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可适用于不同作物的液态微生物菌剂施用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可适用于不同作物的液态微生物菌剂施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793061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8 19: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菌剂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可适用于不同作物的液态微生物菌剂施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微生物菌剂溶于50‑90wt%水中,得到液态微生物菌剂;S2、选择目标作物,根据其生长阶段确定施肥需求,将液态微生物菌剂均匀施用于目标作物根部土壤;S3、进行田间管理,定期灌溉,控制土壤湿度,定期除草,及时防治病虫害。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液态微生物菌剂中的活性微生物菌种能够与作物根部形成共生关系,促进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和利用,从而增加作物产量。同时,微生物菌剂中的有益微生物能够分解土壤中的有害物质,改善土壤环境,提高作物品质。且不含化学合成的农药和化肥成分,对环境和生态友好,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菌剂,具体地涉及一种可适用于不同作物的液态微生物菌剂施用方法


技术介绍

1、微生物菌剂是从大自然中分离并经人工改造的微生物菌种,按一定比例搭配构成的细菌共生体,已广泛应用于环保和农业等领域。微生物菌剂在水、气、固废治理中起到关键作用,起到加速处理效率、保持系统稳定和提高对特定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且相较于其他处理方法具有不产生二次污染、就地处理和操作简单的优势。液态微生物菌剂是微生物菌剂的一种,其制备简单、投加方便、见效快,但是具有缺乏多种因素对制备的综合研究、应用成本较高以及在实际环境中可能导致的微生物群体改变和生态安全问题。尽管如此,液态微生物菌剂在多个领域仍有广泛应用前景,尤其是在农业领域。液态微生物菌剂能显著提高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与作物根部形成共生关系,提高养分摄取效率,促进作物健康成长。此外,液态微生物菌剂还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2、现有技术中,传统的液态微生物菌剂中的有益微生物存活率低,易在存储、运输和施用中失活,影响效果。其流动性导致施用不均,且受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和ph值影响大,难以保持理想生存环境,从而影响繁殖和施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适用于不同作物的液态微生物菌剂施用方法。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可适用于不同作物的液态微生物菌剂施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s1、将微生物菌剂溶于50-90wt%水中,得到液态微生物菌剂;

5、s2、选择目标作物,根据其生长阶段确定施肥需求,将液态微生物菌剂均匀施用于目标作物根部土壤;

6、s3、进行田间管理,定期灌溉,控制土壤湿度为60-80%,定期除草,及时防治病虫害。

7、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微生物菌剂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活性微生物菌种5-7份、改性载体10-20份、水溶性有机肥料30-40份、保护剂1-3份和乙二胺四乙酸2-4份。

8、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施肥需求具体为:

9、a1、目标作物发芽后7-14d内,施肥频率为每2-3d一次,每次施用液态微生物菌剂5-10g/m2;

10、a2、幼苗生长期施肥频率为每1-2d一次,每次施用液态微生物菌剂10-20g/m2;

11、a3、开花前至开花期结束,每7d一次,每次施用液态微生物菌剂30-50g/m2;

12、a3、结果期每5-7d一次,每次施用液态微生物菌剂20-40g/m2。

13、所述保护剂包括海藻糖、聚乙二醇、羧甲基纤维素、甘氨酸和脯氨酸一种或多种。

14、进一步地,所述改性载体包括以下步骤制得:

15、将氯化钙和磷酸氢二钠加入50-60wt%氨水中,混合均匀,搅拌反应1-2h,离心,洗涤,得到羟基磷灰石,将羟基磷灰石分散于无水乙醇中,加入磷脂酰丝氨酸,搅拌反应2-4h,继续加入聚乙烯亚胺,控制温度在50-60℃,继续反应4-5h,离心,洗涤,干燥,制得聚乙烯亚胺负载磷脂酰丝氨酸改性羟基磷灰石,即改性载体。

16、所述将活性微生物菌种悬浮液培养3-5d后接种至改性载体上,活性微生物菌种包括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放线菌、巨大芽孢杆菌和根瘤菌的一种或多种。

17、所述水溶性有机肥料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腐植酸10-20份、有机质40-60份、尿素10-14份、磷酸二氢钾7-9份和硝酸钾5-7份。

18、所述氯化钙、磷酸氢二钠、磷脂酰丝氨酸和聚乙烯亚胺的质量比为(10-15):(8-14):(5-7):(20-22)。

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20、1、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羟基磷灰石具有由钙离子和磷酸根离子连接形成的骨架结构,其中羟基与磷酸根离子连接构成晶体网络。磷脂酰丝氨酸的磷酸基团能与羟基磷灰石中的钙离子形成稳定配位键,从而增强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改善在液态微生物菌剂中的分散和稳定性。聚乙烯亚胺的氨基能与羟基磷灰石表面的羟基或其他官能团形成氢键或离子键,提高改性载体的机械强度、稳定性和吸附分散性能。

21、2、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改性载体可以提供有益微生物附着的位点,从而增加菌剂在存储、运输和施用过程中的稳定性,降低失活率。

22、3、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改性载体通过引入磷脂酰丝氨酸可以调节载体与作物根部土壤的亲和力,使其更好地适应不同土壤类型的环境变化,从而保持较高的施用效果。

23、4、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液态微生物菌剂中的活性微生物菌种能够与作物根部形成共生关系,促进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和利用,从而增加作物产量。同时,微生物菌剂中的有益微生物能够分解土壤中的有害物质,改善土壤环境,提高作物品质。且不含化学合成的农药和化肥成分,对环境和生态友好,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适用于不同作物的液态微生物菌剂施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适用于不同作物的液态微生物菌剂施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微生物菌剂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活性微生物菌种5-7份、改性载体10-20份、水溶性有机肥料30-40份、保护剂1-3份和乙二胺四乙酸2-4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适用于不同作物的液态微生物菌剂施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施肥需求具体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适用于不同作物的液态微生物菌剂施用方法,其特征在于,保护剂包括海藻糖、聚乙二醇、羧甲基纤维素、甘氨酸和脯氨酸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适用于不同作物的液态微生物菌剂施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改性载体包括以下步骤制得: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适用于不同作物的液态微生物菌剂施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活性微生物菌种悬浮液培养3-5d后接种至改性载体上,活性微生物菌种包括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放线菌、巨大芽孢杆菌和根瘤菌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适用于不同作物的液态微生物菌剂施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水溶性有机肥料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腐植酸10-20份、有机质40-60份、尿素10-14份、磷酸二氢钾7-9份和硝酸钾5-7份。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适用于不同作物的液态微生物菌剂施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氯化钙、磷酸氢二钠、磷脂酰丝氨酸和聚乙烯亚胺的质量比为(10-15):(8-14):(5-7):(20-2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适用于不同作物的液态微生物菌剂施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适用于不同作物的液态微生物菌剂施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微生物菌剂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活性微生物菌种5-7份、改性载体10-20份、水溶性有机肥料30-40份、保护剂1-3份和乙二胺四乙酸2-4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适用于不同作物的液态微生物菌剂施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施肥需求具体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适用于不同作物的液态微生物菌剂施用方法,其特征在于,保护剂包括海藻糖、聚乙二醇、羧甲基纤维素、甘氨酸和脯氨酸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适用于不同作物的液态微生物菌剂施用方法,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亮何文祥张波吴俊达陈金侯俊林思远袁军委童旭宏覃炳龙尤东奇
申请(专利权)人:荆门法麦克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