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漏电的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800146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8 19:26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漏电的净化装置,包括:集尘模组,集尘模组内设置有高压包;集尘模组包括四个型材板;每个型材板上均开设有贯穿其两端设置的放置槽;高压包设于其中任意一个型材板的放置槽内;堵头;设置高压包的型材板的两端均设有堵头,其他三个型材板首尾相连再与设置高压包的型材板通过堵头相连形成第一框架。通过设置堵头,密封了开设了放置槽的型材板的两端,还可以连接型材板使其拼接形成第一框架,将高压包放置于放置槽内,进行灌胶密封,堵头将放置槽的两端开口密封,胶水不会从两边流出,高压包完全灌胶密封处理,使得净化装置经过水洗或者处于潮湿环境不会发生爬电打火,不会发生爬电打火就不会发生火灾,使用更加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净化装置的,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漏电的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1、车载净化装置内部大多只设置hape滤网过滤,因此只能净化pm2.5,而因为未设置杀菌组件从而无法杀灭空气中的细菌病毒。

2、一部分室内空间空调回风口设置了集尘模组和荷电模组组成的杀菌组件进行杀菌,将导电板卡设于框架内组成集尘模组;将导电片和零电板卡设于框架内组成荷电模组,集尘模组和荷电模组各自加工后将其放置于一个机体边框内,荷电模组和集尘模组的高压包均有外置和内置两种,现在的框架采用四个边柱拼接而成,需要根据空调回风口的大小调整边柱的尺寸,如果边柱是注塑件,要更改注塑件的尺寸则需要重新开注塑模具,开发成本相对较高;而集尘模组或荷电模组的框架通过型材件来制作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的长度进行切割,降低了开发成本。

3、又因为集尘模组或荷电模组的框架通常是型材件直接首尾拼接在一起,或者通过l型件拼接所形成的,框架无论是直接拼接还是通过l型件拼接都会存在一定的间隙,在灌胶密封时,无法堵住型材的两头,无法封堵胶水,胶水会流出,并不适合灌胶密封处理,若高压包与接头都没有完全灌胶密封,经过水洗或者处于潮湿环境以后高压包放电后很容易发生爬电打火,很容易发生火灾使用很不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是若高压包与接头都没有完全灌胶密封,经过水洗或者处于潮湿环境以后高压包放电后很容易发生爬电打火,很容易发生火灾使用很不安全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漏电的净化装置,包括:集尘模组,所述集尘模组内设置有高压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模组包括

3、四个型材板;每个所述型材板上均开设有贯穿其两端设置的放置槽;所述高压包设于其中任意一个所述型材板的放置槽内;

4、堵头;设置所述高压包的所述型材板的两端均设有用于密封所述放置槽和连接所述型材板的所述堵头,其他三个所述型材板首尾相连形成u字形架,设置所述高压包的所述型材板通过两个所述堵头与所述u字形架的开口端相连形成呈矩形设置的第一框架。

5、本方案中,通过设置堵头,密封了开设了放置槽的型材板的两端,还可以连接型材板使其拼接形成第一框架,将高压包放置于放置槽内,进行灌胶密封,堵头将放置槽的两端开口密封,胶水不会从两边流出,可以使得高压包完全灌胶密封处理,使得净化装置经过水洗或者处于潮湿环境不会发生爬电打火,不会发生爬电打火就不会发生火灾,使用更加安全。

6、作为优选,所述堵头设置四个,每相邻的两个所述型材板的相邻端均通过所述堵头连接;四个所述堵头用于将四个所述型材板的所述放置槽的两端密封。

7、作为优选,设置所述高压包的所述放置槽的底壁开设有贯穿该所述型材板的出线口,所述出线口内设置有用于保护所述高压包的电线的硅胶套。

8、本方案中,出线口用于方便高压包的电线拉出,且硅胶套可以更好的保护电线不会磨损。

9、作为优选,所述集尘模组还包括若干导电板形成的集尘模块,所述集尘模块卡设于所述第一框架内。

10、本方案中,集尘模块产生电场吸附带电的空气中的颗粒物等灰尘杂物。

11、作为优选,还包括机体边框和荷电模组,所述荷电模组和所述集尘模组均设于所述机体边框内,且所述荷电模组位于所述集尘模组的下侧;所述荷电模组包括第二框架和卡设于所述第二框架内的多个导电片,多个所述导电片沿所述第二框架的长度方向间隔且平行地设置;每一所述导电片上间隔且等距地设置有多个放电针尖,同一所述导电片上相邻的两个所述放电针尖之间的距离与相邻的两个所述导电片上的位于同一水平线上的两个所述放电针尖之间的距离相同。

