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极性电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8755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8 19:18
本技术涉及一种无极性电容器,电容器包括呈筒体的电容器主体,电容器主体的内壁和外壁均设电极材料层以形成两个电极;电容器主体的壁厚为:12mm~20mm;电容器主体的一端设置连接内壁的内引出端,内引出端为和电容器主体同轴的锥体。其有益效果是,将电容器主体设为筒体,并将电容器主体的壁厚增大至12mm~20mm,以提高电容器的额定电压U;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单个片状引出端连接电容器,本申请将内引出端设置和电容器主体同轴的锥体,增大与电容器主体内壁连接的接触面积,提高电容器的过流能力,进而提高电容器的额定电流I。增大额定电压U和额定电流I,有效提升电容器的额定无功功率P,进而能有效降低电容器因发热导致的电压击穿失效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容器,尤其涉及一种无极性电容器


技术介绍

1、由于电容器在实际使用中易发生热击穿,热击穿为固体电介质击穿的一种形式,击穿电压随温度和电压作用时间的延长而迅速下降,这时的击穿过程与电介质中的热过程有关,称为热击穿。发生热击穿的电容器严重时会发生永久性损坏,极大地影响了用户的使用,给用户和制造企业带来很大的损失。而发生热击穿的根本原因在于电容器的额定无功功率较低。额定无功功率是指在具有电容器的电路里,电容器在半周期的时间里把电源的能量变成电场的能量贮存起来,在另外半周期的时间里又把贮存的电场能量送还给电源,并没有真正消耗能量。而电容器的额定无功功率是在工作环境温度和工作频率范围内的最大无功功率。同时,由于电容器的额定无功功率较低,为了满足整机要求的功率需求,需采用串并联的形式连接多个电容器,导致整机体积较大、占用面积大且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无极性电容器,其解决了现有的电容器的额定无功功率较低易发生热击穿,以及导致整机体积较大、占用面积大且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无极性电容器,所述电容器包括呈筒体的电容器主体,所述电容器主体的内壁和外壁均设置电极材料层以形成两个电极;

6、所述电容器主体的壁厚为:12mm~20mm;和/或,

7、所述电容器主体的一端设置连接内壁的内引出端,所述内引出端为和所述电容器主体同轴的锥体。

8、根据本技术,所述电容器主体为介电常数为130~250c2/(n·m2)的陶瓷电容器。

9、根据本技术,所述电容器主体的两端均沿其径向向外延伸形成环体,所述环体的周壁倒圆角设置。

10、根据本技术,所述电容器主体的外壁的两端延伸至两个所述环体相近一端设置的第一环形凹槽,两个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内均设置所述电极材料层;

11、所述电容器主体的内壁的两端均设置第二环形凹槽,两个所述环形凹槽内均设置所述电极材料层。

12、根据本技术,所述电容器主体的外周套设环形的外引出端,所述外引出端的厚度为1mm~2mm。

13、根据本技术,所述电容器主体的外壁未设置所述外引出端处设置绝缘漆层。

14、根据本技术,所述外引出端的外周可拆卸连接支撑座。

15、根据本技术,所述内引出端沿周向间隔设置镂空结构。

16、根据本技术,所述镂空结构的设置数量为4个,4个所述镂空结构沿所述内引出端的周向间隔设置。

17、(三)有益效果

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无极性电容器,包括呈筒体的电容器主体,电容器主体的内壁和外壁均设置电极材料层以形成两个电极。

19、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厚度为8mm的圆片状的电容器,本申请将电容器主体设置为筒体,并将电容器主体的壁厚增大至12mm~20mm,以提高电容器的额定电压u;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单个片状引出端连接电容器,本申请将内引出端设置和电容器主体同轴的锥体,增大了与电容器主体内壁的电级连接的接触面积,以提高电容器的过流能力,进而能够提高电容器的额定电流i。

20、根据公式p=ui,额定电压u、额定电流i均和额定无功功率p正相关,因此,增大额定电压u和额定电流i,能够有效提升电容器的额定无功功率p,进而能够有效降低电容器因发热导致的电压击穿失效的风险。在整机所要求额定无功功率p一定的前提下,提升电容器的额定无功功率p,能够减少电容器的设置数量,进而能够减小多个电容器串并联后的整体体积,缩小整机的体积。

21、进而,通过上述设置,本无极性电容器的额定无功功率p由原有的80kw增大至200kw。

22、同时,将电容器主体设置为筒形,增大电容器主体内、外表面积,并使与电容器主体的一端内壁连接的内引出端为锥体,增大内引出端和内壁的电极的接触面积,均有助于电容器进行散热,以降低电容器因发热导致的电压击穿失效风险。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极性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器包括呈筒体的电容器主体(1),所述电容器主体(1)的内壁和外壁均设置银电极材料层以形成两个电极(1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极性电容器,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极性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器主体(1)的两端均沿其径向向外延伸形成环体(12),所述环体(12)的周壁倒圆角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极性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器主体(1)的外壁的两端延伸至两个所述环体(12)相近一端设置的第一环形凹槽(13),两个所述第一环形凹槽(13)内均设置所述电极材料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极性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器主体(1)的外周套设环形的外引出端(3),所述外引出端(3)的厚度为1mm~2mm。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极性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器主体(1)的外壁未设置所述外引出端(3)处设置绝缘漆层(5)。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极性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引出端(3)的外周可拆卸连接支撑座(4)。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极性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引出端(2)沿周向间隔设置镂空结构(21)。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极性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镂空结构(21)的设置数量为4个,4个所述镂空结构(21)沿所述内引出端(2)的周向间隔设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极性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器包括呈筒体的电容器主体(1),所述电容器主体(1)的内壁和外壁均设置银电极材料层以形成两个电极(1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极性电容器,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极性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器主体(1)的两端均沿其径向向外延伸形成环体(12),所述环体(12)的周壁倒圆角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极性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器主体(1)的外壁的两端延伸至两个所述环体(12)相近一端设置的第一环形凹槽(13),两个所述第一环形凹槽(13)内均设置所述电极材料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极性电容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成袁峰张慧高艳常安吉张艳茹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七星飞行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