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顶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8870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8 19:19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顶盖,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包括极柱、密封圈和盖片,极柱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限位部、中间颈部和第二限位部;密封圈,其套设在中间颈部外;盖片厚度方向具有第一表面和与第一表面相背设置的第二表面,盖片的第二表面设置有用来与第一限位部相卡接的定位槽,定位槽的槽底设置有用来与中间颈部插接配合的安装通孔;在中间颈部穿设在安装通孔内时,第一限位部位于第二表面一侧,第二限位部位于第一表面一侧,密封圈被限位在第二限位部和盖片的第一表面之间。本技术通过定位槽的设置能够便于盖片和极柱到达预设位置,实现预定位的功能,从而节省了顶盖组件的组装时长,进而加快了电池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顶盖


技术介绍

1、市面上的动力电池包括顶盖组件,顶盖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极柱和光铝片,光铝片上设置有用来设置极柱的开孔,为了保证极柱和光铝片之间绝缘且密封连接,顶盖组件还包括配套极柱设置的密封圈、上塑胶和下塑胶。

2、具体极柱和光铝片的连接方式为:先需要将极柱和光铝片均放入注塑模具内,其中要求:密封圈套设在极柱,极柱的一端自光铝片的开孔穿过,密封圈被限位在极柱的另一端与光铝片之间;然后注塑机合模,其中要求:注塑机合模时的压力使得在极柱与光铝片之间的密封圈达到预设的压缩量;再然后在达到上述要求的状态下给注塑模具内注入熔融状态的塑胶,待塑胶冷却凝固后使光铝片与极柱之间稳固连接。

3、现为加快生产效率,急需设计一款在极柱和光铝片注塑连接密封圈前,在极柱和光铝片之间能够实现预定位的顶盖组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顶盖,以缓解现有技术中极柱和光铝片之间无法实现定位,导致生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顶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100)为分体结构,所述第一限位部(110)与所述中间颈部(120)可拆卸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100)为一体结构;所述中间颈部(120)与所述盖片(300)相对旋转配合;所述极柱在所述盖片(300)上具有旋转初始位置和旋转终点位置;所述极柱在旋转初始位置时,所述第一限位部(110)在所述第二表面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安装通孔(311)内;所述极柱在旋转终点位置时,所述第一限位部(110)在所述第二表面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定位槽(3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100)为分体结构,所述第一限位部(110)与所述中间颈部(120)可拆卸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100)为一体结构;所述中间颈部(120)与所述盖片(300)相对旋转配合;所述极柱在所述盖片(300)上具有旋转初始位置和旋转终点位置;所述极柱在旋转初始位置时,所述第一限位部(110)在所述第二表面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安装通孔(311)内;所述极柱在旋转终点位置时,所述第一限位部(110)在所述第二表面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定位槽(310)内,且所述第一限位部(110)在所述第二表面的正投影覆盖所述安装通孔(311);所述密封圈(200)被压缩在所述第二限位部(130)和所述盖片(300)的第一表面之间;所述极柱在旋转终点位置后,所述第一限位部(110)与所述定位槽(310)卡接定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自旋转初始位置至旋转终点位置的旋转角度α大于等于15°且小于等于4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颈部(120)包括依次连接的与所述安装通孔(311)相对旋转配合的旋转部和与所述密封圈(200)套装配合的定位部(121),所述旋转部与所述第一限位部(110)相连;所述定位部(121)与所述第二限位部(130)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顶盖,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婷张瑞朋杜晓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