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阀门负压检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84886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8 19:1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阀门负压检测设备,包括机台,所述机台的上侧面设有用于夹持阀门的承载组件和对阀门进行负压检测的负压检测组件;所述负压检测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机台上的一号顶柱,所述一号顶柱的右端面上设有多个一号密封圈,所述一号密封圈内外分布且与所述一号顶柱同轴,所述一号顶柱的轴线内设有负压孔,本技术通过使得负压孔与阀门连接以对阀门进行负压漏气测试,且本技术通过设置多个不同规格的密封圈,且通过使得被夹持的阀门升降,以使得负压孔能够自动与不同规格的阀门内的流道连接,适用性强,操作简单,本技术内还设有气流传感器,气流传感器的设置避免了负压测试结果的失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阀门质检,尤其涉及一种阀门负压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1、阀门是一种控制介质流通与否的装置。

2、阀门在关闭时要保证密封性,因此阀门在生产过程中存在一项密封型检测的流程;

3、在现有对阀门进行密封性检测的设备,如申请号201921239704.9中公开了一种阀门密封性检测装置,其通过呈锥形且伸入阀门内的插接部来使得设备与阀门的密封对接,但是此种对接方式容易发生漏气现象,由于插接部为锥形,这导致其与阀门接触以实现密封的部位面积较小,若想增加接触面积,则需要进一步压紧插接部,这容易使得插接部表面的密封层受损破皮,进一步导致漏气;

4、此外,该装置中用于承托阀门的垫块上表面为平面,其难以固定夹持如申请号cn202230485219.0所公开的此类阀门,此类阀门由法兰盘和阀体组成,法兰盘设置于阀体的左右两端,且法兰盘内设有与阀体内流通的流道,该流道一般为圆柱状,以便于介质流通,若通过插接部来直接固定阀门,则更容易使得插接部表面的密封层受损。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阀门负压检测设备,用以解决现有的阀门密封性检测设备容易漏气的问题。

2、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阀门负压检测设备,包括机台,所述机台的上侧面设有承载组件和负压检测组件;

3、所述承载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机台上的基座,所述基座内通过升降控制组件安装有可升降的承载台,所述承载台的上侧面安装有两个支架,两个所述支架能够被平移控制组件控制以调整左右相对位置,所述支架呈“y”字型,且两个所述支架用于一同承载阀门;

4、所述负压检测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机台上的左滑板,所述左滑板能够受控以进行左右运动,所述左滑板位于所述承载台的左侧,且所述左滑板的右侧面上设有一号顶柱,所述一号顶柱的右端面上设有多个一号密封圈,所述一号密封圈内外分布且与所述一号顶柱同轴,所述一号顶柱的轴线内设有负压孔,所述机台上设有真空泵,所述真空泵通过气管连通于所述负压孔;

5、所述一号顶柱的侧面上装有负压传感器,所述负压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负压孔内的负压值。

6、优选的,所述机台的上侧面设有一号气缸,所述一号气缸内延伸而出的一号活塞杆末端连接于所述左滑板。

7、优选的,所述机台的上侧面还左右滑动连接有右滑板,所述右滑板的左侧面设有二号顶柱,所述二号顶柱的左侧面设有多个二号密封圈,所述二号密封圈内外分布且与所述二号顶柱同轴,所述二号顶柱内设有贯通所述右滑板的气孔,且所述二号顶柱上设有作用于所述气孔内的气流传感器。

8、优选的,所述机台的上侧面设有二号气缸,所述二号气缸内延伸而出的二号活塞杆末端连接于所述右滑板。

9、优选的,所述支架的上沿处设有橡胶层。

10、优选的,所述升降控制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基座上侧面内的升降槽,所述承载台上下滑动连接于所述升降槽内,所述升降槽的底面上滑动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上侧面为一号斜面,所述承载台的下侧面设有突出板,所述突出板的下侧面存在能够贴合于所述一号斜面的二号斜面,所述升降槽内转动连接有与所述底板螺纹连接的控制轴,所述控制轴延伸至所述基座外,且所述控制轴的末端设有一号把手。

