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气囊式防护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02324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8 19:2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安全气囊式防护服,包括主体机构、感应机构和气囊组,所述主体机构的一侧设置有感应机构,且主体机构的内部设置有气囊组。该气囊组通过为呈长条状不规则囊体的两组前胸气囊对此防护主体的正面进行撞击防护,再由符合人体背部曲线的柔性可充气囊体的背部气囊将使用者的背部进行防护,减少使用者撞击下落时的冲击力,同时背部气囊的两侧边缘均固定密封连接有连接管,可使背部气囊在更加快速的进行充气,到达对撞击的有效防护,同时由为多根柔性胶质密封管体组成连接管的两端将前胸气囊、背部气囊、肩部气囊和颈部气囊进行相互串联和接通,将受到撞击时,使全部气囊进行同时充气,保证全方位的对穿戴者进行防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防护服,具体为一种安全气囊式防护服


技术介绍

1、随着社会发展,目前道路车辆较多,对于复杂天气和夜晚易出现交通堵塞和事故,就需要交警进行引导交通及事故处理,而现在交警在进行交通指挥时,多站立于车流较高的道路,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且自身并不能进行有效防护,为此需要一种可对交警自身进行碰撞保护的防护服。

2、市场上的防护服在使用中,通常通过加大防护内部夹层厚度或者提高材质耐磨性,但是这种防护服穿戴舒适度不高,且无法对穿戴者进行碰撞缓冲保护,减少对穿戴者的自身损伤,提高穿戴者的存活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安全气囊式防护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气囊式防护服,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市场上的防护服在使用中,通常通过加大防护内部夹层厚度或者提高材质耐磨性,但是这种防护服穿戴舒适度不高,且无法对穿戴者进行碰撞缓冲保护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安全气囊式防护服,包括主体机构、感应机构和气囊组,所述主体机构的一侧设置有感应机构,且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全气囊式防护服,包括主体机构(1)、感应机构(2)和气囊组(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机构(1)的一侧设置有感应机构(2),且主体机构(1)的内部设置有气囊组(3),所述气囊组(3)包括前胸气囊(301)、背部气囊(302)、肩部气囊(303)、连接管(304)和颈部气囊(305),且前胸气囊(301)的一侧连接有背部气囊(302),所述前胸气囊(301)的顶端一侧连接有肩部气囊(303),且肩部气囊(303)的一端连接有连接管(304),所述背部气囊(302)的顶端连接有颈部气囊(3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气囊式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胸气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气囊式防护服,包括主体机构(1)、感应机构(2)和气囊组(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机构(1)的一侧设置有感应机构(2),且主体机构(1)的内部设置有气囊组(3),所述气囊组(3)包括前胸气囊(301)、背部气囊(302)、肩部气囊(303)、连接管(304)和颈部气囊(305),且前胸气囊(301)的一侧连接有背部气囊(302),所述前胸气囊(301)的顶端一侧连接有肩部气囊(303),且肩部气囊(303)的一端连接有连接管(304),所述背部气囊(302)的顶端连接有颈部气囊(3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气囊式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胸气囊(301)为呈长条状不规则囊体,且前胸气囊(301)共设置有相互对称分布的两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气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红波翟建平贾宝银张潇潇翟一帆
申请(专利权)人:宝鸡市交通信息工程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