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光学波导的色散测量技术,涉及一种外差式光学相干检测色散测量系统。
技术介绍
1、光纤广泛的用于各种高精度科研设备、装备中,如飞秒光纤激光器、光纤陀螺、光电振荡器等。色散对基于光纤的高精度光学设备影响极大,但目前测量光纤色散的主要方式是光通信应用中通过色散分析仪对几十公里光纤进行色散测量,一般设备色散测试精度最高为±1ps/nm,难以满足高精度光学设备中的光纤色散测试需求。
2、常用的光纤色散测试方法为频域差分相移法,如文献《现代电子测试技术》(国防工业出版社,李立功,2008年07月)叙述的频域差分相移法通过鉴相器测量不同波长下射频信号通过待测光纤后的相位变化,从而计算对应波长的相移,通常加载射频信号频率为几百兆hz。如图3所示,低频信号源以频率f1(典型值为100hz)对可变波长光源的波长进行调制,其调制波长的宽度为λ。同时在计算机的控制下,可变波长光源的中心波长从色散测量波长范围的低端扫描到高端。rf信号源以f2(一般为几百兆赫兹)调制可变波长光源的输出。经调制的光信号输入到被测光纤,经光电检测、滤波、放大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差式光学相干检测色散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扫频激光器(10)、第一功分器(11)、第二功分器(12)、探测器(13)、数字处理单元(14)、微波源(15)、移频单元;扫频激光器(10)、第一功分器(11)、待测光波导(20)、第二功分器(12)、探测器(13)、数字处理单元(14)依次连接,所述的移频单元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一功分器(11)的输出端连接,移频单元的输出端与第二功分器(1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的微波源(15)的输入端与数字处理单元(14)连接,微波源(15)的输出端与移频单元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的数字处理单元(14)与微波源(15)之间时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差式光学相干检测色散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扫频激光器(10)、第一功分器(11)、第二功分器(12)、探测器(13)、数字处理单元(14)、微波源(15)、移频单元;扫频激光器(10)、第一功分器(11)、待测光波导(20)、第二功分器(12)、探测器(13)、数字处理单元(14)依次连接,所述的移频单元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一功分器(11)的输出端连接,移频单元的输出端与第二功分器(1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的微波源(15)的输入端与数字处理单元(14)连接,微波源(15)的输出端与移频单元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的数字处理单元(14)与微波源(15)之间时钟同步;所述的扫频激光器(10)发出的光信号经第一功分器(11)分为两路,上光路的光信号经过待测光波导(20)后输出,下光路的光信号经过移频单元移频,移频频率为微波源(15)加载的微波信号的频率,使下光路的光信号频率相比上光路的光信号频率存在一个频率为微波源(15)频率的频差,从而实现外差式相位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差式光学相干检测色散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字处理单元(14)包括依次连接的鉴相器(141)、数字采集处理模块(142)、色散计算模块(143),所述的鉴相器(141)的输入端分别与探测器(13)以及微波源(15)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差式光学相干检测色散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频单元采用声光移频器(16),所述的声光移频器(16)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一功分器(11)的输出端连接,声光移频器(16)的输出端与第二功分器(12)的输入端连接,微波源(15)的输出端与声光移频器(16)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差式光学相干检测色散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扫频激光器(10)发出的光信号经第一功分器(11)分为两路,上光路的光信号经过待测光波导(20)后输出,下光路的光信号经过声光移频器(16)移频,移频频率为微波源(15)加载的微波信号的频率,使下光路的光信号频率相比上光路的光信号频率存在一个频率为微波源(15)频率的频差,从而实现外差式相位检测,移频后的光信号与上光路的光信号在第二功分器(12)合路,合路后的光信号通过探测器(13)转为电信号,电信号与微波源(15)输出的信号通过鉴相器(141)进行鉴相,鉴相器(141)的输出通过数字采集处理模块(142)后得出待测光波导(20)的引起的延时变化;通过扫频激光器(10)发出一连串不同波长的光信号,即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理,崇毓华,徐珍珠,张静,张国,童阳,王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