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深层地热井用换热套管及其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8789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8 19: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地热井换热技术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中深层地热井用换热套管及其加工工艺,包括管体、凸起和阻流组件,凸起是由机械冲击作用于管体外壁形成的向内形变,多个凸起均匀分布于管体侧壁上,阻流组件焊接于管体的内部,阻流组件由阻流板和连接件构成,多个阻流板平行分布,阻流板上均开设有穿孔,连接件依次穿过穿孔,并与每个阻流板固定连接。凸起能够增加管体内换热介质的流动阻力,凸起和阻流组件配合使用,能够使换热介质频繁改变流动模式,达到一种复合阻流效果,达到延缓换热介质的流动速度延长换热时间的效果;同时,凸起还能够增加管体外壁的表面积,从而增大管体外表面与地下岩体的接触面积,达到提高热传导效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地热井换热,特别提供了一种中深层地热井用换热套管及其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1、在中深层地热井中,一种取热方式是换热介质在井管内流动的过程中与地层进行换热,之后再从另一侧井管中抽出来达到取热的目的。目前,主要是通过增加井管与地层的接触面积、换热介质与井管的接触时间和减少散热三方面来提高换热效率。

2、其中已有的前两种提高换热效率的方案有:井管中段衔接u型管或螺旋管,此种技术虽可以增加井管与地层的接触面积,但是在下管过程中难度非常大,不宜于实现,且制作难度大;在井管内壁焊接肋片、冲孔板或导热块等,虽可以增加换热介质与井管的接触时间,但是在井壁内焊接多个肋片、冲孔板或导热块等工作量大、难度高,且有掉落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深层地热井用换热套管,包括管体、凸起和阻流组件,凸起是由机械冲击作用于管体外壁形成的向内形变,多个凸起均匀分布于管体侧壁上,阻流组件焊接于管体的内部;

2、所述阻流组件由阻流板和连接件构成,多个阻流板平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深层地热井用换热套管,包括管体、凸起和阻流组件,凸起是由机械冲击作用于管体外壁形成的向内形变,多个凸起均匀分布于管体侧壁上,阻流组件焊接于管体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中深层地热井用换热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杆状件,连接件与穿孔过盈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中深层地热井用换热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为环状凸起,多个环状凸起等间距分布于管体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中深层地热井用换热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为点状凸起,多个点状凸起离散分布于管体侧壁上。

5.一种中深层地热井用换热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深层地热井用换热套管,包括管体、凸起和阻流组件,凸起是由机械冲击作用于管体外壁形成的向内形变,多个凸起均匀分布于管体侧壁上,阻流组件焊接于管体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中深层地热井用换热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杆状件,连接件与穿孔过盈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中深层地热井用换热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为环状凸起,多个环状凸起等间距分布于管体侧壁上。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汲广麟陶立波王俊博李朝阳张跃陈驰刘延溪霍岩张煜刘威王世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沈勘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