11、优选的,所述平移控制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承载台上侧面内的滑槽,所述滑槽的左右侧面内转动连接有螺纹轴,所述螺纹轴上加工有两段旋向相反的螺纹,所述支架的下端设有螺纹块,每个所述螺纹块都与一段所述螺纹连接,所述螺纹轴向外延伸至所述承载台外,且所述螺纹轴的末端设有二号把手。

1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阀门负压检测设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本技术通过使得负压孔与阀门连接以对阀门进行负压漏气测试,且本技术通过设置多个不同规格的密封圈,且通过使得被夹持的阀门升降,以使得负压孔能够自动与不同规格的阀门内的流道连接,适用性强,操作简单;

14、本技术通过负压传感器监测负压孔内的负压值,进而判断阀门是否漏气,为了防止密封失效导致的工作人员对阀门漏气与否产生误判,本技术内还设有气流传感器,气流传感器的设置避免了负压测试结果的失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阀门负压检测设备,包括机台(1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台(11)的上侧面设有承载组件(101)和负压检测组件(1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阀门负压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台(11)的上侧面设有一号气缸(41),所述一号气缸(41)内延伸而出的一号活塞杆末端连接于所述左滑板(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阀门负压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台(11)的上侧面还左右滑动连接有右滑板(31),所述右滑板(31)的左侧面设有二号顶柱(32),所述二号顶柱(32)的左侧面设有多个二号密封圈(33),所述二号密封圈(33)内外分布且与所述二号顶柱(32)同轴,所述二号顶柱(32)内设有贯通所述右滑板(31)的气孔(34),且所述二号顶柱(32)上设有作用于所述气孔(34)内的气流传感器(3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阀门负压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台(11)的上侧面设有二号气缸(42),所述二号气缸(42)内延伸而出的二号活塞杆末端连接于所述右滑板(3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阀门负压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4)的上沿处设有橡胶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阀门负压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控制组件(91)包括设于所述基座(12)上侧面内的升降槽(51),所述承载台(13)上下滑动连接于所述升降槽(51)内,所述升降槽(51)的底面上滑动连接有底板(52),所述底板(52)的上侧面为一号斜面,所述承载台(13)的下侧面设有突出板(53),所述突出板(53)的下侧面存在能够贴合于所述一号斜面的二号斜面,所述升降槽(51)内转动连接有与所述底板(52)螺纹连接的控制轴(54),所述控制轴(54)延伸至所述基座(12)外,且所述控制轴(54)的末端设有一号把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阀门负压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控制组件(92)包括设于所述承载台(13)上侧面内的滑槽(61),所述滑槽(61)的左右侧面内转动连接有螺纹轴(62),所述螺纹轴(62)上加工有两段旋向相反的螺纹,所述支架(14)的下端设有螺纹块(63),每个所述螺纹块(63)都与一段所述螺纹连接,所述螺纹轴(62)向外延伸至所述承载台(13)外,且所述螺纹轴(62)的末端设有二号把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阀门负压检测设备,包括机台(1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台(11)的上侧面设有承载组件(101)和负压检测组件(1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阀门负压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台(11)的上侧面设有一号气缸(41),所述一号气缸(41)内延伸而出的一号活塞杆末端连接于所述左滑板(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阀门负压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台(11)的上侧面还左右滑动连接有右滑板(31),所述右滑板(31)的左侧面设有二号顶柱(32),所述二号顶柱(32)的左侧面设有多个二号密封圈(33),所述二号密封圈(33)内外分布且与所述二号顶柱(32)同轴,所述二号顶柱(32)内设有贯通所述右滑板(31)的气孔(34),且所述二号顶柱(32)上设有作用于所述气孔(34)内的气流传感器(3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阀门负压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台(11)的上侧面设有二号气缸(42),所述二号气缸(42)内延伸而出的二号活塞杆末端连接于所述右滑板(3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阀门负压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挺沈上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上华阀门管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