与所述液压管(23)下端侧壁连通的第二导液管(27),以及与所述捅渣杆(21)上端部连接的第一电机(2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灰渣阀捅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捅渣杆(21)外壁设有限位环(210),所述套管(22)内壁设有环状的限位槽,所述限位环(210)转动设于所述限位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灰渣阀捅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捅渣杆(21)下端部设有弹簧(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朝晖张军惠建峰郭建军许杰周新明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北方蒙西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