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化硅陶瓷加工用混合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0251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8 1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碳化硅陶瓷加工用混合设备,涉及陶瓷材料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基座、顶托搭台、翻转机构以及搅拌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由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经拨料曲柄带动升降滑环进行往复升降,插拌筋条抵触至承装槽体的内表面并发生弹性形变,实现碳化硅材料与粘结剂快速充分混合,避免后续碳化硅陶瓷烧制过程出现局部开裂情况;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还会经主动轮带动两侧的从动轮进行转动,以此带动止流板上的控温单元向混合搅拌区域动态提供恒温条件,而在的转动过程会挂出附着于控温单元表面的混合助剂,保证恒温条件的持续供给,从而避免碳化硅材料表面温度被混合助剂快速吸收,保证碳化硅颗粒间的结合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陶瓷材料加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碳化硅陶瓷加工用混合设备


技术介绍

1、由于碳化硅多孔陶瓷具有低密度、低热膨胀率、高导热性、高弹性模量及优异的耐化学侵蚀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晶圆制造、光刻、激光处理等设备上,其在生坯的制备过程中,现有技术通常采用常规搅拌设备将包覆有硅溶胶的碳化硅与造孔剂、烧结助剂及粘结剂混合,最后再压制成型来制备碳化硅陶瓷生坯。

2、但现有技术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发现仍存在一定的弊端如:一、由于粘结剂的流动性较差,助剂与包覆有硅溶胶的碳化硅混合后,包覆有硅溶胶的碳化硅存在抱团情况,无法与粘结剂快速充分混合,混合不充分会导致后续碳化硅陶瓷烧制过程出现局部开裂情况;二、包覆有硅溶胶的碳化硅在与造孔剂和烧结助剂混合后,其表面温度会被快速吸收,使得最先接触造孔剂和烧结助剂的表层硅溶胶会局部脱离碳化硅,导致碳化硅颗粒间的结合强度变弱。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化硅陶瓷加工用混合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缺陷。

2、一种碳化硅陶瓷加工用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化硅陶瓷加工用混合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顶托搭台(2)、翻转机构(3)以及搅拌机构(4),所述顶托搭台(2)安装于基座(1)的上端,所述翻转机构(3)安装于基座(1)上,并用于承装包覆有硅溶胶的碳化硅原料和待混合助剂,以及完成混合后的卸料,所述搅拌机构(4)安装于翻转机构(3)上,并用于对包覆有硅溶胶的碳化硅原料和待混合助剂进行保温且均匀搅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化硅陶瓷加工用混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3)包括气缸(301)、承装槽体(302)以及供液泵(303),所述气缸(301)通过安装架(304)安装于基座(1)上,气缸(3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化硅陶瓷加工用混合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顶托搭台(2)、翻转机构(3)以及搅拌机构(4),所述顶托搭台(2)安装于基座(1)的上端,所述翻转机构(3)安装于基座(1)上,并用于承装包覆有硅溶胶的碳化硅原料和待混合助剂,以及完成混合后的卸料,所述搅拌机构(4)安装于翻转机构(3)上,并用于对包覆有硅溶胶的碳化硅原料和待混合助剂进行保温且均匀搅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化硅陶瓷加工用混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3)包括气缸(301)、承装槽体(302)以及供液泵(303),所述气缸(301)通过安装架(304)安装于基座(1)上,气缸(301)的输出端活动安装有连接块(305),所述承装槽体(302)固定设置于连接块(305)的另一端,承装槽体(302)上于连接块(305)的下方对称铰接有连接板(306),所述连接板(30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安装架(304)上,承装槽体(302)的内表面开设有预存深槽(307),承装槽体(302)的顶部两侧设置有注液槽(308),所述供液泵(303)设通过注液槽(308)向承装槽体(302)的内部注入待混合助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化硅陶瓷加工用混合设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毅成朱佐祥傅苒蔡群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商德应用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