12、本方案中,相邻的放电针尖的距离相同,可以提高空间的利用率。

13、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同一所述导电片上相邻的两个所述放电针尖之间的距离为35mm至45mm。

14、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第二框架内还卡设有零电板,所述零电板上开设有若干圆孔,所述圆孔的直径为18mm至40mm。

15、本方案中,通过设置圆孔可以方便空气的流动;也可以使得圆孔边缘与放电针尖形成把空气电离的电场。

16、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放电针尖的尖头与所述零电板之间的距离为5mm至12mm。

17、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放电针尖的尖头和与其相正对的所述圆孔的一侧内壁之间的直线距离为15mm至20mm。

18、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的外侧周壁及下表面上均贴附有用于减震的减震棉。

19、本方案中,减震棉用于在安装后工作时减少震动,从而增加净化装置的使用寿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漏电的净化装置,包括集尘模组(2),所述集尘模组(2)内设置有高压包(5);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模组(2)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电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头(213)设置四个,每相邻的两个所述型材板的相邻端均通过所述堵头(213)连接;四个所述堵头(213)用于将四个所述型材板的所述放置槽(214)的两端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电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所述高压包(5)的所述放置槽(214)的底壁开设有贯穿该所述型材板的出线口(215),所述出线口(215)内设置有用于保护所述高压包(5)的电线的硅胶套(2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电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模组(2)还包括若干导电板形成的集尘模块(22),所述集尘模块(22)卡设于所述第一框架(21)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电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体边框(1)和荷电模组(4),所述荷电模组(4)和所述集尘模组(2)均设于所述机体边框(1)内,且所述荷电模组(4)位于所述集尘模组(2)的下侧;所述荷电模组(4)包括第二框架(41)和卡设于所述第二框架(41)内的多个导电片(42),多个所述导电片(42)沿所述第二框架(41)的长度方向间隔且平行地设置;每一所述导电片(42)上间隔且等距地设置有多个放电针尖(421),同一所述导电片(42)上相邻的两个所述放电针尖(421)之间的距离与相邻的两个所述导电片(42)上的位于同一水平线上的两个所述放电针尖(421)之间的距离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漏电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同一所述导电片(42)上相邻的两个所述放电针尖(421)之间的距离为35mm至45m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漏电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框架(41)内还卡设有零电板(43),所述零电板(43)上开设有若干圆孔(431),所述圆孔(431)的直径为18mm至40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漏电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针尖(421)的尖头与所述零电板(43)之间的距离为5mm至12mm。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漏电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针尖(421)的尖头和与其相正对的所述圆孔(431)的一侧内壁之间的直线距离为15mm至20mm。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漏电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21)和所述第二框架(41)的外侧周壁及下表面上均贴附有用于减震的减震棉(6)。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漏电的净化装置,包括集尘模组(2),所述集尘模组(2)内设置有高压包(5);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模组(2)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电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头(213)设置四个,每相邻的两个所述型材板的相邻端均通过所述堵头(213)连接;四个所述堵头(213)用于将四个所述型材板的所述放置槽(214)的两端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电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所述高压包(5)的所述放置槽(214)的底壁开设有贯穿该所述型材板的出线口(215),所述出线口(215)内设置有用于保护所述高压包(5)的电线的硅胶套(2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电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模组(2)还包括若干导电板形成的集尘模块(22),所述集尘模块(22)卡设于所述第一框架(21)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电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体边框(1)和荷电模组(4),所述荷电模组(4)和所述集尘模组(2)均设于所述机体边框(1)内,且所述荷电模组(4)位于所述集尘模组(2)的下侧;所述荷电模组(4)包括第二框架(41)和卡设于所述第二框架(41)内的多个导电片(42),多个所述导电片(42)沿所述第二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栋俞忠立尹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博纳埃尔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